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曹禺)圣才出品<钱理群现代文学三十年考研笔记>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曹禺)圣才出品

第19章曹禺

19.1 复习笔记

一、曹禺概述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字小石,祖籍湖北潜江,出生在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里。他创作的《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家》等经典剧作,使中国现代话剧剧场艺术得以确立,并在观众中扎根,中国的现代话剧由此走向成熟。

二、从《雷雨》到《原野》

1.《雷雨》

《雷雨》是曹禺的第一个戏剧生命,也是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和一切经典性作品一样,《雷雨》主题具有多样性,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进行开掘与阐释。

(1)对于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批判和对“不公平”的社会的控诉

剧本在一天的时间(上午到午夜两点钟)、两个场景(周家客厅和鲁家住房)内集中展开了周鲁两家前后30年矛盾纠葛,而戏剧的结尾,无辜的年轻的一代都死了,只留下了与悲剧性的历史有着牵连的年老的一代:这就更加强化了对“不公平”的社会(与命运)的控诉。

(2)《雷雨》的“还原性”阐释

作者在《雷雨》中揭示了“生命编码”,即戏剧“意象”中所内涵的人的生存困境。戏

剧中的“郁热”不仅是自然背景,同时暗示着一种情绪、心理、性格,以至生命的存在方式。剧本中人的超常态的欲望与对欲望的超常态的压抑,造成了人的巨大精神痛苦。由此而引发出的,是“极端”的“交织着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的“‘雷雨’式的性格”,与近乎疯狂的“白热、短促”的“‘雷雨’式的”感情力量。

(3)“挣扎”与“残酷”的发现

通过作品中人物的缠绕,曹禺提出了他的残酷命题。既包含了对人无论怎样挣扎终不免失败的生存状态的发现,同时又表明了作者对宇宙间压抑着人的本性、人又不可能把握的某种不可知的力量的无名的恐惧。同时“序幕”与“尾声”的设置,造成了欣赏的距离,将剧本中的郁热、愤懑与恐惧消解殆尽,而达到类似宗教的效果。

从对《雷雨》的多重解释中,显示出了曹禺戏剧创作的一个重要特色:它既是关注现实的,同时又超越现实,追索着隐藏于现实背后深处的人生、人性、人的生命存在的奥秘。

2.从《雷雨》到《日出》

(1)不再追求精心构制的故事,而注重展现日常生活,即将关注与表现的重心由传奇转向平凡,由变态转向常态。

(2)在戏剧结构上,不再集中于几个人身上,而借鉴印象派绘画的散点技法,用片段的方法,用多少人生的零碎来阐明一个观念。

(3)戏剧的场景由家庭移向社会,同时展现着现代大都市的两个典型的环境:高级大旅馆与三等妓院。

3.《日出》

(1)“不足者”与“有余者”

曹禺认为现代都市所奉行是“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人之道”,并且在剧作中对“不足者”与“有余者”进行了刻画。“不足者”往往成为“有余者”剥削压制的对象,而“有余

者”却又被“金八爷”代表着的冥冥的力量所控制,这样,曹禺在《雷雨》中发现了“人的挣扎”的困境以后,在《日出》里又开掘出“人的被捉弄”的困境。

(2)陈白露

陈白露是《日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她带着希望,独身来到了现代大都市。但她并没有找到自己理想的精神家园,而永远地“卖”给了这大都市里的大旅馆,“桎梏”了自己。这是人的自由生命的自我剥夺,曹禺称这类“习惯的桎梏”为生活的“自来的残忍”。

(3)日出意象

剧作家在第二幕的开头与全剧结束时,都精心设置了打夯的小工和他们的歌声,作为“日出”(或拥有与创造“日出”的力量)的象征。剧作家显然从劳动者身上“浩浩荡荡”的“大生命”中看到了希望;而全剧也为“日出”的意象所笼罩,显示出整体的象征性,如同《雷雨》一样:从《雷雨》到《日出》也就保持着内在的一致性。

4.《原野》

1937年的《原野》,人们称其为曹禺“生命三部曲”之最。

(1)作品讲的是人与人之间极爱与极恨的感情。金子与仇虎之间如仇敌般互相折磨,在对方的“筋肉的抽动”中享受着爱的快感,在丑的变形中发现美的极致。

(2)在《雷雨》里已经显露峥嵘的“生命的蛮性”与“复仇”的命题,在《原野》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仇虎的复仇失去了对象,连复仇的合理性都受到了挑战。于是发生了戏剧重心的转移:由外部的复仇行为(人与外在社会力量的关系)转向由复仇引发的内心矛盾(人与自身的关系,人的灵魂世界的揭示),由外在命运的挣扎转向自身灵魂的挣扎。

【名师点拨】需重点阅读曹禺的《雷雨》《日出》《原野》三部剧作,了解曹禺的戏剧创作成就,并能对经典剧作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阐释与比较分析。

三、《北京人》与《家》

1.《北京人》

(1)《北京人》实现了曹禺追求已久的由“戏剧化的戏剧”生命向“生活化(散文化)的戏剧”生命的转变:不仅是对人的日常生活的表面形态的关注,更是对人的日常生活的内在神韵与诗意的开掘,以及对普通人的精神世界的升华。

(2)曹禺首先发现的是“孤独”,是对人与人之间的“不相通”的悲哀的体味与思索。并进一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历史观照,对没落士大夫的“北京文化”进行了历史的否定。

(3)在《北京人》中出现了三个不同时代的“北京人”,代表着三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与同时期的“北京人”一起出现的,还有中国猿人代表的“远古北京人”,袁任敢和袁圆代表的“明日北京人”,他们代表了同样发源于北京的“科学、民主”的“五四”新文化。这样,曹禺在历史的参照与对比中,更显出“今日北京人”的生存方式及其所代表的封建士大夫文化的全部荒谬性,同时将读者推到一定的距离之外,达到某种超越。

2.《家》

(1)写于l942年的《家》是一次极富创造力的“再创作”。与巴金《家》的不同,曹禺的《家》有了表现重心的转移,不仅从以觉慧的反抗为中心转向以觉新、瑞珏、梅小姐三个人物的关系为主要发展线索;同时剧作家对他(她)们爱情生活的关注与描写的重点,已经主要不是悲剧性内容的揭示,而是努力发掘内涵的生命力量与美。

(2)与原著“青春的赞歌”相适应,曹禺创造了“诗化的戏剧语言”。曹禺戏剧生命创造的原动力,不仅是思想、情感的内在要求与冲动,也来自语言的诱惑。

【名师点拨】重点阅读《北京人》与《家》两部作品,能够掌握《北京人》的主题及人物形象塑造的深层含义,同时也需对其“生活化”的戏剧追求有所了解。此外,还需将巴金的《家》与曹禺的《家》结合起来进行对比分析,了解曹禺改编《家》时对情节重心进行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