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一、审计的定义<简述审计的概念及分类>

一、审计的定义

(一)目前的定义

审计是独立检查会计账目,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行为。

(二)我国关于审计定义的研究概况

中国现代审计监督制度建立以来,在审计界曾进行过两次审计定义的研究。

1.1989年4月,中国审计学会在贵州省安顺市召开了审计基本理论研究会,在会上集中几年的研究成果,提出如下审计定义:“审计是由专职机构和人员,依法对被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评价经济责任,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加强宏观调控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上述审计定义具有通俗、易懂、全面、具体的特点。在审计定义中,明确了审计主体,即从事审计活动的专职机构和人员;明确了审计依据,即审计活动必须依法进行;明确了审计客体及审计对象,即被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明确了审计目标,即审查被审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评价经济责任;明确了审计职能,即审查、监督、评价及公证;明确了审计的目的及作用,即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宏观调控;明确了审计的性质,即审计活动是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上述定义,在当时的政治经济的形势下,对审计工作起到宣传和促进作用。

2.1995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正式实施,为贯彻执行《审计法》,推动审计工作的发展,使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审计长郭振乾于1995年1月3日向各级审计机关、审计学会、审计科研和教育部门发出了一封“关于研究审计定义”的公开信,要求审计界同志们重新研究审计定义,提出简明、准确,并与国际提法接轨的审计定义。此后,审计、会计界知名专家、学者,及全国广大审计工作者积极响应,参与审计定义的研究,提出各自的见解。1995年10月25日,由审计署办公厅、中国审计学会、审计科研所和中国审计出版社四家单位发起的审计定义研讨会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会议邀请了审计界专家学者及各级审计机关有关领导参加,总结了IO个月的审计定义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个简明的审计定义,即:“审计是独立检查会计账目,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行为。”这个审计定义概括了审计的主要内容和本质特征。体现了审计监督的本质特征,即独立性;定义隐含了审计主体,即独立于审计委托(授权)人及被审计人的审计主体;定义明确了审计对象及内容,即会计账目及财政财务收支活动;定义概括了审计的主要方法,即检查和评价;定义揭示了审计的基本职能,即经济监督;定义指出了审计的目的及目标,即保证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有效。这个审计定义符合《审计法》的要求,体现了简明、科学、与国际提法接轨等特征;被审计界人士一致认同。上述审计定义是就现阶段经济形势及审计环境提出的。在审计理论及教学研究中,对审计定义还可以做更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在审计理论研究中,可以把审计作为一个系统加以定义和研究,强调审计过程的科学性和严密性,明确审计的基本属性、审计职能、审计目的和目标诸要素,并扩展审计的范围。

(三)国外关于审计的定义

1.《大英百科全书》(1975年版)对审计的定义是:“审计是对企业、单位或个人由财务人员所掌管的账目进行审查,并指明是否正确的一种行为。”

2.日本(会计大辞典)对审计的定义是:“与任何一方无关的第三者检查一个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以及会计组织和会计行为是否正确或恰当,并将查账结果报告要求检查者的一系列行为。”

3.美国《现代会计手册》对审计的定义是:“审计就是依据一定的准则,对各公司或企业组织的财务报表及报表赖以编成的会计记录进行专职的审查,并对所查的财务报表的表述是否合理,表明其独立的专职意见。”应该指出,审计定义受一定的时间、空间条件的影响。社会经济制度及经济环境变化,审计环境及审计目的也随之变化,审计定义也必然会随之发展和变化。

审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审计源于经济监督的需要,而经济监督需要又源于经济责任关系的存在、演变和演化。因此,审计产生及发展研究应以经济责任研究作为起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