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头鹰无疑是最被低估的猛禽,长着最呆萌的脸,却敢下最狠的手。看似胖成球,实则轻如燕。
(纵纹腹小鸮:“谁不会点轻功?”,摄影师@Gin)▼
上一秒“笑意盈盈”:
(“哈哈!看我发现了谁”仿佛在憨笑的雪鸮)▼
下一秒来势汹汹:
(雕鸮:“干活了,严肃点”,摄影师@朱润禄)▼
水陆空都是它们的猎场,捉拿“鼠辈”易如反掌,甚至敢与其他猛禽对抗。
(短耳鸮[左]大战红隼[右];大多数猫头鹰的主食是田鼠等小型啮齿类动物,大型猫头鹰有时也会捕捉兔子、鲑鱼等更大的猎物,甚至还会袭击红隼[sǔn]、鵟[kuáng]等猛禽,摄影师@李宪)▼
实际上,它们早已悄然“占领”全球,从干旱荒漠到极寒之地,分布着约250种猫头鹰,在中国就有32种。
(请横屏观看,猫头鹰是鸮形目鸟类的俗称,在除南极洲外的各大洲均有分布;摄影@赵永清、邹滔、冯江、王奥、Gin、李艳霞、怀彪云、卢鸣浪、韩霄林、视觉中国、Wikimedia Commons,制图@张琪月/星球研究所)▼
猫头鹰多隐藏在夜色中活动,却“隐”来了种种误解与传说。民间认为不吉利的“夜猫子”是它们,“枭雄”的“枭”指的是它们,“雅典娜圣鸟”也是它们。
(黑夜中眼神凌厉的角鸮,摄影师@王斌)▼
如今在现代科学的帮助下,我们才得以一窥这个隐士家族的秘密。
作为地球上最古老的鸟类之一,它们的“隐”早已超越黑夜。
隐匿的身影
夜幕是猫头鹰的最佳掩护,早在数千万年前,它们的祖先就开始在夜间捕猎,因为当时有许多小型哺乳动物都在夜晚活动,为它们提供了充足的夜宵,且错峰行动竞争者更少。
如今的猫头鹰大多保留了夜猫子习性,晚上“鼠条”管饱,白天养精蓄锐,藏好自己,随机应变,始终遵循“隐士之道”。
树林是绝佳的藏身之处,灰林鸮(Strix nivicolum),斑驳的羽毛融入树干。
(一只灰林鸮几乎与树干融为一体,摄影师@徐永春)▼
领角鸮(Otus lettia),圆滚滚的身躯嵌入树干。
(一只领角鸮坐在树洞中,摄影师@周权)▼
红角鸮(Otus sunia),在花叶间化身枝干。
(一只红角鸮头顶花叶,如同伸出的树枝,摄影师@周权)▼
白脸角鸮(Ptilopsis leucotis),收窄身体瘦成树枝。
即使是同一种猫头鹰,生活在不同的栖息地也会适配不同的羽色,既能低调灰暗,也能明艳似火。
(一些猫头鹰如红角鸮的羽色有灰褐到红褐的不同类型,以适应不同的栖息地环境,摄影师@李艳霞&韩霄林,制图@李雪茜/星球研究所)▼
许多猫头鹰不只在夜间活动,还会在清晨或黄昏行动,无论大小都有藏身妙计。
雕鸮(Bubo bubo),在岩壁上仿佛石化,体长超半米却不见踪影。
(下图中有一只雕鸮,你找到了吗?请左滑查看答案,雕鸮是世界上最大的猫头鹰之一,体长可达70多厘米,摄影师@欧鹏,制图@李雪茜/星球研究所)▼
纵纹腹小鸮(Athene noctua),在山崖钻进岩洞,小小足迹横跨欧、亚、非。
(纵纹腹小鸮全天都可活动,晨昏最活跃,摄影师@单成)▼
娇鸺鹠[xiū liú](Micrathene whitneyi),在沙漠钻入仙人掌,娇小身材与麻雀不相上下。
大多数猫头鹰都在夜间或晨昏活跃,但也有少数异类常在大白天出动,约600万年前的青藏高原上,草原扩张和气候变冷,促使一些猫头鹰从夜班转向了白班。
(2023年中国科学家在青藏高原上发现了日行中新猛鸮化石,它们是一种白天活跃的猫头鹰,生活在约600万年前,现已灭绝,以下为复原图,图片来源@李志恒&郑秋旸,制图@李雪茜/星球研究所)▼
时至今日,会在白天活跃的猫头鹰仍大多生活在开阔地带,它们缺少密林的掩护,但依然能够隐藏自己。
猛鸮(Surnia ulula)在北方疏林身披“条纹衫”,如同落雪的光秃枝干。
(猛鸮生活在北方的开阔林地中,它们是极少数主要在白天活跃的猫头鹰,摄影师@刘璐)▼
雪鸮(Bubo scandiacus)在极地化为皑皑白雪,厚实的“羽绒服”能够抵御-50℃的低温。
(雪鸮的活跃时间会随季节变化;雌性和亚成年雪鸮身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