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七七事变”82周年,重读那些不朽的抗战诗词<抗日战争诗歌十首>

“七七事变”82周年,重读那些不朽的抗战诗词

就义诗

吉鸿昌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赏析:这是抗日名将吉鸿昌临刑前写下的一首气贯长虹的就义诗。因为他不是死在抗日战场上,而是被国民党给枪杀的,心中既悲又愤,临死前写下了这首诗。意思是:悔恨没有为抗日而死,才有了今日的蒙羞,国家都已经破灭了,我还可惜我的生命吗?

太行春感

朱德

远望春光镇日阴,太行高耸气森森。

忠肝不洒中原泪,壮志坚持北伐心。

百战新师惊贼胆,三年苦斗献吾身。

从来燕赵多豪杰,驱逐倭儿共一樽。

赏析:这首诗是近代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朱德元帅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表达了诗人驱逐日寇,夺取抗战胜利,收复祖国大好河山的雄心壮志和必胜信念。

郁达夫

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久歇。

有几个,如公成就,丰功传烈。

拔剑光寒倭寇胆,拨云手指天心月。

到于今,遗饼纪东征,民怀切。

会稽耻,终须雪。

楚三户,教秦灭。

愿英灵,永保金瓯无缺。

台畔班师酣醉石,亭边思子悲啼血。

向长空,洒泪酹千杯,蓬莱阙。

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男,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

赏析:郁达夫留词不多,且多写交往应酬,这首写于1937年9月的《满江红》却独辟蹊径,与他不久后游于山题写的七绝《游于山戚公祠》及此前过杭州写的《过岳坟有感》一样,痛切抒发感时伤事决心报国的壮志豪情,一股雄迈千古之英气咄咄逼人。

“七七”五周年感怀

陈毅

即今抗战艰难日,累累新坟启我思。

五年碧血翻沧海,一片丹心照汉旗。

国中忍见儿皇立,朝内唯谋萁豆炊。

九仞为山争一篑,同仇敢与亿民期。

陈毅(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男,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新四军老战士。

赏析:这首诗描述的是作者在抗战全面爆发5年后,面对同胞付出的巨大牺牲的所思所感,表达了战胜困难的坚强决心和对胜利的期盼。

哀望

钱钟书

白骨堆山满白城,败亡鬼哭亦吞声。

熟知重死胜轻死,纵卜他生惜此生。

身即化灰尚赍恨,天为积气本无情。

艾芝玉石归同尽,哀望江南赋不成。

钱钟书,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代表作品是《围城》。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中国人民应牢记中华民族耻辱和伤痛的历史,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以史为鉴、自强不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与拼搏。

登祝融峰

叶剑英

四顾渺无际,天风吹我衣。

赏析:《登祝融峰》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叶剑英元帅在1938年,游览南岳衡山时写下的诗作。该诗表达了诗人坚持抗战、挫败顽敌的坚强意志和战斗激情。全诗立意高远,胸怀壮阔,格调豪放,为许多登高咏怀诗所不及。

七七纪念

老舍

抗战今开第五年,男儿志在复幽燕。

几生能答人间福,一生应为天下先。

斜凝双星秋欲晓,西风万马血飞烟。

多情最是芦沟月,犹照英雄肝胆鲜。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赏析:诗句情境描写七七纪念句子意趣真实,深受后人喜爱和推广。

胡绳

木落山空夜更凉,石头城下唱松江。

胡绳(1918—2000),江苏苏州人。理论家、历史学家。抗日战争时期,在武汉、襄樊、重庆等地参与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机构和统一战线工作。建国后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

赏析:这首诗反映作者在南京目睹东北流亡学生唱“松花江上”的凄凉情景,表达了对日本侵略者践踏祖国领土的痛恨之情。

满江红·悼左权同志

叶剑英

敌后坚持,捍卫着自由中国。试看那,欃枪满地,汉家旗帜。剩水残山容我主,穿沟破垒标奇迹。问伊谁百万好男儿,投有北。

崦嵫日,垂垂没;先击败,希特勒。会雄师踏上,长白山雪。风起云飞怀战友,屋梁月落疑颜色。最伤心河畔依清漳,埋忠骨。

赏析:该词分上下两阙,诗人首先在上半阙描绘了抗日战争形势,介绍并赞扬左权同志在领导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立下的赫赫战功。在词的下半阙,诗人瞻望抗战胜利,并对战友的牺牲表示痛惜。这首词赞扬了左权及其战友坚持敌后抗战、屡屡重创日军的英雄事迹,表达了对左权的由衷敬佩和怀念之情。

正所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让每一个孩子铭记历史,不忘过去,珍惜现在,以历史的经验教训,作为自身今后发展的动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精神创造祖国美好的明天。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关注我们查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