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中国儿童文学大师:乳山籍著名作家,鲁大作家群的开创者<中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

中国儿童文学大师:乳山籍著名作家,鲁大作家群的开创者

宋萧平(1926-2014),男,笔名萧平,著名作家,知名的教育家,鲁东大学原烟台师范学院院长。1926年出生于山东乳山,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任山东省作家协会第二届副主席等职。代表作《三月雪》《墓场与鲜花》《海滨的孩子》等。2010年被学校评为“鲁大名师”。

编辑

萧平12岁之前主要在家乡生活,读过5年小学与1年私塾,童年即热爱文学与自然,阅读小说与纵情山水成为其欢乐源泉。12岁时,萧平跟随小姨和姨父到哈尔滨当学徒,先是在一个照相馆,后到一家电器行,饱尝生活及人世的艰辛。在此期间,萧平结识了一个同乡青年,这个青年借给萧平鲁迅、巴金等新文学作家的许多作品,这些书籍唤起了他对文学的热情,对他以后的人生道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早期的5年学徒生活与社会历程,成为萧平日后创作的素材和源泉,他的很多小说作品的背景和人物就取材于此,正如其自己所言,“我的文学创作是经历生活磨练和苦难体验所造就的,也充实了我的人生”。

编辑

1944年,萧平回到已经解放的家乡,成为一名胶东农村的小学教师。艰苦的生活,复杂的村情,人生的丰富历练积累了其后来创作的特殊感性基础。经过几年农村教育工作的艰苦锻炼,萧平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志向远大的他希望再一次提升自己的生存境界,又开始了一种新的追求。他自学完成了中学的课程,并克服了现实的种种困难,1951年,考取了山东师范学院(现为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成为新中国培养的最早的二三代大学生之一。

1953年,萧平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当时的绥远省归绥(今内蒙古呼和浩特)第一中学当老师。浓重的思乡和对童年怀念之情激发了萧平创作的欲望,1954年,他以胶东故乡蔚蓝的大海为背景,写出了他的处女作也是他的第一篇儿童短篇小说《海滨的孩子》,在《人民文学》1954年第6期上发表,被中国作协收入同年编选的儿童小说,《中国文学》把此小说介绍到国外。

编辑

从此,萧平作为一个儿童文学作家登上了中国当代文坛,也奠定了他的小说创作的高起点,并代表了山东儿童文学创作的最高水准。该作品获得全国第二届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入亚洲儿童文学选,为中国文学界唯一入选的作品,也是萧平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之一。

1956年,萧平又创作了《三月雪》,以凝重的笔致抒写一曲对革命志士宽广情怀丰富而深邃的赞歌,得到了秦兆阳的高度重视与充分肯定,在本年度《人民文学》发表。该作品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之际,又被改编成电视剧。

此后,《秋生》《除夕》都在《人民文学》发表,萧平从此成为中国当代文坛著名作家。1957年,萧平调入内蒙古师范学院工作,同年夏天,按教育部下达的计划,萧平被送到北京师范大学进修,受业于著名学者、作家黄药眠先生门下,研究文艺理论与美学。

编辑

1971年调至烟台师专(今鲁东大学),初到教务处,后到中文系任教,讲授文艺理论和美学等课程,兼任系主任。1978年,萧平发表《墓场与鲜花》,以深刻的理性批判意识、清醒的现实主义品质获得了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这是“文革”结束后山东省最早获得全国短篇小说奖的作品,为山东省新时期文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1984年,烟台师专改建为烟台师范学院,萧平担任首任院长。此后,萧平又陆续创作《归来》(获得中国作家协会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征文奖)、《翡翠鹦鹉》(获得第六届百花文艺奖)、《村长》(获山东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征文奖)等作品,成为当代山东文坛的常青树。

萧平的作品先后结集出版为《三月雪》(多次再版:作家出版社196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明天出版社2005年、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年)、《墓场与鲜花》《海滨的孩子》《萧平小说集》《萧平作品精选》等作品集。

编辑

萧平的作品数量虽然整体不多,但多为评论家所推崇,著名文学评论家宋遂良评价说:“萧平的这些作品是朴素的、深沉的、有着一种书斋式的宁静,具有比较广阔深邃的审美意境。它的艺术感染力常常来自他对人性、人情、人伦的抒写与赞美。这类作品往往给读者带来一种向往、怀念、遗憾交织在一起的感情”。

萧平在坚持写作的同时,结合自身创作体验,对文学创作规律与特质进行思考,先后发表了《童年中的幻想与美》《创作的胚芽》《要善于审美地掌握生活》等几十篇学术论文,对文学创作规律进行了深入思考。正是由于萧平特殊的创作体验与研究心得,在教学中产生了重要启迪意义和良好的示范作用,催生了鲁东大学作家群的快速成长。

编辑

1978年,全国各高校兴起了一股文学创作热潮,烟台师范学院中文系在时任系主任萧平的支持和辅导下,由张炜(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领军的“贝壳文学社”和“同学文学社”共同创办了一个刊物《贝壳》。

在萧平及其他中文系老师的支持下,《贝壳》氤氲着大海的灵气与神韵,成为青年学子文学启蒙的摇篮,开启了“烟师作家群”最初的步履。此后,张炜、矫健、李尚通、马海春、滕锦平、黄志毅等名字和萧平先生的名字联在一起,正式标志着在当代文坛有相当影响力的“鲁大作家群”的形成。

王蒙曾经称赞说:“这种独特的人文现象和文化成就在国内高校中是相当少见的,而这些也无不和萧平的示范与辛勤耕耘密不可分,体现了其作为杰出教育工作者突出的历史贡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