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长期股权投资账务处理例题:全面解析与实例演练

在企业日常经营中,为了获取控制、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企业常常会对外进行股权投资。这些投资如果持有时间较长,且符合特定条件,便被定义为长期股权投资。其账务处理涉及到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截然不同的核算方法,准确理解和应用这两类方法对企业的财务报告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长期股权投资账务处理例题”这一核心关键词,通过详细的理论讲解和具体实例演练,帮助您深入理解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精髓。

长期股权投资概述与核算方法

什么是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是指企业持有时间超过一年,以获取被投资单位的股权,并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为目的的投资。其特点在于投资期限长、金额较大,且往往伴随着对被投资单位的治理参与。

长期股权投资的两种核算方法

根据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程度,长期股权投资主要采用两种核算方法:

成本法: 适用于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但又持有其股权的情况(通常是指持股比例低于20%,或虽高于20%但无重大影响证据)。 权益法: 适用于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通常是指持股比例在20%至50%之间,或虽低于20%但有重大影响证据,不包括控制)。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形成控制(通常持股比例超过50%),则应编制合并财务报表,长期股权投资作为合并报表中的抵销项目,其单独核算时通常也采用成本法(母公司个别报表)。但在本文的例题中,我们将侧重于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应用场景。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例题

成本法适用范围与特点

适用范围: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不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特点: 初始投资成本确认后一般不调整账面价值。 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 不对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进行确认。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例题一

例题背景:

甲公司于2023年1月1日以银行存款400万元购入乙公司15%的股权,取得投资时,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500万元。甲公司对乙公司不具有重大影响。同日,甲公司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2万元。

2023年12月31日,乙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50万元。

2025年12月31日,甲公司将持有的乙公司全部股权以420万元的价格出售,款项已存入银行。

要求:

根据上述业务,编制甲公司相关的会计分录。

例题一解答:

1. 2023年1月1日 取得投资时:

甲公司购入乙公司15%的股权,对乙公司不具有重大影响,应采用成本法核算。

投资成本 = 400万元(购买价格) + 2万元(交易费用) = 402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402,000.00

    贷:银行存款 402,000.00

2. 2023年12月31日 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

乙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50万元。根据成本法,投资企业在收到或有权收到现金股利时,按实际收到的金额或应收的金额确认投资收益。

借:应收股利 50,000.00

    贷:投资收益 50,000.00

3. 2025年12月31日 处置投资时:

处置价格420万元,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402万元。

处置损益 = 处置价格 - 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 420万元 - 402万元 = 18万元。

借:银行存款 420,0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402,000.00

    贷:投资收益 18,000.00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例题

权益法适用范围与特点

适用范围: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 特点: 初始投资成本确认后,会根据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股利分配等情况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投资企业按持股比例确认投资收益,并增加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被投资单位发生净亏损,投资企业按持股比例确认投资损失,并减少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投资企业减少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不确认投资收益。 对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利润分配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投资企业按持股比例确认“其他综合收益”或“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例题二

例题背景:

丙公司于2023年1月1日以银行存款800万元购入丁公司30%的股权,取得投资时,丁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500万元,其账面价值为2200万元,差额主要是某项无形资产评估增值300万元(该无形资产尚可使用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丙公司对丁公司具有重大影响。

2023年度,丁公司实现净利润200万元。当年未分配利润。

2025年度,丁公司实现净利润300万元,并于当年12月31日宣告发放现金股利100万元。

2025年1月1日,丙公司将持有的丁公司全部股权以950万元的价格出售,款项已存入银行。

要求:

根据上述业务,编制丙公司相关的会计分录。

例题二解答:

1. 2023年1月1日 取得投资时:

丙公司购入丁公司30%的股权,对丁公司具有重大影响,应采用权益法核算。

投资成本 = 800万元。

丁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 = 2500万元。

投资时享有丁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 2500万元 × 30% = 750万元。

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 = 800万元 - 750万元 = 50万元。

此差额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作为投资成本的组成部分,不摊销。

借:长期股权投资——丁公司(投资成本) 8,000,000.00

    贷:银行存款 8,000,000.00

2. 2023年12月31日 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时:

丁公司2023年度实现净利润200万元。

投资企业应享有份额 = 200万元 × 30% = 60万元。

对公允价值差异调整:

丁公司无形资产评估增值300万元,尚可使用10年。每年应摊销金额 = 300万元 / 10年 = 30万元。

丙公司应分担的摊销额 = 30万元 × 30% = 9万元。

调整后的投资收益 = 60万元 - 9万元 = 51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丁公司(损益调整) 510,000.00

    贷:投资收益 510,000.00

此时,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 800万元 + 51万元 = 851万元。

3. 2025年12月31日 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及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

丁公司2025年度实现净利润300万元。

投资企业应享有份额 = 300万元 × 30% = 90万元。

对公允价值差异调整:

本年应分担的无形资产摊销额 = 30万元 × 30% = 9万元。

调整后的投资收益 = 90万元 - 9万元 = 81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丁公司(损益调整) 810,000.00

    贷:投资收益 810,000.00

此时,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 851万元 + 81万元 = 932万元。

丁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100万元。

投资企业应享有份额 = 100万元 × 30% = 30万元。

根据权益法,收到现金股利时,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不确认投资收益。

借:应收股利 300,0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丁公司(损益调整) 300,000.00

此时,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 932万元 - 30万元 = 902万元。

4. 2025年1月1日 处置投资时:

处置价格950万元,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902万元。

处置损益 = 处置价格 - 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 950万元 - 902万元 = 48万元。

借:银行存款 9,500,0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丁公司 9,020,000.00

    贷:投资收益 480,000.00

成本法与权益法核算对比与常见问题

关键差异点总结

下表总结了成本法和权益法在核心账务处理上的差异:

投资成本确认: 成本法: 初始投资成本即为取得时支付的对价,包含相关交易费用。 权益法: 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在投资时形成或在未来调整损益。 持有期间: 被投资单位净损益: 成本法: 不进行任何账务处理,不确认投资收益。 权益法: 按持股比例确认投资收益或损失,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成本法: 确认为“投资收益”。 权益法: 减少“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不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 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利润分配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 成本法: 不进行账务处理。 权益法: 按持股比例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同时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或“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处置投资: 成本法: 处置收入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损益。 权益法: 处置收入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损益,同时需要结转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份额。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无论是采用成本法还是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资产负债表日都需要进行减值测试。如果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则应计提减值准备。减值准备一旦计提,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核算方法转换

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持股比例或对被投资单位影响程度的变化,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可能会发生转换。例如:

成本法转权益法: 通常是因追加投资或通过其他方式取得对被投资单位的重大影响或共同控制。 权益法转成本法: 通常是因处置部分股权或其他原因失去对被投资单位的重大影响或共同控制。

核算方法转换的会计处理较为复杂,需要根据具体准则进行追溯调整或未来适用法处理。

总结

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是企业会计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通过本文对成本法和权益法的详细解析以及两个具体的长期股权投资账务处理例题,相信您对这两种核算方法有了更清晰的理解。

准确区分并运用成本法和权益法是处理长期股权投资的关键。在实际操作中,务必结合投资的性质、目的以及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程度,选择正确的核算方法,并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长期股权投资账务处理例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