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质量控制是指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为确保审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而制定和运用的各项政策和程序。通过质量控制,可以降低风险,促进审计工作的发展,使审计工作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的需要。要提高审计质量,必须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审计质量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计划、实施、报告、复核等各个环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对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控制
审计质量控制中最活跃、最积极因素是人。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必须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能力。
一是加强落实对审计人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通过学习提高审计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审计人员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做到清正廉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能在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时,不掺杂个人的主观意愿,真实反映审计结果,提出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
二是加强对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审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审计人员知纪、守纪和执纪的自觉性,增强审计人员自我约束力和免疫力,自觉抵制不良行为。
三是加强审计人员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审计人员业务素质。无论是国家审计人员还是社会审计人员必须坚持独立性原则。对各种问题的处理必须依据客观事实,而不能带有任何偏见。因此审计组织应建立保证审计人员独立性的法律规定,并对审计人员的独立性,随时予以监督。审计人员应定期汇报自己在工作中是否遵循独立性原则的情况,以及在被审计单位有无应予回避的人际关系;审计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掌握充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精通所承担的工作。审计组织应建立严格的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思想与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保证审计人员随时掌握与更新履行其职责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并不断提高熟练程度;还应建立科学的、严格的、与淘汰相结合的晋升制度,通过有效的竞争上岗、项目招投标、整合内部资源降低审计成本(即对审计人员实行统一指挥,集中调配)等方式,优胜劣汰,以保证各阶层的审计人员都能“审的出来、说的明白、写的清晰”;审计组织应推行审计问责和责任追究制度,促进审计人员依法、公正、高效地履行职责,杜绝违规问题的发生。
二、对审计计划阶段的控制
科学制定审计项目计划,建立和完善计划执行情况考核和评估制度。加强调查研究,掌握审计资源,对拟定审计项目进行必要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研究,形成对象明确、范围合理、目标可行、进度可控、要素完整的审计项目计划。
三、对审计实施阶段的控制
1. 审计调查是制定好审计实施计方案的基础。审计调查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审计项目结果,对提高审计项目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审计调查作为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重要基础环节,审计组要紧紧围绕审计工作方案确定的审计重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审计调查,要全面掌握审计对象内部控制环节及所起的作用,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充分收集与审计对象所处行业相关资料,了解掌握其情况及特点,同时收集该行业涉及的法律、法规和行业准则。要强化在审计调查阶段就开始收集审计对象的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初步评价财务管理体制和制度建立健全情况,以便确定审计重点,寻找有价值的审计线索。审计机关也要建立健全审计调查相关法规和规章制度,严格依法开展审计调查,减少审计调查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2.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制是提高审计质量的基础,所以做好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编制好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质量控制的基础和灵魂,是指导审计人员现场工作的依据,它对实施审计起着全面控制作用。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时,要认真分析审计调查取得的资料,结合以往的审计成果,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线索;确定审计步骤和方法,编制审计步骤和方法的原则要能够指导审计人员实施审计,具有操作性,并且能够减少随意性,避免审计资源浪费。
3.审计实施过程的控制是提高审计质量的中心环节。审计现场质量的控制需要建立在规范操作之上。首先,应明确审计人员的责任,建立行之有效的审计复核制度;其次,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审计程序,按照审计准则的有关要求,获取直接、有效、确凿的审计证据,审计证据必须足以证明审计事项的真相、足以支持审计处理处罚决定,然后根据取得的审计证据编制观点明确、条理清楚、格式规范、手续完备、有理有据的审计工作底稿。
4.优化审计报告编制,是审计质量控制的关键。审计报告是审计意见的载体,是审计工作的最终产品,不仅受到审计理论研究的高度重视,更是审计实务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想提高审计项目的质量,重视审计报告的撰写是非常必要的。审计报告的材料源于审计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每一次具体工作内容,审计报告应以审计工作底稿为基础,以审计证据为依据。在出具审计报告前,对每一个审计项目从审计工作底稿到审计决定,都要严格复核程序、复核权限,进行全面复核和检查,规避审计风险。
四、对审计后续工作的控制
跟踪落实和整理档案阶段的工作是审计项目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审计成果的最终体现。因此,要切实加强对党政领导批示意见、审计决定、审计查明问题的整改,审计意见建议的采纳及移交纪检司法机关处理案件的跟踪督办,把它作为巩固审计成果、扩大效果的一项具体措施,切实促进有关部门、单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收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同时应当按照审计档案管理要求收集与审计项目有关材料,做好建立审计档案工作,审计档案是审计经验、业绩、责任等的一个积累,是审计历史的一个浓缩,它所保存的都是在审计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文字、图表等等的历史记录,对今后的审计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所以在档案的建立、保管、查阅等方面都要形成质量管理制度,以约束档案的各项管理行为,比如:在档案的装订上,明确责任,实行谁审计谁立卷,审结卷成,而且必须装订整齐、规范。在归档的内容上,必须规定哪些内容可以归入档案,哪些不能归入,作到归入档案的内容必须真实,来源依据充分,经过确认的证据材料。在归档资料的顺序上,要有明确的排列规则,作到清晰、规范。在档案的保管期间,作到按规定日期保管,做到查阅、借阅登记制度,明确档案内容保密责任等。为日后的审计监督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审计后续阶段,建议建立审计质量评价制度以及责任追究制度。审计质量评价包括对对整个审计项目的评价和对审计人员的评价。对项目的评价包括审计实施方案的执行情况、目标的完成情况、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审计证据的质量、预期的审计发现和结果及审计小组的整体情况等;对审计人员的评价主要包括专业胜任能力和工作效率等情况。通过审计质量评价可以总结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促进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责任追究制度,并不是简单的惩罚措施,而是要通过必要的监督和制约,把审计质量控制落到实处。
审计质量的好坏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审计中的每一项具体工作均需以审计质量为立足点,使审计质量意识贯穿于项目始终,从审前准备到审计后续工作都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审计质量。只有重视审计质量,才能规范审计人员在各阶段的行为,保证质量控制目标的实现,使每一个审计项目都成为审计精品,同时为审计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王景景)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