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第3027期省级公开课|托物言志:从「托“小桃树”言人生志」到「让景物为我所用」!快来GET!<一棵小桃树结构图示图片>

第3027期省级公开课|托物言志:从「托“小桃树”言人生志」到「让景物为我所用」!快来GET!

授课教师

杭州市文溪中学 上官素荣

杭州市文溪中学副校长,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曾获杭州市优秀教师、杭州市教坛新秀,最美西湖教育人、西湖区优秀教育工作者、西湖区教坛新秀、西湖区优秀教师等荣誉。

活动现场

2024年4月2日,由省教育厅主办的“百人千场”名师送教活动(初中语文专场)在常山县城南中学开展。杭州市文溪中学上官素荣老师在该活动中上了一节精彩的送教课《一棵小桃树》。

教学目标

1. 自读了解小桃树的特点;

2. 理解文中物我之间的相似点;

3. 把握托物言志类文章的特点及写法。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热身游戏:如果你想变成一个大自然中的某一物,你想变成什么?开心和不开心时分别要做什么?

事实上,大家知道大自然的这些物是没有情绪的,这些情绪都是谁给予的?

俗话说“草木本无心,因人显其志”,著名的清朝学者王国维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以我的眼睛看外物,外物都带有我的主观情感色彩。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认识一起走进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

任务一 以我观物

主问题:这是一颗怎样的小桃树?

任选词语填空,概括小桃树的形象特点,并说说是从文中哪里看出来的。

把握文本中的关键字词,品读小桃树“脆弱可怜—乐观顽强”的双重特点。

任务二 我之色彩

主问题:这是一个怎样的“我”?

模仿黑板上第一个桃子的板书结构,小组讨论第二个桃子的板书,并上台展示。

展示要求:

1.解读要求:清楚告诉大家所在语段,并分析理由。

2.朗读要求:大声、有感情朗读,并注意语段中的数量词、形容词、动词等的朗读设计。

3.板书要求:字迹端正,并与第一个桃子结构相照应。

观看视频,了解贾平凹的坎坷的写作之路

任务三 物我关系

主问题: “我”和小桃树是什么关系?

“我”和小桃树是什么关系?小桃树就是另一个我,作者借写小桃树,表达自己的什么人生感悟?

作者想借小桃树表达生命的坚韧与顽强,成长的痛苦与希望,还有自我的价值与实现。同学们,人生难免有风雨,面对风雨无所畏惧,保持坚韧和顽强,积极追求自己的梦想和价值。你就是一棵待开花的小桃树!

任务四 托物言志

总结课堂,探究如何写托物言志类的文章,总结相应的策略。

作业设计

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是否也有这样一棵树、一朵花、一株草、一片叶……曾触发你的情思,影响了你的成长,请撰写提纲,作为托物言志写作的准备。

教学板书

小编有感

小编近来一直在思考,以核心知识建构的语文课堂,会不会由于需要理性的生成,而总是少了那么一点文学之趣、语文之美呢?而上官老师的这节圆融平衡的“美课”《一颗小桃树》,在品味感性语言之美中自然地生成了理性的探究结果,给小编极大的教学启发!

首先,课堂“美”在对文章核心概念的精密剖析。把“托物言志”分解为“物”“我”两个小概念进行分别探究,再分析“物”“我”之间的联系,最后生成“托物言志”的探究结论:物有特点、人有悟点、人物有相似点。并不复杂的逻辑链将最终也形成了清晰的阅读策略。学生能够在学习其他托物言志类的文章时运用这些策略。

其次,课堂“美”在精妙的环节设计和细腻扎实的文本解读。课堂任务由对王国维之话的咀嚼中出,在一个个任务推进的过程中紧扣文本的细微之处。使得学生在游戏导入中生发的“联想想象”的羽毛在最后托物言志的策略生成中得以长出血肉,提升了自身写作的能力。

上官老师的这节《一颗小桃树》形成了教学“托物言志”文章的一种范式。引导学生熟悉这类文章中的共性内容(物的特点、人的感悟、二者联系),并可以运用梳理表格,让学生梳理多篇“托物言志”文章的过程中再发现文本的个性,即“托”的写法上的不同,以此探究“托物言志”更深层次的小概念。

设计来源提供:杭州市文溪中学 上官素荣

本期小编|陈优

本期审核|西湖语文周五组查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