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一. 学生培养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物理学与信息科学知识相互渗透,基础理论与技术应用兼备的创新人才。毕业生不仅能成为电子科学与技术、激光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纤通信和光纤传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卓越创新人才,也能成为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培养模式:
(1) 一对一导师制,为每位学生提供本科剩下三年内的学业导师。学业导师负责该同学的学习、科学研究、竞赛、毕业设计等一系列事宜。
(2) 项目化课程的授课方式,以激发兴趣、培养创新为教学理念,以简化理论、注重实践、课程设计、鼓励交流为手段,侧重学生独立调研、主动思考、动手实践的能力。
(3) 国内外合作广泛,研究和教学互动互助优势明显。与英国拉夫堡大学、西班牙巴斯克大学、法国勃艮第大学和美国肯塔基大学实施“3+1+1”联合办学模式。
3、培养计划: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包括7大类课程,共260学分。
(1) 通识课
12学分,占总学分4.6%;
(2) 公共基础课
包括政治、英语、体育、计算机技术、微积分、大学物理及实验等基础课程,89学分,占总学分34.2%;
(3) 学科基础课
包括物理光学、电路分析基础、模拟和数字电子技术和专业必修课等课程,78学分,占总学分30%;
(4)专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
分为公共模块、量子软件和算法、光电信息、电子技术四大模块,课程包含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动态讲座B、量子人工智能算法及应用、量子光学导论、计算物理学导论(全英语)、物理中的机器学习(全英语)、Python数值计算基础(全英语)、光纤传感技术、薄膜光学A、光学成像基础、微弱光电信号处理A、半导体物理、电子薄膜物理及技术、信息功能材料A等,21学分,占总学分8%;
(5) 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金工实习、电子实习、计算机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50学分,占总学分19.2%。
二. 学生活动
1、创新实践
(1) 大学生创新项目
(2) 联合大作业项目
2023年“太赫兹光电调制和光纤功能器件研究”项目由马国宏教授担任负责人,与通信学院、环化学院、钱伟长学院合作完成。
2、 学科竞赛
3、 产学研情况
与华为、深蓝等合作,研究量子算法、量子人工智能;
联合举办“学术遇见工业”量子科学技术国际会议;
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研究所、中科院物理所国家超导重点实验室等机构在量子算法、量子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方面进行产学研合作。
核心课程:
数学物理方法、物理光学、电子信息物理基础、电动力学、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量子力学、信息光学、激光原理与技术、光电子学、量子信息导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
优秀学子风采:
学生姓名:华诗晴
毕业中学:上海市市北中学
本科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毕业去向:推免至复旦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在校经历/所获荣誉:连续三年获学业特等奖学金、创新创业奖学金、领导力奖学金,获评国家奖学金与鸿之微、康阔光电子创新科技奖学金,荣获上海大学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百名优秀团员等多项荣誉。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负责人,获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二等奖,在各项校级学术竞赛中斩获佳绩。
就业情况:
毕业生中有近30%出国深造,升入国内学校如北大、中科大、复旦、上海交大、南大、东南大学、中科院研究所等,国外院校如加州理工、南加州大学、墨尔本大学、帝国理工等。近70%的毕业生直接就业,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大型国企和事业单位,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移动、联通、华为、中芯国际、华虹集成电路、中国银行、上海航天科工等。另有5%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