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5分钟轻松了解八大类保肝药<常用保肝药物分类及作用机理>

5分钟轻松了解八大类保肝药

解毒类药物

解毒类药物通过提供巯基或葡萄糖醛酸,与药物、代谢产物或重金属络合,形成稳定的水溶性复合物由尿排出,增强解毒功能。主要用于酒精、病毒、药物及其他化学物质导致的肝损伤的辅助治疗。常用药物有谷胱甘肽、葡醛内酯、硫普罗宁等。

谷胱甘肽:谷胱甘肽能够参与体内三羧酸循环及糖代谢、促进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的代谢。谷胱甘肽还可通过巯基与体内自由基结合,促进易代谢的低毒化合物的形成,因此对部分外源性毒性物质具有减毒作用。

葡醛内酯:葡醛内酯可与含有羟基或羧基的毒物结合,形成低毒或无毒结合物由尿排出,有保护肝脏及解毒作用。另外,葡萄糖醛酸可使肝糖原含量增加,脂肪储量减少。

抗炎类药物

这类药物的作用主要是抑制炎症因子和免疫因子、发挥类固醇样作用、免疫调节作用、抗病毒作用、改善肝功等。典型的代表药物有复方甘草酸苷、甘草酸二铵、异甘草酸镁等。

异甘草酸镁:是一种肝细胞保护剂,能使组织血清转氨酶升高,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症细胞浸润,发挥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及改善肝功的作用。

甘草酸二铵:中药甘草有效成分的第三代提取物及大豆磷脂的混合物,具有较强的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利胆类药物

利胆类药物通过促进胆汁分泌,减轻肝内胆汁淤滞来发挥作用。代表药物: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考来烯胺。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调节肝脏细胞膜流动性、促进解毒过程中硫化产物的合成,有助于防止肝内胆汁淤积。适用于肝硬化前和肝硬化所致的肝内胆汁淤积,并且适用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

熊去氧胆酸:可以通过抑制胆固醇向胆汁中的分泌,来降低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使胆固醇结石逐渐溶解。可用于治疗胆囊胆固醇结石(X射线可穿透,胆囊收缩功能正常)、胆汁淤积性肝病、胆汁反流性胃炎等。应用时应注意监测肝功。

降酶类药物

这类药物均为合成五味子丙素时的中间体,对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有明显诱导作用,从而加强对四氯化碳及某些致癌物的解毒能力。

联苯双酯片:可减轻四氯化碳所致的肝脏损害和ALT升高,从而保护肝细胞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

双环醇片:动物实验证明它对四氯化碳、D-氨基半乳糖、扑热息痛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氨基转移酶升高、免疫性肝炎的氨基转移酶升高有降低作用,肝脏组织病理形态学损害有不同程度的减轻。

免疫调节类药物

这类药物能够增强免疫系统的反应性,常用作免疫损害病者的免疫增强剂,也可用于治疗慢性乙肝,但治疗慢性乙肝的机理尚未清楚。常见的药物有胸腺法新和胸腺五肽。

胸腺法新:治疗慢性乙肝的推荐剂量是每针1.6mg,皮下注射,每周两次,两剂量相隔约3-4日。治疗应连续6个月(52针),期间不可中断。

除了上述的八类药物之外,应用比较多的还有一些中药、中成药制剂。保肝药的种类非常复杂,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