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语言学概论25<洋泾浜的发展>

语言学概论25

第八章 语言的发展和演变

第一节 语言的产生和发展

1.1语言的产生

1.语言的起源问题

他源说(神授说),语言是上帝或神授予的;如:印度罗门教的经书《吠陀》里记载语言是由神赐予的恶;《圣经》上帝创造了亚当,亚当给事物起名;

自源说(人创说),语言是人类自己创造的;人创说从不同的角度又有不同的假设。

根据发生本源的不同,有“感叹说、摹声说、手势说、劳动喊叫说

感叹说:人类语言的有声语言是从抒发感情的各种叫喊演变而来的;

摹声说:人们在接触自然自然的过程中,听到各种事物发出各种声音,便模仿这些不同的声音作为这些事物的名称;

手势说:认为人们在使用有声语言前,曾经有过一段手势语的阶段,有声语言是从手势语言演变而来的;

劳动叫喊说:人类的有声语言是从原始人劳动时的叫喊声演变而来的,劳动叫喊声先演变为劳动号子,再演变成有声语言;

根据语言发生的条件的不同:

“契约说”和“约定俗称说”都认为原始人类起初没有语言,后来为了交际,通过彼此约定,规定各种事物的名称,于是产生了语言;

“进化说”人类语言不是人类有意识的,短时间内创造的,而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一元论:世界语言是从同一个语系的语言发展变化而来;

2.关于语言产生的条件和方式的假说

语言产生的三个必备条件:

首先,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要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即应该能够对客观世界事物进行分类概括,并具有记忆和想象、判断和推理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心理条件,语言才有可能产生;

其次,人类的喉头和口腔声道必须进化到能够发出清晰的声音。

最后,人类社会必须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

1.2语言的发展

1.语言发展的变现

首先表现在语音、语汇、语法、语义等语言系统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上。

语音的发展演变最为明显;

Knotknight

诗歌押韵

语汇的发展演变跟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有密切联系;

语法系统比较稳定,但其实也发生着变化;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语义的发展在词义上表现比较明显;

其臭如兰。

2.语言发展的特点

渐变性和不平衡性

渐变性:语言是逐步发展演变的,不是一下子发生巨大的变化。

不平衡性:语言内部的不同组成部分之间、以及不同地域之间,语言发展演变的速度和方向是不一致的;

发展速度: 快→慢

语汇——语音——语法

不平衡性还表现在同一语言现象的发展速度、发展方向在不同地域的不一致。

如: 打不过他

打他不过

真题 :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7.语言发展演变的特点有哪些?

第二节 语言的分化和统一

2.1社会的分化和语言分化

社会的分化有两种类型:

一个统的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在地域上逐渐分化为若干个相对独立或完全独立的部分,“社会的地域分化”

统一的社会内部因阶级、阶层、职业、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宗教信仰等社会特征形成不同的社会集团(社群) , 这可以叫做“”社会的社群分化”;

社会的地域分化会导致语言的地域分化,在一种语言内部形成不同的“地域方言”;进步还可能在一定的社会政治历史条件下使一种语言发展成为不同的“亲属语言”

社会的社群分化会导致语言的社群分化,在一种语言或方言内部形成不同的“社会方言”。

1.地域方言

同一种语言由于语音、语汇、语法等方面的差异而在不同地区形成的地域分支或变体叫做“地域方言”

汉语:北京话、广东话、上海话..

英语;北部、中部、西南部和伦敦方言

方言之间在语音、语汇、语法上都有一定的差别,语音差别最明显;

各方言之间的相同点:

语音上的对应规律:

浊分平仄

平[p]

仄[p]

这种方言之间有规律的非个别语音之间互相对应关系叫做“语音对应规律”。

真题

27.语音对应关系

2.亲属语言

社会有不完全分化走向完全分化,分裂成几个完全独立的社会那么各方言的社会政治地位就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由一种语言的分支,转变为各自独立的语言;

如:拉丁语随着罗马帝国的解体,他的各个方言就逐步发展成后来的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

这种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各个语言,就叫做"亲属语言"。

真题:

15.亲属语言产生的必要社会条件是( A )

A .社会的完全地域分化 B .社会的不完全地域分化

C .社会的完全社群分化 D .社会的不完全社群分化

亲属语言一定具有共同的来源,这些语言之间的历史同源关系就称作“亲属关系”

把有亲属关系的语言归在一起,把没有历史同源关系的语言互相分开,这种分类就是“语言的谱系分类”

 

 

 

 

 

 

 

 

 

3.社会方言

在一个地域的语言社会中,不同的人说话可能会使用不同的语言变体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些不同的语言变体和特点又同说话人的社会特征相关联,同一定的社群联系在一起。这种语言的变体叫“社会方言”。

真题:

23.导致社会方言产生的原因有

A.人群迁徙 B.阶级分化 C.性别 D.文化程度 E.宗教信仰

22.由社会分化导致的语言变化现象有ABC

A.社会方言 B.亲属语言

C.地域方言 D.语言转用

2.2社会的统一和语言统一

语言不仅随着社会的分化而分化,也会随着社会的统一而统一;

语言的统一有两种:

一种是语言逐步消除方言分歧走向统一;

二是几种不同的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

真题:

18.一种语言消除方言分歧而走向统一的正确途径是(B)

A.消灭方言  B.推广共同语

C.语言的替换 D.语言的混合

1.方言走向共同语的条件

物质条件:

现代经济打破了各地区之间的相对隔绝的状态,

现代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民族共同语: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使用的语言形式;

汉民族的民族共同语就是普通话;

2.方言走向共同语的方式

通用语、雅言、通语、官话

一种语言的共同语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作为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叫做"基础方言"

哪一种方言能成为“基础方言”与政治、经济、文化条件有关;

英国:选择包括伦敦在内的南部方言,经济原因;

意大利:选择多斯岗方言,文化原因;

中国:北方方言,政治原因;

共同语的标准: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一个民族共同语有了这样的标准规范,就叫做“民族标准语”。

各民族之间的共同交际工具:官方语言和国语;

第三节语言的接触和影响

3.1语言的借用

社会的接触又必然引起语言的接触,而语言接触的后果就是这种语言用了那种语言的成分,那种语言用了这种语言的成分,这就是语言的借用现象;语言成分借用中最常见、最突出的就是词语的借用;

1.借词:任何一种语言都存在“借词”也叫作“外来词”。狭义的和典型的借词是指音和义都借自外语的词;

如: 吉普、沙发、雷达等借英语的词;

写真、寿司、人气等借日语的词;

2.意译词:用本民族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并把外语的某个意思翻译过来;

Telephone电话

3.仿译词:用别民族语言的语素逐个对译外语原词的语素造成的词。

Blackboard——黑板

Blackbox——黑匣子

真题:

28.意译词

借词虽然音和义都借自外语,但是也要迁就本民族语的语音、语法规则;

如: radar——雷达

语音和语法规则的借用

23.下面各词中属于意译词的有CDE

A.麦克风 B.吉普 C.青霉素 D.电话 E.银行

3.2语言的并存

语言的并存也就是所谓的“双语现象”。是指某一言语社团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现象。

多语现象:两种以上的语言,

双语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不是指个别人会说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而是指一个言语社团的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双语并用的现象;

真题 :

17.下列关于双语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

A .指一个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

B .双语制必然导致社会双语程度比较高

C .双语现象是不同言语社团接触的结果

D .双语现象可能长期、稳定地存在下去

3.3语言的转用

一个民族的全部或部分成员放弃自己本民族的语言而转用另一民族的语言的现象,也有人称之为"语言替换"

一种语言逐步消除方言分歧而走向统一 ,是通过推广民族共同语,以国语逐步取代方言这种方式;

几种语言统为一种语言,则主要通过语言转用的方式实现的;

可以是一个民族所有成员换用另一民族语言;

也可以是一个民族部分成员换用另一种语言;

语言转用发生的条件和决定因素:

首先,语言转用与民族(部落、部族)的融合有关;

其次,同数量占优势的民族生活在同一地区,形成杂居的局面,在一个较长时间内保持密切联系,只有在这种条件下,语言转用才有可能发生。

第三,在民族融合过程中,哪一种语言转用哪一种语言,主要取决于语言使用者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人口数量上的优势。

语言转用的过程:

单语——双语——新的单语;双语是语言专用必然要经历的发展阶段。

真题

10.语言替换必然要经历

A.洋泾浜语阶段 B.融合语阶段

C.失语阶段 D.双语阶段

36.谈谈什么是“语言转用”以及语言转用的条件和过程。

3.4语言的混合

在不同语言频繁接触的地区,来源于不同语言的成分可能混合在一起,产生一种与这些语言都不相同的新的交际工具,这就是“语言混合现象”.

洋泾浜和克里奥尔语

洋泾浜:是指母语不同的人在相互交往时所使用的由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混杂而成的交际工具;又可称作皮琴语

洋泾浜语的特点:

从语言功能上,只用于口头交际;没有书面形式,使用范围窄,没有人把它当做母语或第一语言。

从语言系统上来看,语音夹杂着当地音,语音结构也经过当地语音系统的改造,语汇成分数量有限,基本来自外来语,语法规则减少到最低限度;

洋泾浜语发展的前途:

消亡

进步成为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通用的交际工具,也就是“克里奥尔语”

克里奥尔语:(指居住在西印度群岛的非洲人和欧洲人的混血儿)作为某个社会群体来使用并由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混合而成的语言。

真题重现

19.克里奥尔语又叫做

A.皮琴语 B.复综语词

C.混合语 D.语言联盟

17.克里奥尔语是指( )

A.用于特殊场合的混合语B.只有口语形式的混合语

C.用于特殊场合的洋泾浜语D.成为人们母语的洋泾浜语

16.下列关于洋泾浜语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D )

A .洋泾浜语是中国特有的现象  B .洋泾浜语有书面形式

C .洋泾浜语的结构完全是外来语言的D .洋泾浜语不是任何人的母语

 

第四节 语言的规划和规范

4.1语言规划和规范的主要内容

官方语言

共同语的确定

民族语言政策

创制文字

人为因素,同时也要尊重客观规律;

1.语言规划的特点

其一、语言规划是对语言的一种人为干预,这种干预主要是由政府或政府授权的专机构来实施的;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其二、语言规划同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关系密切,影响遍及千家万户;

2.国家官方语言的确定

3.民族共同语的推广和规范

4.民族语言政策的具体内容

是关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问题; 而是民族的语言教育问题;

4.2树立正确的语言规范观

1、树立动态的语言规范观

一层意思:排除例外

再一层意思:约定俗称

最后一层:兼容并蓄

2、如何看待新兴语言现象

真题:

13.语言规范化的原则是

A约定俗成  B.国家制定标准

C.权威机构认定 D.自由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