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安世亚太:德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启示(一)<国外企业数字化转型>

安世亚太:德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启示(一)

图2部分主要国家2007-2016年人均出口额(单位:美元)

与大多数国家不同,德国在出口额上名列前茅(图1、图2)并不是因为有多少《财富》500强的大公司(图3),而是取决于中小企业。这一点,中国和德国类似。中国出口总量的68%来自那些只有不到2000名员工的企业[1];而德国中小企业贡献了近70%的出口额(图4)。更进一步,德国在人均出口额上优异表现,或者说中德两国人均出口额巨大差距的根源,就是为世人津津乐道、根植于广大中小企业的“隐形冠军”。

图3 部分国家《财富》500强公司数量和出口额

德国1600多家在世界市场占领先地位的公司中,有1300多家来自中小企业,成为德国的隐形冠军企业。图4的金字塔表明,99.98%的德国公司是中小企业(Mittelstand),为德国出口总额贡献了近68%。其中的0.34%高端中小企业(年收入在5000万欧元至10亿欧元之间)偏离了经典中小企业(SME)的定义,形成了德国经济版图中最注重出口的独特集团。以隐形冠军企业为代表的这些市场领导者为德国外向型经济的可持续性做出了卓越贡献,构成了德国经济的主力军。

图4 德国企业数量分布及在出口经济中的分量(来源:德国统计年鉴,2008)

德国隐形冠军企业在全球的领先地位在过去35年里几乎没有任何变化。要说变化,在东德地区,自柏林墙倒塌以来,也已出现了45家隐形冠军(图5),而中国的隐形冠军只有68家。算下来,每百万人拥有的隐形冠军企业数量,德国是16家,中国是0.1家。通常认为,历史上的小国邦联、传统技能的传承、出色的技术创新、强大的制造基础、激烈的内部竞争、德国制造的品质、双轨制职业培训、人才的分散分布、产业集群和企业家集群、国际化精神、地缘政治中心地位等因素,是德国能产生这么多隐形冠军企业的原因。

图5 德国隐形冠军企业的地理分布(来源:莱布尼兹区域地理研究所,2015)

德国的中小企业——Mittelstand

上文出现了一个德文词Mittelstand,它的含义与英文的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有差异,而且内涵要比SME丰富得多。Mittelstand德文原义是指中产阶级(图6),现在通常是指德语国家(尤其是德国,奥地利和瑞士)的中小企业。Mittelstand一词很难翻译,大部分定义将Mittelstand定义为统计类别,最常见的建议是Mittelstand公司是年收入不超过5000万欧元、500人以下的中小型企业。实际上,甚至通常是家族所有的更大的公司也声称自己是Mittelstand的一部分,例如Robert Bosch。Mittelstand一词主要适用于中型公司,而不是大型上市公司,最重要的是Mittelstand公司的特点是具有一套共同的价值观和管理惯例。

图6 关于德国中产阶级角色的寓言(来源:沃尔特·威廉《中产阶级的使命》,1925)

领导创造战后西德经济奇迹的西德经济部长、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之父路德维希·艾哈德(Ludwig Erhard)1956年做出这样的警告:“不要将Mittelstand缩小为纯粹的定量定义,而是强调其体现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