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选题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参考文献等)
一、选题研究意义
融资决策解决的是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资金来源问题,融资理论重点研究民营企业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之间的构成比例,近年来融资优序理论与权衡理论逐渐成为民营企业融资理论的主流。然而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表现为股权融资、短期债务融资、长期债务融资和内源融资,同时我国上市公司中还存在着资产负债率及长期债务率偏低,债务融资方式倾向银行贷款,资本结构、债务结构及负债比例没有达到最优水平等问题。研究债务融资的影响因素就可以比较科学全面的解释这些问题,并且可以让我国民营企业公司以更客观更全面的角度审视自身的现状,优化民营企业融资行为,改善民营企业经营管理状况,从而为公司的良性发展奠定稳固基础。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Modigliani.F和Miller.M(1958)发表其资本结构领域具有开创性著作(MM理论)以来,民营企业融资方式选择及其形成的资本结构问题进入主流经济学视野。该观点认为当公司的债务比率由零增加到100 %时,民营企业的资本总成本及总价值不会发生任何变动 ,即民营企业价值与民营企业是否负债无关,不存在最佳资本结构问题[1]。
Jenson和Meckling(1976)开创了从代理人成本角度研究资本结构的先河,认为资本结构的选择源于利益冲突形成的代理人成本,他们认为最优的资本结构由两种代理人成本的相互作用来决定的,需要找到一个债务水平。在此水平上,管理层代理成本和债务融资代理成本之和为最小,此债务比例就是最优资本结构。对融资决策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考察融资决策各因素的成本[2]。
Myers.S.C.和Majluf.N(1984)基于信息不对称下的逆向选择模型提出了新融资优序理论,认为由于外部融资产生代理成本,所以民营企业在筹集投资资金时,相对于外部融资而言首先会选择内部融资,其次在外部融资中,按照先银行借款融资,后发行股票融资的顺序进行[3]。
Sheirdan Titman和Roberto Wessels(1988)根据已有的资本结构理论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归纳出八大影响因素:资产担保价值、非负债类税率、民营企业成长性、专业化程度、民营企业所属行业、民营企业规模、收入变异程度、盈利能力。并且认为如果公司业绩越好,股东预期也越高,未来的增长需要更大的融资支持[4]。
Stulz和Hart.Mare(1990)认为具有更少成长机会的公司应发行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