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专精特新”企业?
“专精特新”企业是指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它们通常长期专注于产业链某一环节或某一产品,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提升产业链韧性的重要力量。
国家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旨在引导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发展道路,培育一批在细分市场具有话语权和竞争力的“小巨人”企业。
安徽专精特新企业名单在哪里可以查询到?
查询安徽省各批次“专精特新”企业名单的官方渠道主要包括:
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官方网站:这是最权威的发布平台。省经信厅通常会在认定结果公示后,在其官方网站的通知公告或相关专题板块发布各年度、各批次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名单。 安徽省人民政府网站:省级重要政策和名单有时也会在省政府的公开信息平台发布。 各地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网站:市级经信部门会转发或发布本区域内的省级及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名单。 相关新闻媒体报道:权威媒体在报道政府政策和名单发布时,有时会附带名单链接或部分名单内容。请注意,名单是分批次、分年度发布的,查询时需要明确查找的是哪一年度或哪一批次的名单。最新的名单通常会在认定工作完成后发布。
成为安徽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有什么好处或政策支持?
安徽省积极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成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可以获得多方面的政策支持和发展机遇:
资金扶持:省及市县财政通常会给予一定的一次性奖励或补助,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创新研发、市场开拓等。 创新能力提升: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建设技术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优先推荐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 市场开拓支持:在国内外展会、产销对接活动中给予优先支持,帮助企业拓展市场。 融资服务优化:提供便捷的融资渠道,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引导股权投资基金投向“专精特新”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 人才引进与培养:在人才引进、落户、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给予政策便利或支持,帮助企业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数字化转型支持:鼓励和支持企业利用新技术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提升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产业链协同:优先推荐企业与大型骨干企业建立协作配套关系,融入大型企业供应链,提升产业链协同能力。 品牌宣传与推广:通过政府渠道进行宣传推广,提升企业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是申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重要基础和优先推荐对象。具体的政策细则和支持力度会根据当年度的政策文件有所调整,建议关注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的最新政策公告。
企业如何申报成为安徽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申报成为安徽省级专精特新企业通常需要经过以下流程和满足一定的条件:
了解申报通知:关注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的年度申报通知,明确当年的申报时间、条件和具体要求。 对照认定标准:根据通知要求,企业需要对照“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四个维度的具体量化或定性指标进行自评。这些指标可能包括但不限于: 专业化: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市场占有率等。 精细化: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质量、品牌建设、盈利能力等。 特色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专有技术、细分市场领先地位等。 新颖化:研发投入强度、创新成果、商业模式创新等。 同时,可能还有一些基础性条件,如注册年限、财务状况、信用记录、安全生产等方面要求。 准备申报材料:按照申报通知的要求,准备详细的申报书以及相关的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 企业基本情况 财务报表 审计报告 知识产权证书 产品获奖证明 市场证明材料 研发投入证明 资质证书等 提交申报:企业通常需要通过所在市或县(区)的经济和信息化局进行线上或线下申报。 初审与推荐:市县经信局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并择优推荐至省级经信厅。 省级评审与认定:省经信厅组织专家评审,可能包括材料评审、现场核查(抽查)等环节。评审通过后进行公示。 发文公布:公示无异议后,由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正式发文公布认定名单。申报条件和流程每年可能略有调整,企业应以当年发布的最新通知为准。建议企业提前梳理自身优势,积极与当地经信部门沟通,获取更具体的指导。
安徽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与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什么区别?
安徽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与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两个不同层级的认定:
认定主体不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由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负责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认定。 认定标准不同:国家级“小巨人”企业的认定标准通常比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更高,对企业的创新能力、盈利能力、市场占有率、产业链地位等方面要求更严格。 数量和规模不同:国家级“小巨人”企业数量相对较少,是从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中优中选优产生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是国家级“小巨人”企业的重要储备库。 支持力度不同:国家级“小巨人”企业通常能获得国家层面更多、更高层级的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当然省级和地方也会在此基础上叠加支持。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主要获得省及市县层面的政策支持。总的来说,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是基础,是迈向国家级“小巨人”企业的重要一步和前提。许多国家级“小巨人”企业都是从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成长起来的。安徽省也鼓励和支持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积极争创国家级“小巨人”。
安徽省在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方面有哪些重点方向?
安徽省在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方面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和自身产业优势,重点方向主要集中在:
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软件)、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这些是安徽省重点发展的产业,也是培育“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的主战场。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对传统优势产业(如汽车、机械、轻工、纺织等)进行改造提升,培育一批在传统产业细分领域实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发展的企业。 产业链关键环节:鼓励企业聚焦产业链、供应链的“卡脖子”环节,或在基础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方面实现突破和创新,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细分市场领先:支持企业在某一细分产品市场深耕细作,形成独特的技术优势和市场地位,成为“单项冠军”。 数字化赋能:支持企业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提升生产效率、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安徽省希望通过引导企业聚焦这些重点方向,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能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优质中小企业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