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马上来临
回家、兜风
自然少不了要乘车
说到乘车,有人要皱起眉头了
晕车那个难受劲儿都懂吧?
“晕”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该如何克服晕车的毛病?晕车药好使吗今天就把大家的种种疑惑一网打尽。
一张动图检验你抵抗晕车的能力
人类为什么会晕车?
晕车,是晕动症的一种。这种现象是由于汽车、轮船或飞机运动时所产生的颠簸、摇摆和旋转等任何形式的加(减)速运动,刺激人体的前庭神经而发生的。
主要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返酸、唾液分泌增多、出汗等。
(友情提示:不要一直盯着看,小心晕!)
人的耳朵不仅用来听声音,内耳中还有主管人体平衡的前庭感受器。气味、通风、颠簸等因素都会作用于前庭器。
造成人晕车的根本原因是,人体感受器与前庭器通过人体中枢神经传递给大脑的信号不一致,就会产生眩晕。
比如:在乘车时,前庭感受器将身体随着汽车前行的信息发送给大脑,但是眼睛看到的景象却是静止的,这种不一致的信息显然会让大脑混乱。大脑短期内处理不了,就会下达晕车指令。
一般来说,人体发生晕车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感觉器官之间信息收集不同步——眼睛看到了移动,内耳平衡器官没有感受到空间变化,或者视觉上没看到位置移动,但是内耳平衡器官们一致认为你其实动了。例如乘车时坐在后排,视线受到阻挡,无法看到行进过程中的急转弯以及坑洼不平的路况。不过,乘客的平衡感觉器官却能够感受到位置的变化。本质上来说,晕VR和晕车遵循同样的原理,但是具体表现又恰恰相反。视觉呈现的画面太过惊险刺激,而平衡器官却完全感受不到位置的移动,机体自然会产生抗拒。
第二阶段:视觉和平衡感觉器官发生矛盾后,随之而来的是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纠错或者保护机制。关于你到底动了没有这个问题,中枢神经没太想明白,左右护法意见不统一,你这个帮主日子肯定好过不了。对大脑来说,首先的判断便是人可能处在异常甚至危险的境地中,之后大脑开始指挥植物神经做出应对。你的身体会出现一系列晕车症状:唾液分泌,排汗,头晕,恶心等等。
第三阶段:既然第二阶段中出现的这些身体反应既不会改善视觉和平衡感,又不能让身体感到舒服,那为什么大脑还要随便瞎指挥呢?其实,这些植物性神经紊乱引发的症状,主要有两大用意:其一是保护,例如剧烈创伤后的晕眩和休克;其二是警示,用异样感提示身体进行趋利避害性的行为,例如闻到不快气味时的恶心以及呕吐。植物神经反复操控身体做出让你不适的反应,最终的结果就是胃部剧烈收缩引发的强烈呕吐。
应该如何避免晕车?
利用上面提到的晕车机理,只要能够保证视觉和平衡感的同步,晕车症状就会不易出现。比如容易晕车的人坐到副驾驶位置症状就会轻微很多;坐火车时面朝列车行进方向更不容易发生晕车;乘坐车辆时尽量多看远处风景,避免盯着手机和阅读书籍等等。这些措施针对晕车发生的第一阶段,可以将晕车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想要减轻眩晕的症状,还可以尝试以下这些方法:
01
保持车内的通风
通过调整人的嗅觉方法来缓解晕车。感到憋闷时先开窗通风,或停车下车走走,车内不要放刺鼻的香水、香包等物品。
02
转移注意力
用听歌、聊天或睡觉来转移注意力,但不要看手机、看书。行车途中尽量不要吃零食。
03
闻新鲜的橘皮
将新鲜橘皮(柚子皮、橙皮)表面朝外,向内对折,然后对准两鼻孔用手指挤压,皮中便会喷射出带芳香味的油雾。
04
药物预防
服用晕车药,需要根据种类选择合适的时机。
短途行车(3~4小时以内)者,推荐使用唑吡坦或佐匹克隆,它们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可以上车前10分钟服用。
较长时间旅行者(如十几个小时的飞机),推荐使用地西泮这种维持时间久的药物。需要上车前30分钟服用。
对于大部分晕车的人来说,服用晕车药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困倦,这种情况属于药物正常的药理作用,无需担心,当药物被身体代谢排泄后,不适感就会消退。
此外,其他的辅助措施还包括,乘车前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暴食及空腹,尽量穿用宽松服装等等。当然,归根结底的应对措施还是要锻炼自己的平衡器官,
我们的祖先来自丛林荒野,复杂的生存环境要求我们具备灵敏的感官和面对危险的回避本能。晕车就是这样的一种直觉,是来自大脑的“不祥预感”。了解了晕车的原理,下次乘车时不妨尝试一下刚才介绍的方法。千万不要责怪自己的体质太敏感,可能只是你的大脑格外地在乎你,想要呵护你罢了。
原标题:《有效缓解晕车,看这一篇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