知方号

知方号

新书推荐 <汉字演变的绘画作品>

ISBN:9787568914635

相信本书能让一般读者增加点汉字知识,让设计师创作时增加点文化底蕴。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先辈们的累累硕果,结合文字学、书法学和设计学,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汉字字形造字技法,演变过程及相关的影响因素。

对于造字技法,书中提出取形源头、观察视角、取形手法、成形范式、定形技巧、再次成形等字形设计技法,归纳出字形的2种拆解法、“多”的表示法,品格功能等区别于其他文字体系的重要特点。

对于演变过程,书中涉及汉字的起源、汉字字形的内外在特征、汉字字形的选用制度,汉字字形的行款发展,发现汉字字形演变历经5个阶段,2次下行、2次造字观念羁绊的冲破,拥有2条发展路线、2种演变模式、2种字形拆解法、3个字形意义和3个功能层次。同时,书中也对字形的程式化与自由化、构形的场景式图示法向罗列式组合法转变、字形与字体的相依与配合等字形演变的关键问题展开讨论,并以全新角度思考“下行而左”行款基本样式确立的缘由、“方块”外轮廓定式化的成因,“写”字与“画”字的差异、持单纸书写姿势的的实用性、古代活字印刷边缘化的原委等与字形相关的常见问题。

对于字形演变的内外影响因素,书中考察了自身职能、内在矛盾等内驱力,及目的、书写工具、参与群体、地理环境、文化等外部力量,并借此探究字形对挑战与机遇的应对与把控,如面对造字“法不敷用”时的抉择与坚持、面对不同时代不同需求时的与时俱进与升华、针对书写工具性能的开发与驾驭、针对不同参与群体各自特点的发挥与运用。

本书目录

绪论

一、六书与取形技法

二、第一次文字下行的机遇与挑战

三、汉字关注重心的转向

四、字形设计概念的提出

五、字形设计的研究内容

六、注意事项

上篇汉字字形的演变

第一章汉字字形演变概述

一、汉字字形的分类

二、汉字字形演变的五个阶段

三、汉字形与体的相依与配合

四、汉字字形演变的两条路线

五、汉字字形演变的两种模式

第二章汉字字形起源猜想

一、初期字形设计技法尝试

二、初期字形设计技法总结和规范

第三章字形的演变(一):内在特征

一、汉字功能

二、字形气质

三、字形简化意向

四、书写顺序

第四章字形的演变(二):外在特征

一、整体特征

(一)字形象形性

(二)字形装饰性

(三)字形艺术性

二、局部特征

(一)字形外轮廓

(二)字形线条特征

(三)字形构件方位

(四)不同文字间同一构件形态

第五章 字形的选用和行款样式

一、字形选用制度

二、行款样式

中篇汉字字形设计的基本内容

第六章字形设计基本内容概述

一、一脉相承

二、并存与革新

第七章取形源头

一、自然物

二、人造物

第八章初期成形(一):取形手法

一、多种视角

(一)基本视角

(二)视角合成

(三)凝固视角

(四)透视应用

二、典型特征

(一)依据事物本身的典型特征

(二)依据传说里描述的典型特征

(三)依据民俗中强化的典型特征

(四)依据科技认识里的典型特征

三、虚实应用

(一)以实代虚

(二)以虚代虚

(三)以虚代实

四、简约思维

(一)形的极简化

(二)多的表示法

第九章初期成形(二):成形方式

一、成形基本范式

(一)独形

(二)合形

二、构件方位规则

(一)依据自然的方位

(二)依据文化的方位

(三)依据传说的方位

第十章再次成形:字形改造

一、自然演变

(一)结构增减置并

(二)线条规整修饰

二、人为规范

(一)构件方位规范化

(二)字形外轮廓规范化

(三)笔画数量与书写顺序确定

第十一章字形定形技巧

一、重心

(一)重心平稳

(二)重心位置设定

二、中宫

(一)中宫形态

(二)中宫设定

三、比例

(一)比例形态

(二)比例设定

下篇汉字字形设计的影响因素

第十二章汉字字形设计的影响因素概述

一、内驱力外显并呈多样性

二、外力互助共进并呈阶段性

第十三章字形设计的影响因素一:内驱力

一、语言的驱动

二、字形内部矛盾的驱动

第十四章汉字字形设计的影响因素二:目的

一、通神

(一)甲骨占卜

(二)道教、佛教宗教活动

二、美化

(一)装饰方向

(二)书法方向

(三)现代字体设计

第十五章汉字字形设计的影响因素三:参与群体

一、贵族

(一)高层贵族

(二)低层官员

二、平民

(一)工匠

(二)普通百姓

第十六章汉字字形设计的影响因素四:毛笔

一、毛笔的性能

(一)优势

(二)劣势

二、不同影响阶段

(一)初期

(二)黄金期

(三)衰弱期

第十七章汉字字形设计的影响因素五:文化

一、传统文化

二、现代文化

第十八章其他影响因素

一、地理环境

二、字书辞书

附录

附录一汉字的两次下行

附录二汉字两次造字观念羁绊的冲破

附录三字形设计与字体设计的差异及一些相关“体”概念的厘正

附录四笔画化对不同类别字形外轮廓最终选定的影响

附录五中国古代活字印刷“边缘化”原因新探

附录六汉字字面大小的设定及其与字符间距的关系

附录七汉字行款基本样式确立探源

附录八汉字字形的两种拆解法

附录九汉字字形三种不同的“义”

附录十持单纸书写姿势的实用性商榷

附录十一现代字体设计中视错觉的应用列举

附录十二图片出处

附录十三相关术语索引

本书内页

内文选读

二 第一次文字下行的机遇与挑战

任何技法都不能一劳永逸,汉字也并非停滞不前,事实上,汉字的继续演变很快就遇到了一次重大的机遇和挑战,即第一次文字下行①。

如果说早期的汉字主要是高层贵族这个“小圈子”里的“专享”,那么第一次文字下行则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种“专享”,它带来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首先,原“专享”群体为了继续保持这种特权,不得不寻求为文字开发某种新的“专享”,装饰化、艺术化文字或许就是其中的一种选择。早期充满“贵气”性质的精致性装饰及之后有较高“门槛”的书法艺术应该都含有这种选择的因素,在此期间形成的形体间堡垒②和历代文人们投入大量心血层出不穷的书论都可以作为“旁证”。

其次,原无这种“专享”的群体则成了“幸运儿”,他们如同忽然天降横财的“暴发户”,对文字透露着“既无所谓但又敬畏”的矛盾心态:

“无所谓”是因为易得,可以“毫无压力、无所顾忌”地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造,或许没有这种“无所谓”的态度就没有了隶变的“胆大”;

“敬畏”,一方面是对忽然拥有文字使用权力的一种天然心理反应;另一方面是文字原有的“神圣”地位不可能短时间内变更,这时期掌握文字依然是一种“身份”的象征③,这或许是隶变虽“胆大”却又有“底线”的原因所在吧④。

于是,在两个群体这些“复杂”心态的共同推动下,形成了对汉字力求实用却又渗着情感的特有态度⑤。在不断碰撞、磨合中,汉字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不过具体“落实”到字形层面,第一次文字下行不但强化了一些原来就需要面对的问题,同时带来了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

其一,社会对文字记录语言精确性需求越来越高,但是文字数量不可能无限膨胀,无止境地创造新字是不现实的,如何有限度地创造新字成为造字法面临的重大挑战。或许造字法不需要本质上的革新,但是面对文字下行带来进一步加剧的这种需求而继续自我调节完善却是势在必行的⑥。

其二,更严重的是,如一字多种构件方位选择、不重视书写顺序等原有造字观念下的字形规则已经不适应文字下行所带来的如日常快捷书写、美化等各种新需求,这其中日常的快捷书写需求与此时通用文字的矛盾尤其突出,旧字形面临着一次全新的改造。更新造字观念,形成一套适应这种新变化的字形规则迫在眉睫。

①汉字有过两次下行,还有一次发生于民国时期,详见附录一的讨论。

②关于形体间堡垒详见下篇贵族一章的讨论。

③需要注意,这次下行虽然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文字的神圣地位,但它也仅是扩大了掌握文字的群体,并非我们想象中的普及大众,因此文字依然具有一定的神圣地位。

④从其他文字体系的发展我们可以管窥这种态度的重要性。比如腓尼基人,我们不难猜测他们无论是对古埃及文字还是楔形文字都有“既无所谓又不敬畏”的心态,因此他们对这些文字采用了从造字法上直接颠覆的方式。

⑤详见笔势化模式一章的进一步讨论。

⑥此前汉字演变已出现过一次极为重要的涉及造字观念羁绊的冲破,详见附录二的讨论。

作者简介:

李海平,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文学硕士,现任教于湖北美术学院,副教授,主攻汉字学,出版专著《汉字字体设计原理》。

论文曾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当代美术创作论坛(30篇论文之一)。

作品曾获第二十四届华沙国际海报双年展Jozef Mroszczak 荣誉奖、第一届波兰奥斯维辛社会政治国际海报双年展一等奖、第七届波兰旺达国际图形双年展荣誉奖、2006台湾国际海报设计奖评委特别奖和第三届香港国际海报三年展铜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