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联合利华、可口可乐“品牌翻盘侠”,是如何做营销的?<可口可乐英语怎么拼的>

联合利华、可口可乐“品牌翻盘侠”,是如何做营销的?

Joanna 是我非常欣赏的营销界前辈。

当年我在可口可乐当实习生的时候,她在可口可口做 CMO,后来我进了联合利华正式开始做营销,读的还是她写的教材,我之前还开玩笑说,她是我学习营销的“祖师爷”。

她的履历也很惊人:先是在营销人的黄埔军校联合利华,工作了十年;然后又跳槽到可口可乐工作了 15 年,在亚太地区的很多不同国家都做过 CMO;所有乙方都在想去甲方的时候,她却从甲方跳到了乙方,进入了顶级咨询机构贝恩。

看起来很光鲜的经历背后,却是一次又一次“品牌翻盘侠”:

在联合利华,她的老板对她说,一年时间,要么把业务做起来,要么就退出中国市场。

在可口可乐,原本是要调任新加坡的她,被一个电话叫到了上海,留给她的是半残的团队和挑剔的供应商。

很显然,这些仗她都打得很漂亮,而我和 Joanna 认识三年多了,也是第一次听她这么详细地分享出来。

而之所以能屡战屡胜,背后是她对品牌的一整套系统化的思考:谁是我的消费者?我要改变他的什么习惯?我在和谁竞争?构建什么样的商业模式?用什么样的资源去打这场仗?

一、重塑奥妙:好的营销是端到端的增长

刀姐doris:你最初是为什么选择了市场营销?在这么久的从业经历里,有哪些特别触动你的经历?

Joanna:我是从特别冷门的生物物理系毕业的,但从底层来说,我觉得生物物理和市场营销是很像的,需要的都是大胆假设、实验求证,过程里不断地打开自己的既有认知,让科学和艺术完美结合,才能找到全新的实践。

我一直把自己定义是一个“终身学习者”,工作第一天下班之后,我就直奔上海书城,买了一本英文的《市场营销》,觉得自己要补个大课。

印象最深的第一件事发生在我加入联合利华的第 18 个月的时候。当时是 1999 年,联合利华在中国区的 laundry 业务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我被抓进一个项目组,大老板说给我们一年时间,要么把业务做起来,要么就退出中国市场。

这之前联合利华非常雄心壮志,在闵行建了一个价值一亿多英镑的浓缩洗衣粉厂,又收购了六七家国内品牌。

但问题是,浓缩洗衣粉这个产品,对于那个年代的中国消费者来说太超前了,大家都还在用肥皂呢,根本不能理解“浓缩的才是精华”;而且,收购的品牌都是些散兵游勇,很难形成合力,所以国内每个厂的产能都很低。

我们当时核心做了几件事:

一是重新塑造奥妙“TOP CLEAN”的品牌形象。这就是一脉相承的一个故事,它至今都是品牌非常重要的资产。 

二是重新定位价格带,我们把浓缩粉从市场均价的 4 倍左右,降低到了 1.3~2.5 倍区间,这也是外企比较合理的溢价区间。但这个降价后面是基于消费者的深度认知,对产品重新设计,在最有感知的地方锐化优势,在无感知的地方降低成本。

三是重新设计了供应链的体系,把 7 大工厂关停并转,建立起合肥超级工厂。当时在国内东西部地区,奥妙的市场份额差别巨大,所以我们根据不同的区域情况,从工厂仓、到区域仓、到经销商仓,到店仓的链路都做了调整。

这个项目做了九个月,结果是我们把销售额做到了 4 倍增长,利润翻倍。

这个项目对我的职业生涯影响非常大,一是觉得联合利华能信任一个还在职业早期的菜鸟,非常有勇气;二也是塑造了我整个生涯里勇于承担、勇于挑战的工作原则。

也是这段经历塑造了我一个认知:

好的市场营销是端到端的增长(end to end growth driver),你不仅要对商业模式有非常深度的思考,还要懂人性,知道消费者真正喜欢的是什么,并且能落地到产品上。

举个很直观的例子,当时奥妙提出了一个概念,叫 total experience,讲的就是消费者买到洗衣粉之后,从开袋,到入水,到手洗、晾晒的全过程。

洗衣粉最贵的成本在香精,因为以往的认知是需要留香持久。但是中国人不一样,我们觉得被太阳晒过的味道就是干净的味道,根本不需要你留什么香。所以奥妙把更大头的香精成本放在了溶解的味道上,结果成本降了 50%,用户体验反而更好了。

二、Marketing很NICE,也得“耐撕”

刀姐doris:我是 2012 年才加入联合利华的,其实一直都很好奇 90 年代的联合利华整体是个什么样的状态?你加入其中的感受如何?

Joanna:其实早年外企的品牌营销没有像现在分工这么细致,现在更单项专业化了,比如有些人擅长电商,有些人擅长 IP。但我们第一代管培上面直接就是老外的老板,和现在的入行的同学们的业务宽度会不太一样,需要去做整个业务的决策。

比如说,当时针对奥妙“去除 99 种污渍”,需要做一个科学的阐述。我当时提出了要求,第一,我需要拿到奥妙能去除 99 种污渍的行业论证,第二,我需要在所有的门店里做去污演示。

研发的老大听了之后第一反应是:你们疯了吗?但当时我们真的去一个一个验证,从最难的血渍到最简单的食物残留。这整个过程需要非常强的管理能力,去调用内外部的资源,改变大家的认知,去一起打造品牌。当然这个过程里你也要担更大的责任。

所以 marketing 在我看来是个 nice 的工作,是英文的“nice”,也是中国的“耐撕”。

我在联合利华的这么多年里,几乎所有的品类都接触过,有些品牌在市场领导地位,有些需要你去翻盘,每一个都是完全不同的挑战。

比如美妆个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