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砂生产线分为两种,有干法制砂生产线,有湿法制砂生产线,这两种生产线的作用相同,但是优缺点不同。
一、湿法制砂工艺棒磨机是常见的湿法制砂机设备,进料粒径为5-25mm,成品中大于5mm碎石含量很少,排出后的产品经螺旋挤浆机和旋流器分成人工砂和废污泥水,废污泥水后送至旋转式分级机和沉砂池以回收流失的细沙.在国外水电工程中,湿法生产均采用专门净化设备处理污泥水。
湿法制砂生产线的缺点:传统的湿法制砂的方式方法也受到水资源的影响,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以及冬天寒冷的北方,人工砂依旧是无法普及和实施,建筑用砂的供求矛盾依然存在。即使在那些水资源丰富的地区由于采用湿法制砂生产线,一方面浪费水,也对水资源造成一定的污染,另外对于人工砂中石粉的冲洗也是对矿产资源的一种浪费,并且石粉冲洗掉之后也就破坏了人工砂的合理级配,不利于混凝土的和易。
二、干法制砂工艺
典型的生产流程为以5-40mm的碎尸(砺石为原料供给制砂机,通过筛分设备剔除大于2.5-5mm细碎石返回制砂机再加上,其小于2.5mm再分级成0.5-2.5mm与小于0.6mm两级,小于0.6mm细沙料经过分级机除掉多余石粉,后通过混合设备使2.5-5.,06-2.5mm以及小于0.6mm的3种料均匀混合,获得满足质量要求的人工砂。在国外一些工程中为了降低石粉含量,减少机制砂磨损,简化工艺流程,采取降低设备破碎比和调低进料粒径等办法加以解决。
干法制砂工艺的缺点:生产过程中粉尘很大,对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只有实行封闭式生产才能避免粉尘大量扩散,而且石粉含量往往超标,石粉中小于0.08mm的粉泥无法分离,影响混凝土质量,建设成本加大。
三、半干式制砂工艺
在半干式制砂工艺中,选用新型制砂机为设备,为了和湿式制砂的工艺区别开来,该工艺以破碎代替磨矿。具体制砂原理为:砂石料进入新型制砂机破碎腔内,转子在电机的带动下高速转动,从而给予砂石一定的运转速度,砂石与新型制砂机破碎机腔体内的衬板产生高速撞击,从而达到破碎的目的。
制砂生产线半干工艺得到的成品砂细度在5毫米以下,符合国家对建筑用砂的要求和规格。在制砂生产线实际生产中,可通过调整滚筒筛筛面网孔来改变成品砂的细度。
制砂生产线半干式工艺的使用,有效推进了机制砂的发展,但也并不是说该工艺没有任何瑕疵,在筛分设备和制砂设备的选择上需要更加多元化,以便适应多种砂石的理化性质。
某砂石骨料一般为C40以上混凝土专用,所需的砂石骨料的加工原料的强度也比较高,属于硬岩类型,如花岗岩、石英岩、玄武岩等,在生产过程中对设备耐磨件、筛网等磨蚀速度较快。水电行业中,从砂石骨料的粒径范围上来看,使用的粗骨料粒径为5~120mm,有些达到了150mm;在工程建设中,C40混凝土所需骨料大粒径为31.5mm,C60以上混凝土所需大成品骨料粒径为20mm。由于对料源的强度要求高,成品骨料粒径要求小、破碎比大,设备的磨蚀速度快,根据本工程料源为高硬度、高磨蚀性的花岗岩,并结合生产条件,采用半干式制砂工艺的“三级筛分”技术,实现了成品砂石料的中间级配可调性,保证成品骨料连续级配符合高标号混凝土建设用骨料质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