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蓍丛五色,瑞鹤羽千年
仙鹤在中国古代有着重要的影响,古人对鹤寄托了理想与追求,在中国传统道教中关于鹤的传说神话让它成为了延年益寿,得道成仙的标志。鹤的习性是雌雄相随,步行规矩,翩翩然有君子之风,古人多用鹤来比喻有高尚品德的贤能之士,把洁身自爱声名远播的人称为“鹤鸣之士”也是高尚品德和尊崇地位的象征。在古代皇家被鹤被视为祥瑞,鹤为羽族之长,在吉祥鸟中地位仅次于凤凰。而凤凰是皇后的象征,仙鹤则有官居一品的寓意,故明清时期一品文官的补服(官服)采用仙鹤图案,可见鹤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在古代的诗词和书画作品中关于鹤的作品非常多,传世的名画中华喦的《松鹤图》瑞鹤姿态优雅,顾盼生情。边昭景的《双鹤图》两只白鹤,情态不一,悠然自得。但是在中国书画史上关于鹤最著名的作品当属宋徽宗御笔画《瑞鹤图》。
《瑞鹤图》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1082-1135 )绢本设色画。纵51厘米,横138.2厘米。画后徽宗自题瘦金体,所署"御制御画并书,天下一人"押款与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祥龙石图》及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五色鹦鹉图》(又名杏花鹦鹉图)相一致,因此学者认为《瑞鹤图》为徽宗“御笔画”。在当代现存的宋画中,这三幅作品是研究宋代院体画的代表作,也是研究宋徽宗赵佶的重要作品。
画作为绢本设色,画面用淡石青色渲染天色,十八对瑞鹤翱翔于天空,另有两对站于殿脊的鸱吻之上,正如谢稚柳先生言:“《瑞鹤图卷》,群鹤翻飞,姿态百变,无有同者,翱翔生动,笔调精英,各极其态。以鹤之大,深而为小,演而为飞翔的一群,而又灵动如生,描写的功夫,从形而入于神。以论绘事,是尤为难能的。”画面中花鸟与风景写实相结合,一改传统的花鸟画法, 大胆又富有浑然天成的意境。瑞鹤身粉画墨写,晴以生漆点染,映衬于石青色天色,宫廷建筑汴梁宣德门则设于画中的最下方,又将祥云布于上空。画中的瑞鹤与祥云萦绕飞舞,整个画面构图与技法精妙不绝,尽显祥瑞之气。 画卷左侧为徽宗瘦金体所题诗词题跋,款“御制御画并书”,签押“天下一人”。
展开全文整幅作品表现了瑞鹤祥云与皇家宫廷建筑的意境之美,也尽表徽宗寄情于书画,期盼祥瑞之兆能兴国运昌盛。全幅布局有序,诗发画未尽之意,画作因诗更显圆满。书画合一的构成,让瑞鹤祥云表现期盼兴盛未尽之意,在卷旁题跋再次表达徽宗见瑞鹤而临喜悦之情。
书画天成,唯不能君
谈起《瑞鹤图》不得不提到它的作者宋徽宗赵佶,这位历史上颇具争议的皇帝艺术家。他与生俱来的艺术天分在绘画和书法方面都颇有造诣,书法上,赵佶初学黄庭坚,后学褚遂良和薛稷、薛曜兄弟,并杂揉各家,取众人所长又独出己意,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瘦金体”。既有“天骨遒美,逸趣霭然”之感,又充满个人特点,笔法张弛有度,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绘画中,他是中国工笔画的创始人,技法上他学习崔白、吴元瑜又在用色中学习黄荃、黄居宷典型的院体画,并力求两者达到浑然一体的表现。赵佶在位期间,北宋代宫廷画院体制得到完善,对后世书画艺术起到重要影响。
但在治国平天下这一方面,赵佶却在历史上受到了骂名无数,任用奸臣,搜刮百姓,屈辱的“靖康之难”。《瑞鹤图》作于北宋政和二年上元之次夕(即公元1112年正月十六日)此时的北宋已经内忧外患,身为皇帝的赵佶笃行道教,内心是一直期盼祥瑞之兆来预示国运昌盛,安定朝城内外,而宫门上空突现群鹤盘旋,徽宗从 “仙禽告瑞”中得知国运“千岁”的吉兆,于是,他御笔亲绘此作。但祥瑞之兆也无法挽回日益衰败的国运,公元1127年金兵攻入汴梁北宋就此灭亡。
作为帝王他的功过自有历史评判,但在艺术领域不可否认他是一位杰出的书画大家。他严谨的创作态度,精益求精的绘画技法,深厚的诗词修养才得以让《瑞鹤图》这样的书画珍宝流传于世。(文/马若楠)
全卷欣赏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