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货币与赋税制度<徭役和赋税的区别>

货币与赋税制度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1.先秦

(1)中国古代最初被用作货币的可能是海贝。商朝后期,开始出现铜铸币。

(2)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使用多种多样的铜铸币。如: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

2.秦汉至宋元

(1)秦朝在圜钱基础上,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此后被历代王朝长期沿用。

(2)汉朝由私铸改为官铸,发行五铢钱。

(3)唐初,唐高祖铸造“开元通宝”,由标示重量改为标示年号。

(4)宋元:北宋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但交子作为辅币,与铜钱兼行。元朝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发行,称之为“钞”。元末滥印钞,导致恶性通货膨胀。

3.明清:明初,恢复铜钱、纸币并行的货币体制;明朝中期始,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清朝完全承认白银作为法定货币,与铜钱兼用。

4.近代

(1)晚清:清政府开始铸造银元。

(2)南京临时政府:货币政策延续了清朝传统,以银元为法定货币。

(3)南京国民政府: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以纸币“法币”为法定货币,并禁止银元流通,将白银收归国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法币急剧贬值并最终崩溃。1948年先后发行“金圆券”“银圆券”,改革最终失败。

5.现代

(1)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石家庄成立,开始发行人民币。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

(2)从最初发行至1999年10月1日,人民币先后发行了五套,形成纸币与金属币、普通纪念币、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

二、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1.赋役制度

(1)秦汉时期包括三部分:田赋、人头税(口赋、算赋)和徭役。

①赋税:秦朝田赋税率极高。汉初统治者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田赋税率大大降低;汉朝人头税分为口赋和算赋,还征收财产税,对商人和高利贷者征收算缗钱;对资产总额征收“税民资”。

②徭役:有更卒、正卒、戍卒三种。

(2)隋唐时期

①隋朝:废除前代苛捐杂税,主要向民众征收“租调役”。

②唐朝:继承隋制,演变为“租庸调”制;唐朝末年政府废除租庸调,改行两税法,按照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一年分夏、秋两次征收。

(3)宋元时期

①宋朝:宋承唐制,征收两税,但附加税繁杂多变,往往超过正税。除征收代役金外,经常派发各种徭役;王安石提倡募役法,百姓缴纳免役钱,官府募人代役。

②元朝:基本沿袭唐朝的租庸调与两税法。在税粮之外,又有科差,按户之上下征收丝和银两。

(4)明清时期

①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所征主要是米麦实物;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征收。

②清康熙帝将康熙五十年(1711年)一年的丁银作为定额,不再增加;雍正帝推行摊丁入亩,即将丁银分摊到田赋中,统一征收。从此,中国存在了约2 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

2.关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1)中国关税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当时,货物通过边境的关卡,就要被征税;此后在很长时间内,存在着国内关税与国境关税并立的现象。1937年,中国正式宣布废除国内关税,实行统一的国境关税。

(2)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掌管中国国境关税的海关大权长期把持在列强手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宣布关税自主,发表“改订新约”宣言,虽取得一定进展,但仍不能完全自主地制定税率。

(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真正收回关税自主权。政务院制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及其实施条例是我国第一部独立的专门的海关税法,统一了全国关税制度。198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进一步完善了关税基本制度。

3.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1)1914年,北洋政府制定了一个所得税条例,但没有实施。1936年,国民政府颁布了所得税暂行条例,随之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

(2)新中国成立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征收个人所得税。1980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建立。

三、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与赋税制度

1.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1)以英镑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①形成:1816年,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先后采用。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

②内容(特征):各国的金币具有法定的含金量,人们可以根据规定自由铸造金币,金币可以自由流通。

③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2)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①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等欧洲国家,美国取得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1929年,经济危机后,以英镑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崩溃,不同货币集团各自为战,不利于世界经济发展。

②形成:1944年,美国、英国等44国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③内容(特征):确定了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值,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④运行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⑤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和促进了国际贸易、稳定了国际金融。但美元取得了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提供了有利条件。

⑥瓦解: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政府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后固定汇率制又被浮动汇率制取代。但美元仍是国际贸易结算和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

2.个人所得税制度

(1)建立:1799年,英国最先建立,后传播到世界各国。

(2)作用:对调节个人收入和实现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考点】金本位制度

金本位是以黄金为信用货币的货币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即货币含金量);当不同国家使用金本位时,国家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来决定。金本位制于19世纪中期开始盛行,总共有三种实现形式: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兑汇本位制,其中金币本位制最具有金本位制的代表性。

【考点】固定汇率制度

指一国货币与美元或其他货币保持固定汇率的制度。固定汇率制是在金本位制度下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通行的汇率制度,这种制度规定本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维持一个固定比率,汇率波动只能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由官方干预来保证汇率的稳定。

【考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的区别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职能是稳定国际汇率,为出现国际收支暂时困难的会员国提供短期贷款。

世界银行:主要职能是促进世界经济稳定持续发展,为成员国经济发展提供长期贷款与技术援助。

【考点】推动古代中国货币演变的因素

(1)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产品交换的日益频繁。

(2)统治者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维护统治的需要。

(3)商业贸易的日益发展,产品的商品化。

【考点】古代中国货币演变的特征

(1)由自然货币(海贝)向人工货币(铜铸币)演变。

(2)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货币演变(秦圆形方孔钱)。

(3)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演变(汉武帝实行货币官铸)。

(4)由标示重量向标示文字、年号演变(通宝、元宝)。

(5)由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宝钞”演变。

(6)由手工铸币向机器制币转变(晚清银元)。

【考点】全面认识张居正“一条鞭法”改革的原因及其影响

(1)原因

①随着明代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土地日益资本化,土地兼并逐渐加剧。

②朝廷开支逐步加大,尤其是占有大量田地的贵族特权阶层,逃避国家税赋,造成财政十分困难。

③商品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商品交易货币化程度的提高,白银的广泛使用为“一条鞭法”实施折银征收提供了有利条件。

④明代万历之前,具有徭役折银向田亩转移的税收改革试点,为“一条鞭法”的提出积累了经验。

⑤明政府为解脱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而改弦更张是“一条鞭法”产生的直接原因,而明代商品经济的日益活跃和封建徭役经济的衰落、解体则为其产生准备了基本的但也是决定性的物质条件。

(2)影响

积极意义

①“一条鞭法”的实行,对民户负担畸轻畸重的现象有一定调节作用,使由赋役问题产生的阶级矛盾暂时得到缓解,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②“一条鞭法”的实行,使长期以来因徭役制对农民所形成的人身奴役关系有所削弱,农民获得较多的自由,为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③降低了课税成本,简化了征收手续,增加了朝廷赋税收入。标志着赋税由以实物为主转向征收货币、征收种类由繁杂向简单的转变。 

消极影响:它的实行是为了整理封建政权的财政,折银征收,将农民推行市场,增加了商人对农民的盘剥。

【考点】古代中国赋役制度演变的特点

(1)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少,以两税法为标志。到清朝摊丁入亩,彻底废除人头税,封建统治者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

(2)由以实物地租、劳役地租为主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3)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一年分为夏、秋两次征税。

(4)百姓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纳钱代役,以唐朝“租庸调制”、宋王安石“募役法”为标志。

(5)赋税种类由繁多逐渐减少,以“一条鞭法”为标志,将杂税合并分摊到田亩上,折银征收。

(6)受重农抑商政策影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

【考点】古代中国赋役制度改革的启示

(1)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是维护封建统治和剥削掠夺人民的工具,封建财政管理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点,就是如何保证赋役来源和加强对赋税的掠夺。

(2)封建赋役制度实质在于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特点之一是通过土地自由买卖以进行兼并。总之,封建时代没有公平合理的赋役制度。

(3)古代中国赋役征收经历“征人”“征田”到“征商”的演变,总的趋势是“手续趋于简化、税种逐步减少,方式趋于便民”。但纵观历代,即使是再好的赋役制度改革,也总会受到很多阻力,且经常出现反复。

(4)赋役制度取决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赋税征收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保证劳动者最低限度的生存条件,必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反之,会导致阶级矛盾激化,不利于社会稳定发展。

【考点】辩证地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

(1)积极: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结束了世界货币体系的混乱局面,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2)消极

①《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充当黄金的等价物或代表,还规定,国际货币基金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②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两大运行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总部都设在华盛顿,由美国人担任关键职务,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认缴的资金最多,获得最大的投票权,美国取得了对这两个机构的绝对控制权,为美国在全球的经济扩张创造了条件。

【考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征

(1)加权投票制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都实行加权投票制度。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认缴的资金最多,获得最大的投票权。

(2) “双挂钩一固定”原则。美元等同黄金,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保持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关系。

(3)统一、完善的规章制度:建立了世界性的组织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制定了具有一定约束力的国际协议,建立了统一的、完整的规章制度。

【考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启示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与黄金无关,当时黄金并不与各国货币直接挂钩,问题在于美元发行过剩,无法支撑美元与黄金互换,这才导致了体系的混乱和崩溃,因此货币的发行必须遵从经济规律。

(2)随着经济一体化、资本流动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资本项目开始实行严格管制,此项措施不但效率低下,而且不合时宜。逐步放松管制、实现自由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3)加强区域货币合作,不但有利于抵御其他国家不良影响的冲击,而且可以有效减轻世界经济波动给自身带来的压力。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多元化国际货币的竞争必然导致各国之间的国际协调,从而形成多种国际货币协调、竞争、有序的货币体系。

【考点】1971年,美国宣布停止履行美元按固定比价兑换黄金的义务。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达成了“牙买加协议”,确认浮动汇率制合法性,会员国可自由选择汇率制度;承认黄金非货币化,使黄金逐步退出国际货币体系。由此可见,该协议的签署(    )

A.导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B.造成了国际金融秩序的混乱

C.提升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地位

D.实质上维护了美国的既得利益

【考点】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苏联学者康德拉季耶夫提出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以科学技术为驱动的40~60年的长经济周期“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简称“康波理论”或“长波理论”。

材料二1821年英国正式实施《金本位制度法案》,该法案标志着金本位制正式确立,由此英镑的国际地位逐步上升,成为世界货币,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一种以黄金为基础和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金本位制度形成。1873~1896年的经济危机削弱了英镑的国际地位,英镑的国际地位也开始受到其他货币的挑战。1929年席卷全球的大萧条使英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更加恶化,1931年英国被迫宣布放弃金本位制。

——据钟阳《货币国际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和张桂文《货币国际化问题研究》整理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第一轮康波周期波峰时期英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地位,并说明英国实施金本位制的意义。(6 分)

地位: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意义:确立了英国世界金融霸主地位;为英国在世界各地的经济扩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金融秩序,促进了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

(2)结合第三轮康波周期时期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状况,说明英国放弃金本位制的原因。(6分)

原因: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引发了国际货币信用危机。英国遭受严重冲击,英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更加恶化,英镑的国际地位削弱,经济霸主地位逐渐走向衰落;资本主义国家为转嫁经济危机,竞相实施贸易保护政策,开展贸易战,冲击了英镑的国际货币地位;美国一战前后经济长足发展,并通过实施罗斯福新政,率先摆脱经济危机,使世界金融中心从英国转移到美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