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读:公司户的车怎么扣分?
随着企业车队规模的扩大,公司户车辆的日常管理成为了许多企业关注的重点。其中,交通违章处理和驾驶证积分扣除是企业管理者和驾驶员经常面临的困惑。很多人的疑问是:**公司户的车怎么扣分**?是不是公司承担扣分?本文将作为一份详细的SEO指南,为您全面解析公司车辆违章处理的机制、积分扣除的责任归属,以及企业应如何规避相关风险。
谁是责任主体?公司户车辆违章扣分的基本原则
首先,要明确一个核心原则:交通违法行为的责任主体是驾驶人,而不是车辆所属的单位或个人。 这意味着,无论车辆登记在个人名下还是公司名下,只要发生了交通违法行为,扣分都将记在实际驾驶该车辆的驾驶员的驾驶证上。公司户车辆的“公司”本身并不会被扣分,也不会有企业的“驾驶证分值”。
实际驾驶人承担责任: 当公司车辆发生违章时,交管部门会根据违章性质,要求确认实际驾驶人。扣分和罚款都将由这位驾驶人承担。 车辆性质不影响责任归属: 公司户车辆和个人户车辆在违章处理和积分扣除方面,遵循相同的法律法规。区别仅在于违章通知的接收方式和处理流程上可能有所不同。公司户车辆违章处理的常见情况与流程
了解了基本原则后,我们来看公司户车辆违章处理的具体情况。
1. 现场违章处理如果公司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被交警现场查处违章,驾驶员会被当场拦下并出示驾驶证。在这种情况下:
交警会核实驾驶员身份,并开具《交通违法行为处罚决定书》。 决定书上会明确记载违章事实、处罚依据、罚款金额以及扣分分值。 驾驶员需在规定时间内(通常为15日内)到指定银行缴纳罚款。 罚款缴纳后,对应的扣分会自动记入该驾驶员的驾驶证档案。这种方式下,**公司户的车怎么扣分**的问题非常直接,就是由实际驾驶人现场被扣分。
2. 非现场违章处理(电子眼、测速等)非现场违章是公司户车辆更常见的情况,例如被电子眼拍照、超速、违停等。这类违章的通知方式和处理流程相对复杂:
违章信息通知: 违章信息通常会通过以下方式通知: 短信通知:登记在车辆信息中的手机号会收到违章通知。 邮寄通知:部分地区会向车辆登记地址邮寄纸质违章通知单。 在线查询:企业或驾驶员需定期通过“交管12123”APP、当地交通管理局官网或第三方平台查询车辆违章记录。 确认驾驶人: 这是处理公司户车辆非现场违章的关键一步。因为车辆登记在公司名下,而违章发生时谁在驾驶并不确定。企业需要: 内部登记管理: 建立完善的车辆使用记录,包括每次出车的驾驶人、时间、路线等,以便在发生违章时快速追溯。 通过“交管12123”APP处理: 最常见且便捷的方式。企业或实际驾驶人可以使用“交管12123”APP进行绑定处理: 方式一:指定驾驶人处理。 在APP中,公司车辆的车主账号可以授权特定的驾驶人处理该车辆的违章。驾驶人登录自己的APP,选择“绑定本人车辆”,将公司车辆绑定到自己名下(通常可绑定非本人小型汽车)。绑定成功后,即可处理违章并扣除自己的积分。 方式二:在线自助处理。 对于一些不涉及扣分或扣分较少的违章(通常为单次扣分不超过6分且罚款金额在200元以下的违章),驾驶员可以直接在APP上选择违章记录进行处理,并选择由自己的驾驶证扣分。 前往交管部门处理: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例如单次扣分较多(如12分)、违章情况复杂或系统无法自助处理的违章,实际驾驶人需携带本人驾驶证、身份证以及公司车辆的行驶证前往当地交通管理部门的违法处理窗口办理。工作人员会核实驾驶人身份,并录入扣分信息。 缴纳罚款: 确认驾驶人和扣分后,驾驶员需按照处罚决定书的要求缴纳罚款。 重要提示: 严禁“买分卖分”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代替实际驾驶人接受交通违法行为处罚和记分,并从中牟取经济利益的,属于非法行为。一旦被查实,买卖双方都将面临罚款、行政拘留等严厉处罚。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杜绝此类违法行为。积分扣除与驾驶证管理
既然扣分是记在驾驶员名下,那么理解驾驶证的积分制度至关重要。
1. 驾驶证记分周期与清零我国驾驶证的记分周期为12个月,从驾驶证初次领取之日起计算。每个记分周期始于驾驶证上的“初次领证日期”。
扣分清零: 在一个记分周期内,如果驾驶员的累计扣分未达到12分,并且所有罚款都已缴纳,那么在下一个记分周期开始时,上一个周期的记分会自动清零。 达到12分及以上: 如果驾驶员在一个记分周期内累计扣分达到12分或以上,则需要参加学习和考试。具体情况如下: 累计扣12分(未满24分): 驾驶员的驾驶证会被暂扣,需要参加科目一(理论考试)学习和考试。考试合格后,记分清零,发还驾驶证。 累计扣24分及以上: 驾驶证会被暂扣,需要参加科目一和科目三(路考)学习和考试。考试合格后,记分清零,发还驾驶证。 再次达到12分: 如果驾驶员在记分周期内已经接受过一次满分教育,但又再次达到12分,则需要再次参加学习和考试。 2. 对公司驾驶员的影响公司驾驶员的驾驶证扣分直接影响其驾驶资格,进而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营:
驾驶资格受限: 驾驶证被暂扣或吊销,驾驶员将无法为公司驾驶车辆,导致人员调配困难。 招聘与用人成本: 企业在招聘驾驶员时,需要考察其驾驶证扣分情况和历史违章记录,以降低用人风险。 保险费率: 频繁的违章记录可能会影响车辆的商业保险费率,增加公司运营成本。公司户车辆违章带来的额外风险与成本
除了直接的罚款和扣分,公司户车辆违章还可能给企业带来一系列隐性风险和成本。
1. 经济成本增加 罚款支出: 虽然罚款由驾驶人缴纳,但如果企业为了留住优秀驾驶员或解决紧急情况,可能会选择垫付或补偿部分罚款。 保险费率上浮: 车辆的违章事故记录会影响下一年度的商业车险保费,导致保费上涨。 车辆停运损失: 如果车辆因严重违章被扣留,将导致车辆无法正常使用,影响公司的业务运营和经济效益。 2. 管理成本与效率降低 违章处理耗时: 查询、确认、处理违章需要耗费公司管理人员和驾驶员大量时间和精力。 内部矛盾: 违章责任的认定和处理,有时可能引发公司与驾驶员之间的矛盾。 制度执行成本: 建立和维护一套有效的车辆管理制度也需要投入成本。 3. 企业形象受损公司车辆的违章行为,尤其是一些恶性违章(如闯红灯、超速等),一旦被曝光或造成严重事故,可能会损害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品牌声誉。
如何有效管理公司户车辆的违章行为?
为了有效规避和管理公司户车辆的违章风险,企业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
1. 建立完善的车辆使用管理制度 明确责任: 制定详细的《车辆使用管理规定》,明确驾驶员在车辆使用期间的交通安全责任,以及违章、事故的处理流程。 驾驶人登记: 建立车辆使用登记制度,记录每次车辆出行的驾驶人、时间、里程、目的地等信息,确保违章发生时能快速定位责任人。 奖惩机制: 设立明确的奖惩机制。对于长期无违章的驾驶员给予奖励,对于违章频繁或造成严重后果的驾驶员进行处罚(如扣除绩效、培训、乃至解除劳动合同)。 2. 加强驾驶员交通安全教育与培训 定期培训: 定期组织驾驶员进行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安全驾驶技能的培训和学习。 警示教育: 利用公司内部通报、案例分析等形式,对驾驶员进行警示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安全驾驶评估: 对驾驶员进行定期的安全驾驶能力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 善用科技手段进行监控与提醒 GPS定位与轨迹记录: 安装GPS定位系统,实时监控车辆位置、行驶轨迹、速度等,辅助管理。 车载DVR/行车记录仪: 安装行车记录仪,为事故和违章责任认定提供证据。 车队管理系统: 利用专业的车队管理软件,集成车辆信息、驾驶员信息、违章查询、保养提醒等功能,提高管理效率。 违章预警提醒: 鼓励驾驶员绑定“交管12123”APP,及时接收违章信息,或由公司指定专人定期查询车辆违章记录并及时处理。 4. 定期查询与及时处理违章指定专人负责定期(例如每周或每月)查询公司所有车辆的违章记录。一旦发现违章,应立即通知相关驾驶员,并在规定时间内处理完毕,避免产生滞纳金或更严重的后果。
5. 合理规划车辆使用与路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为驾驶员规划安全、合规的行驶路线,避开易发生违章或事故的路段。
总结
总而言之,关于**公司户的车怎么扣分**的问题,核心在于“谁驾驶,谁负责”。公司车辆的违章扣分最终都会落实到实际驾驶人的驾驶证上。作为企业,虽然不直接承担扣分,但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车辆违章将间接导致企业面临经济损失、管理困境、法律风险乃至品牌声誉受损。因此,建立完善的车辆管理制度、加强驾驶员安全教育、并善用科技手段,是每一家拥有公司户车辆的企业都应重视和落实的关键工作,这不仅能保障交通安全,也能确保企业运营的顺畅与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