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子近日收到小伙伴私信,不理解什么是计税基础,更困惑为什么资产账面>计税基础是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反之为什么又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桔子本篇短文就通俗易懂地给大家解释一下。本篇的作用仅仅为大家对概念的理解先做一个铺垫,利于大家后续所得税的学习,而具体所得税的细项内容各个机构讲解都有很多,桔子就不再占用大家时间赘述了,如有疑问欢迎文末给桔子留言。
计税基础是什么,其实就是税法认可的账面价值。
而资产的计税基础又表示:未来可以税前列支的金额。
小伙伴会说:我都知道!可是为什么税法认可的资产的账面价值就是未来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因为资产的账面价值未来是通过折旧、减值等进行消耗从而转入当期损益的(管理费用、资产减值损失等),而以后每期缴纳税款时,折旧等扣除项目都会调整成税法认可的口径来进行纳税,所以未来可以扣除的消耗,是税法口径的。
我们知道,资产的账面价值代表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而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其实是通过消耗自身资产来实现的,经济利益流入需要纳税,消耗资产可以抵减纳税,所以资产的账面价值-资产消耗,如果为正,就是未来应纳税所得额,本期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而资产未来消耗的口径在上一段已经阐述过了,是税法口径的未来消耗,也就是现在的计税基础。
举个例子:固定资产账面价值3000,计税基础2000,那么未来经济利益流入3000,而税法认可的未来消耗只有2000,所以净流入1000,产生应纳税。
总结:资产账面>计税基础,也就是资产账面-计税基础>0,那么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可以扣除金额>0,这部分金额是正数代表净流入,未来是需要交税的,所以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反之这部分金额未来可以抵减别的税款,可以少交税,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负债呢?
负债的计税基础表示:账面价值中未来不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也就等于账面价值-未来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那么为什么税法认可的负债的账面价值就是未来不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因为税法认可的负债的账面价值当然本期就是可以扣除其对应的费用的,本期已经扣除了未来自然就不能再扣除。
未来经济利益流出会导致少交税,税法认为不可以扣除的金额会导致多交税,所以账面价值-计税基础>0,就会形成认可的流出为正,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再进一步解释就是:负债账面价值代表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税法认可的负债,代表在税法的层面,这部分经济利益在当期已经流出了一部分,这部分是税法本期认可的金额(当期应交所得税也是根据税法认可调整的),那么账面价值中剩下的税法不认可的流出金额就是以后期间税法认可的流出金额,以后期间认可的流出金额形成的当然是可抵扣(流出使得纳税减少)
举个例子说明:
税法规定,与预计负债有关的费用,只能在实际发生时税前扣除。那么本期税法认可的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就是0,也就是计税基础是0,此时假如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是1000,未来(实际发生时)可以扣除的就是1000,那么不能扣除的就是0(1000-1000)。
此时账面价值1000>计税基础0,也就是账面价值-计税基础=1000,说明未来经济利益流出1000里不能扣除的是0,可以扣除的是1000,则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00(经济利益的流出使纳税减少,可以抵扣其他的应纳税)。
总结:负债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0,则负债的账面价值-(账面价值-未来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0,数学算式展开就得到未来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0,很显然未来可以扣除的金额是正数,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反之推导也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