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数智创新 成就世界一流企业” 2023国有企业数智化峰会在京举行

新华网北京10月29日电(徐曼曼 刘觅觅 陈延特 赵家瑞 实习生曹绍玮)10月29日,由国务院国资委指导、新华网主办、用友网络作为支持单位的“数智创新 成就世界一流企业”2023国有企业数智化峰会在北京举行。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国有企业代表、企业云服务与软件提供商、专家学者以及专业组织与协会代表共聚一堂,围绕国有企业数智化转型的现状特点、重点任务、关键举措等议题展开高水平的思想交流,分享真知灼见、展望前沿趋势。

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快速演进,以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加速创新迭代,数字经济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数字化转型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产业长远发展的“必修课”。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顶梁柱、国家队,肩负着推动经济发展和增强社会价值的重要责任,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央国企需要发挥引领作用,成为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的排头兵。

图为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刘健现场致辞。新华网 王小骥 摄

峰会现场,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刘健在致辞中表示,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创新最活跃、增长速度最快、影响最广泛的领域,推动着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革。主动拥抱数字时代、加快布局数字化赛道、深化数字转型与生产经营管理融合是推动国企深化改革,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开辟新增长曲线的关键路径。

“新华网是一家具有强大创新实力的互联网文化企业,是中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记录者、见证者和参与者。”刘健表示,新华网始终坚持“内容+技术+美学+灵感”的发展思路,重点布局、打造了多个数字经济新技术、产品和平台,未来新华网还将继续探索产媒深度融合场景,探索数字化智能化高质量发展路径。

    图为原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赵华林现场致辞。

原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赵华林在致辞中表示,国有企业数智化转型,关系到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关系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到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国有企业是引领和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加快数智化转型将加速推进新技术创新、新产品培育、新模式扩散、新业态发展,推动企业更广、更深地融合并完善全球供给体系,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

赵华林认为,要建立推进数智化的领导体制和管理机制。数智化转型必须破除体制障碍,制定规划和路线图,加大投入,对接考核体系,培养数智化转型人才队伍,加强数智化基础设施建设。

    图为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王文京发表主旨演讲。新华网 王小骥 摄

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王文京从企业服务产业的视角阐释了如何才能更好地赋能企业加快转型进程,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他表示,利用数字智能技术的商业创新实现创新驱动是当前全球企业的一个重要潮流。基于数智技术的商业创新有着三个重要特征:创新型商业、社会化商业以及绿色态商业。在此背景下,企业的发展正在走向一个新的范式——数智企业。我们的数智化转型和升级就是朝着这样一个方向迈进。近年来,数智商业创新领域重要的一个发展就是产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平台的构建和运行有三个最重要的角色:产业运营商、数智平台服务商、协同服务商,这三个角色“三位一体”实现产业互联网的构建和运行,用友就是作为数智平台服务商这一角色,提供数智化的平台和应用服务系统以及相应的专业服务。

王文京指出,今年8月底,用友全新发布的用友BIP3能够帮助大型企业构建一个从技术到数据到智能到业务的连接和集成的强大底座。未来,用友希望借助全新一代的用友BIP3,助力央企和地方国有企业通过数智创新成就世界一流企业。

与会国有企业代表带来了从企业整体数智化推进,到平台、财务、人力、采购、供应链、资产管理等各应用领域的实践分享。

图为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刘源发表主旨演讲。新华网 王小骥 摄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刘源指出,“十四五”期间,中国电建确定了“数字电建,智创未来”战略愿景,围绕“水、能、砂、城、数”,发挥公司主营业务优势,历经多年积累,达成了复杂场景的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和全产业链的一体化、可视化、协同化,实现了多业务、多专业、多组织协同和产业链全过程数字化系统集成。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电建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强化数字驱动,释放数字技术对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放大、叠加和倍增作用,在诸多大型工程项目中,涌现出了许多典型应用场景和优秀案例,形成了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成果,推动了公司改革发展取得了新的进步和成效。

    图为国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涂峥发表主旨演讲。新华网 王小骥 摄

国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涂峥表示,国投的数智化转型,是要做到管理数字化提升和产业数字化升级。总部、子公司要着力完成以流程线上化、数据资产化、作业自动化、决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管理数字化建设任务,同时子公司以及投资企业要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客户满意度提升、运营效率提升、业务模式创新,赋能实业高质量发展。

涂峥指出,从去年开始,国投重点开展财务业务一体化系统的建设。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初步实现了战略财务、业务财务以及共享财务三财协同,预算、结算、核算三算合一,完成全集团财务系统的全国产化替代。作为一家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在数智化转型和赋能方面,国投通过信息化管理和数字化投资赋能双轮联动的方式开展数字化转型工作。此外,国投还投资了数字化和智能化的企业,通过投资更好地赋能集团内外部的企业数智化转型,为数字中国贡献国投的力量。

    图为北京中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凯发表主旨演讲。新华网 王小骥 摄

北京中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凯表示,公司对海事业的整体发展方向进行了一个重新解构化的思考,主要是面向海洋制造业的体系,以智能装备为核心,延展到智慧海事、智能装配、智能研发与生产,公司希望通过智慧船厂、智慧船舶信息和智慧船舶服务几个平台与中心实现对整个体系的支撑。

在张凯看来,企业数智化转型是体系化策划推动的系统工程。我们希望通过企业数智化转型对组织体系架构、业务模型、流程、方法、能力与资源进行有效协同,并且能够交付一套管理模型、IT系统、文献体系和治理机制,实现现代化企业数智化转型的完整体系。

图为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中国医药会计学会会长杨珊华发表主旨演讲。新华网 王小骥 摄

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中国医药会计学会会长杨珊华表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需要一流的财务管理体系,推动成本管理的数字化。数智化转型不只要强调大数据的作用,而且要同先进的管理会计工具融合起来,才能提升决策的科学化水平;要推进财务系统和业务系统的集成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数据的价值。实际上,生物制药企业成本管理是很复杂的,通过上述两个系统的打通,就是为了实现成本精细化的管理,让核算规则更科学、核算颗粒度更精细、核算数据更准确。因此,我们需要类似用友BIP3这样新的软件和技术,并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推进企业的数智化转型升级。

图为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总会计师王丽静发表主旨演讲。新华网 王小骥 摄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总会计师王丽静表示,中咨公司的战略目标是建设国家高端智库和世界一流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公司通过平台建设、数据赋能、数字创新构建一个统一规划、数据标准、应用系统和运维方式的基础设施数据平台——通过数据挖掘、数据应用、数据共享和数据可视,提升服务决策能力,强化数据赋能;通过协同创新构建企业数字业务新形态和新模式,增强数字创新的能力;通过公司部署的重点业务和基础信息工程实现数字化转型。

图为大唐电商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喻疆发表主旨演讲。新华网 王小骥 摄

大唐电商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喻疆表示,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合一是电商平台核心的理念。“三流合一”C端其实很多年前就实现了,但是对于B端来说却是一个难点。在资金方面,B端的资金金额巨大,流程和业务场景也非常复杂,因此我们常用的一些第三方支付和二级账户体系存在一定的问题。大唐电商通过了多年的研究,打造了一个付款在线担保服务体系,通过订单融资可以更进一步地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在物流方面,我们一直以来致力于平台物流的在线,打造一个无车承运的网络货运平台,不仅解决了物流在线的问题,还解决了很多物流信息化管理的问题、节约了成本,而且它还可以带来一些新的业态和新的业务模式。

图为中国移动国际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王发波发表主旨演讲。新华网 王小骥 摄

中国移动国际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王发波分享了企业在人力资源数智化转型方面的心得。据王发波介绍,中国移动集团在“十四五”规划的指导下,确定了一个新定位——以数智化为目标,完善公司数据管理的治理体系,发挥数据的资产价值,打造公司的管控运营服务的一体化平台。“在人力资源方面数智化方面,我们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建设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是基础部分,梳理了五个架构和人员的信息数据,并以绩效管理为优先试点。第二个阶段效率提升,以提升效率为突破口,达成了员工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线上化,第三个阶段是数字赋能,孵化数字助理和数字员工。第四是发挥人才作用,加强对关键岗位青年人才和核心人才的管理。”

图为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著名经济学家姚景源发表主旨演讲。新华网 王小骥 摄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著名经济学家姚景源在现场的主旨演讲中表示,当前,数字经济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产业升级的重大突破口。“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是根本,最后要回归到数字中国。”

姚景源表示,二十大报告描绘了更为清晰的2035年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数字技术。我们看到现在已经取得的辉煌成就。下一步,我们要扎扎实实让数字经济能够跟实体经济紧密融合,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出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