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执照每年都要年审和年报吗?
这是很多创业者和企业主都关心的问题。简单来说,营业执照不再需要年审了,但必须进行年度报告(年报)。下面我们详细解读年审和年报的区别,以及年度报告的流程等相关问题。
1. 什么是年审?年审和年报的区别?
年审指的是每年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的经营资格、注册信息等进行审查,是以前企业需要定期向工商部门提交相关资料,经过审核后才能继续合法经营的一项制度。
年报,全称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是指企业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其年度经营情况,包括资产负债情况、股权变更情况、对外担保情况等。年报更侧重于企业的自我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主要区别:
性质不同:年审是行政机关的审查行为,年报是企业的自我公示行为。 依据法律不同:年审依据的是之前的公司法等法规,年报依据的是《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 目的不同:年审目的是行政机关对企业经营资格的确认,年报目的是通过社会监督,促进企业诚信经营。 结果不同:年审不通过,可能导致吊销营业执照;年报不报或虚报,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影响企业信用。 时间要求: 年报需要在每年规定时间内进行,逾期不报会有惩罚。年审已取消,年报是强制的。
2. 营业执照年度报告(年报)的时间
根据规定,企业应当于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送上一年度的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示。例如,2024年1月1日至6月30日,企业需要报送2023年度的年度报告。
3. 哪些企业需要进行年度报告?
所有在中国境内登记注册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都应当按照规定报送并公示年度报告,无论是盈利还是亏损,都必须进行年报。
4. 如何进行年度报告?年度报告的流程
年度报告的报送主要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具体流程如下:
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在浏览器中输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找到官方网站,进入后选择企业所在省份。 选择企业所在省份:点击企业注册所在省份,进入该省份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企业登录:根据提示,选择登录方式。一般可以选择使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登录或者电子营业执照登录。如果忘记密码,可以按照提示进行找回。 填写年度报告:登录成功后,点击“年度报告填写”,按照系统提示,逐项填写企业年度报告信息。这些信息包括: 基本信息:企业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地址、联系方式等。 股东及出资信息:股东名称、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时间等。 资产负债情况: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等。 盈利情况:营业收入、净利润、纳税总额等。 社保信息:参保人数、缴费基数、缴费金额等。 网站或网店信息:如有网站或网店,需要填写网址或名称。 股权变更信息:如有股权变更,需要填写变更信息。 对外担保信息:如有对外担保,需要填写担保信息。 确认提交:填写完毕后,仔细核对各项信息,确保准确无误。然后点击“确认提交”按钮。提交后,系统会提示提交成功。 打印备案:建议将提交的年度报告打印出来,作为备案资料保存。注意事项:
填写年度报告时,务必保证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及时关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通知公告,了解最新的政策规定。 如果企业信息发生变更,应及时办理变更登记。 遇到问题,可以咨询当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专业的代理机构。5. 不按时进行年度报告的后果
如果不按时进行年度报告,或者年度报告信息存在虚假,将会产生以下后果:
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并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 信用受损: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在政府采购、银行贷款、招投标等方面会受到限制,影响企业信用。 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可能会受到行政处罚。 影响负责人信用:企业法人代表、负责人等也会受到不良信用记录的影响。6. 撤销经营异常名录
如果企业因未按时进行年度报告而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可以按照以下步骤申请移出:
补报年度报告:首先,需要补报所有未报年度的年度报告。 提出申请:补报完成后,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移出经营异常名录的申请。 提交材料:提交申请时,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例如营业执照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复印件、补报年度报告的截图等。 等待审核: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 移出名录:审核通过后,企业将被移出经营异常名录。7. 个体工商户需要进行年度报告吗?
是的,个体工商户也需要进行年度报告。个体工商户的年度报告内容相对简单,主要包括经营收入、费用、纳税情况等。个体工商户的年度报告也需要在每年的1月1日至6月30日之间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报送。
8. 总结
营业执照已经取消了年审制度,但必须进行年度报告。 年度报告是企业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关乎企业信用。务必按时进行年度报告,并保证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如有其他问题,建议咨询当地工商部门或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