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原来如此 <熟石灰制作过程>

不是所有的竹子都能成就连史纸

武夷山脉下的福建连城姑田小镇,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常年平均气温18°C,年平均降雨量1640毫米。气候和地理的双重作用,使得此地盛产毛竹。毛竹与其它竹子相比,它的竹纤维含量较高,尤其是嫩竹,竹纤维含量高达75%。连史纸采用的原材料就是嫩竹。

和其它纤维相比,竹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水性、透气性和染色性,抗菌、抗紫外线,是制作纸张的优等材料。 也因此成就了连史纸永不变色、防虫耐热的卓越品质。

提取竹纤维

造纸的首要工作就是提取纯净的竹纤维。竹纤维集中在竹青的部分,而竹皮的主要成分为高淀粉、高糖。砍下来的嫩竹,要先在水中浸泡2个月。淀粉等吸水性强,竹纤维吸水性差,自然就会分离。分离后得到的竹丝,再经过3-5天的晾晒,竹纤维里的水分就会蒸发。

接下来,竹丝要经过两次的石灰水的浸泡。

将主要成分为碳酸钙( CaCO₃)的天然岩石,在适当温度下煅烧,排除分解出二氧化碳后,得到了以氧化钙(CaO)为主要成分的石灰,又称生石灰。而将生石灰放入水中,会形成熟石灰,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 Ca(OH)₂)。

氢氧化钙呈碱性,将初步提取的竹纤维放入石灰水中,可以使竹纤维呈现弱碱性,使pH达到7.5左右。

经过浸泡后得到的竹料,要进行蒸煮,在蒸煮过程中需加入碱性草木灰,可以更好地将竹纤维中的木素质、树胶、树脂等杂质除去。

大自然是最好的漂白剂

美玉堂在生产连史纸时,把漂白这道工序托付给了大自然,他们只在挑拣粗丝、杂料时出力,一切只为天然,哪怕等待的时间要超过三个月。

阳光的照射使竹纤维温度升高,加速竹纤维中最后杂质的分解;雨水的冲刷,将纤维中的最后一点杂质都带走了,形成棉絮一样的纤维,干净无味。与化学成份的漂白剂相比, 自然漂白保留了纤维原有的韧性,为后期纸张的制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制纸时少不了一味“药”

在竹纤维中加入纸药,形成纸浆,即可制纸。

所谓纸药,是天然植物粘液,可使竹纤维均匀分散在水中。如杨桃藤、黄蜀葵等植物都可以制作纸药。而连史纸则就地取材,选取当地植物榔榆树的树根。此树根汁液发达,粘合度高,易溶于水,通过简单过滤方法即可获得纸药,操作简单。

在制纸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工具叫纸帘。竹纤维的直径约为1.0-1.7毫米,而纸帘的空隙小于竹纤维,起到过滤水的作用。

美玉堂以独到的三连捞的手法,使纸浆在纸帘上均匀分布,薄厚适中。再通过按放帘头的手法,使纸张与纸帘分离。

分离出的湿纸还要经过焙纸、撕纸以及裁切等工序,才变成光滑细腻的连史纸。如此“纸中丝绸”,不仅名扬全国,更是远销日本、韩国、东南亚等海外华人社区, 一度是连城红火的产业,现在只一家美玉堂孤独“守望”。

所幸,这份坚守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

2000年后美玉堂所制连史纸被杭州西泠印社、上海西泠印社收藏;

美玉堂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发明专利“连史纸制作法”、成为了杭州西泠印社“产业合作基地”;

美玉堂第十一代传人邓金坤获得了“埃菲勒斯世界之最”连史纸非遗传承第一人称号……

想更全面了解纸的手工制作过程,一睹连史纸的如玉之美,海峡卫视7月18日21:48《福建文化记忆·丝路百工》第二季,两集详解,敬请关注。

《福建文化记忆·丝路百工》第二季

国家文旅部立项、在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指导下,福建省图书馆、海峡卫视联合出品的大型民间工艺纪录片《福建文化记忆·丝路百工》第二季于2023年6月13日起每周六起,于海峡卫视与bilibili联合播出。

节目延续了第一季的主旨,展现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工艺,提炼传统工艺中最核心且不为人知的“独门绝技”,洞见民间社群所承载的集体记忆和社会生活格调,追溯丝绸之路上的前世今生,致敬寻常百姓家的匠心精神。

科逗科爸科教联盟

汇聚大陆和港澳台地区优秀的科教专家,在科学“老顽童”——科爸张航的引领下,与福州电视台少儿频道联合创设“科逗科爸实验室”专题节目,开展了300多场公益科普研学活动,拥有1000多名志愿者和10万多名粉丝。致力于为孩子们打开奇妙的科学探索之门,带着他们遨游知识的海洋,帮助孩子打造科学的梦想。

END

▼查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