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一带一路”青年沙龙2023年论坛举办<青年沙龙主题里有 南字>

“一带一路”青年沙龙2023年论坛举办

5月11日上午,第十九届国际青年文化节“一带一路”青年沙龙2023年论坛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求真楼召开。本次沙龙以“文明互鉴与青年使命”为主题,来自巴西、美国、印度、英国、哈萨克斯坦、中国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和青年代表,共同探讨了青年在文明交流互鉴中的使命与职责。

开幕式

开幕式环节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年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王宇航教授担任主持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陶好飞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各国青年在积极投身于“一带一路”文明互鉴的事业中,展现了旺盛的活力和创造力,寄语新时代的青年主动担当时代使命,更加开放自信地融入世界,为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贡献青春力量。未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年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将继续致力于加强国际青年人文交流,为世界青年搭建交流思想文化、传播多元文明的宽广平台。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原副主任杨晓春在致辞中表示,人文交流是促进“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基础和重要驱动力,中国的人文交流理念以“以人为本、开放平等、尊重包容、理解欣赏、交流互鉴、合作共赢、秉持正确的义利观、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内涵,与“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深度契合。中外青年一代应当积极主动参与到“一带一路”合作中,杨晓春向青年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希望中外青年系统地理解“一带一路”时代内涵和人文交流理念,二是希望中外青年把握正确方向增强学习本领,提升人文交流能力,三是希望中外青年发挥自身优势为“一带一路“和人文交流做贡献。

主旨报告

主旨报告环节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副院长金冰教授担任主持人。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于洪君教授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成就与走势”为题,简要回顾了“一带一路”十年来取得的成就以及未来的走势。于洪君教授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近十年来,国际社会的认知度和参与度越来越高,原因在于,“一带一路”建设本质上是要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使中国与周边地区乃至整个世界,最终形成相互连接、密切依存、联动发展、互利共赢的大市场,为新一轮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一带一路”作为共同发展的中国方案,作为国际合作的新型引擎,带动国际秩序有序变革的作用正在进一步彰显。于洪君教授指出,当前,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的特殊形势下,我们必须明确发展与安全的辩证关系,统筹发展与安全两大问题,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军事等所有领域做好应对各种风险与挑战、开展各种伟大斗争的准备,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

中国日报社外籍专家聂子瑞结合自身在中国十几年的生活和工作经历谈到,中国是一片充满机遇的土地,在这里,难以想象的事情可以变成现实,中国梦是属于世界的。 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国家之间、特别是青年之间的交流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无论是谁,无论身在何方,通过“一带一路”等途径,青年不仅能够、而且最终必定会改变人类共同的世界。

巴西法阿瑟高等教育中心商务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朱晓姝在云端同现场的专家学者和青年朋友进行了亲切的交流。朱晓姝教授以“拓展你未来的职业道路——你可以走进拉美”为主题,介绍了拉丁美洲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人文风貌。朱晓姝教授鼓贸大的年轻学子到拉美做志愿者教师,以实际行动了解外面的世界,感受不一样的文化魅力。最后,朱晓姝教授寄语青年,唯有学习能抵漫长岁月,应当在学习中不断实现自我成长,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人强我转”的态度走好今后的职业发展道路,走出一条不同寻常的人生路。

中国日报社外籍专家内森·威廉姆斯提出要做一个有心的媒体人。他结合自身从业经历,从媒体工作者的角度探讨如何做一个好的叙事者,如何在自己的领域全方位地推介真正的中国。同时,内森也阐明在当今新媒体时代,青年人可以更好地把握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讲好属于青年人的时代。

国际问题专家沙明·扎卡里亚先生着眼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极大地促进了国家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与文化融合,助力了众多发展中国家取得经济建设成就,并结合自身身份,诚挚表达了希望印度可以早日加入这一倡议的美好愿景。

现场互动

圆桌讨论

圆桌讨论一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青年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宇航担任主持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国际合作交流部国际处处长陈波,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重大专项任务办公室主任兼数据信息研究中心主任袁林,中国日报社21世纪Z世代国际传播实验室多媒体编辑刘嘉贤三位嘉宾展开了深入交流。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举办的“文化小大使”活动在促进中外青少年心灵相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作出了重要努力。陈波处长介绍,基金会遵循“和平、统一、未来”三项宗旨,通过民间的交流促进世界和平、推动统一、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服务。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发起“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组织“国际青年中国行”活动,组织来自50国家的近200为在华外国青年分赴全国多地,围绕生态文明、乡村振兴、文明互鉴等主题亲身体验、对话交流,了解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中国日报社21世纪报Z世代国际传播实验室推出《少年会客厅》《中国让我没想到》《场内场外》等中短视频栏目,为全球Z世代提供交流平台,促进了中外青年文化、世界观等多层面的深度交流。

圆桌讨论二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檀有志担任主持人。法国巴黎第三大学博士研究生齐俊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陈紫光、英语学院研究生曹宇杰、国际学院青年外专周少康进行了积极的探讨。齐俊杰介绍了为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而建造的大型机械装置“龙马”,“龙马”机械不仅是中法两国构思理念与技术相互融合的见证,也是中法甚至中欧文明互鉴的典型。陈紫光、曹宇杰两位研究生对“Z世代的自我感知”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曹宇杰认为,Z时代的青年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是熟练掌握电子产品和社交媒体、更加适应网络世界的一代人。同时,Z时代青年是更注重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代人,相比于传统的成功人生,Z时代青年更想用自己觉得舒适、喜欢的方式去生活。陈紫光从Z时代和自己、和他人、和世界三个维度表达了自己对Z时代的理解。Z时代的青年是拒绝被贴标签、人生不设限的一代人,Z时代的青年社交追求真诚但又需要边界感,而Z时代的青年具有较好的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到了全球治理的行动当中。周少康提到,对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而言,青年都代表着未来,他们怀抱理想和自信、敢想敢做。当代的青年非常需要被认可,这可以帮助他们找准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面对互联网的海量信息,周少康认为,青年一定要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筛选和过滤信息,不仅要阅读经典,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探索世界。

闭幕式

在论坛闭幕式上,主持人金冰教授回顾了青年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六年来的成绩,未来已来,青年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将继续在推动国际青年人文交流合作行稳致远、再创辉煌。

此次“一带一路”青年沙龙2023年论坛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主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联合承办。

【责任编辑:程尔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