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数据新闻,你可能会想到数据图表、炫酷的可视化效果;可能会想到一些工具,比如Excel、Python、Tableau等等;也可能一头雾水。数据新闻在中国还年轻,但行业从业者、学术研究者、个人创作者们,已经围绕着它做了不少探索。
这一次,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白杨数新观察”团队和澎湃新闻“湃客·有数”共同推出系列访谈“数据新闻访谈录”。
我们抱着观察记录、答疑解惑的想法,采访了国内外十多位在数据新闻领域有创见、有思想的学者、媒体人及学子,阐释数据新闻的新理念新发展,介绍数据新闻教育的经验、方法和路径,分享数据新闻作品的创作过程,在数据新闻的业务实践前沿、行业发展前景、教学体系现状等话题中进行思维碰撞。
引言
一个国家在 70 年间能创造怎样的发展奇迹?用 9% 的耕地总面积装满 14 亿人的饭碗,将一片片黄沙荒原变为绿洲林海,让 960 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立体交通纵横交错连接成网……由《经济日报》团队制作的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数说70年”数据新闻可视化系列短视频,用新形态把成就数据化、数据视觉化、视觉艺术化,简洁、直观、有趣地展现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的辉煌发展成果。
图片来源:中国记协网
我们邀请了经济日报社“数说70年”创作团队成员中的朱文娟,请她分享作品的创作经历与感受,聊聊如何运用巧思展现国计民生之变,如何破解数据新闻创作之困,以及如何看待数据新闻的未来等。
《经济日报》朱文娟:经济日报社视听部制作室副主任,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曾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三等奖,中国人大新闻奖二等奖,全国旅游好新闻网络二等奖等。
“数说70年”:数据为线,串起家国民生|
Q1:“数说70年”以清晰纯粹的数据模型展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这种方式有怎样的独特优势?
朱文娟:“数说70年”的“数说”运用了大量数据,构建了多个数据模型。一方面结合了经济日报深耕经济领域的专业优势和定位特色,另外一方面是考虑用新颖的报道形式吸引人。
统计数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可以真实地、直接地反映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与传统文字表达方式相比,用数据表达成就更客观更精准,也更适合展示 70 年的历史跨度。我们也注意到,主流媒体作成就报道时还没有在新媒体上采用过这种形式。所以,我们认为采用大量数据模型来展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可能会是很好的切入点。
图片来源:“数说70年”《中国外贸“修炼”记》
Q2:“数说70年”中有六大主题,请问当时团队是如何从关乎国计民生的诸多话题中总结选定这六个主题的?
朱文娟:选题的具体角度是经过了很多次筛选调整的。一方面是依靠经济日报在经济报道上的丰厚积累。作为党中央、国务院指导经济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经济日报长期关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经济成就策划和呈现上拥有丰富的经验,为“数说70年”选题打下了很好的工作基础。同年经济日报围绕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推出大量原创报道,有些主题和“数说70年”里的部分内容相似,可以说是我们共同关注话题的产出。
另一方面实际上是依据数据整理的结果。令我们欣喜的是,数据整理情况评估与我们的报道经验是基本吻合的,这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所以“数说70年”系列短视频也可以说是比较自然而然地选取了消费、饮食、大国工程、数字经济、生态、外贸等六个领域介绍发展成绩。同时,这些话题刚好又与老百姓生活都比较贴近,正好又契合了新媒体形态产品注重考虑网友关注度的出发点。
Q3:我们看到作品中有一部分是通过人们饮食结构(主食,肉食等的占比)的变化来体现国民经济的。您是如何想到用这种小切口来切入宏大主题表达的?
朱文娟:报道视角的转变与成就叙事的创新是新闻宣传的基本功。我们把受众意识前置,在如何吸引受众上花费了很多心思。宏大主题宣传要入眼入心,就必须接地气,必须理清楚“大”与“小”的辩证关系。也就是要“对症下药”,找到最容易被用户接受的突破点。我们认为,运用群众语言,讲群众身边事,以小切口、小故事反映大时代大成就大道理,是更亲切也更有效的方法。
“数说70年”用群众语言讲百姓听得懂的话,凸显了发展成就与百姓生活的关联,更容易引起受众的兴趣。当年蚂蚁森林非常火爆,参与其中的每个人都感觉自己对绿色低碳发展有贡献,在“数说70年”的“生态篇”里,我们选择以蚂蚁森林为切口铺陈开来,一下子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实现了很好的传播。
图片来源:“数说70年”《中国生态点绿成金》
探索之路:“数说70年”创作的困难与展望 |
Q4:您理想中的数据新闻作品是什么样子?
朱文娟:制作数据新闻,最基本的要求是要有充足的数据。“数说70年”的每一集时长大约一分半钟,每集需要几十组数据的支撑。不仅要展现连续完整的变化数据,还要突出明确精准的单点数据。另外还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筛选、核对以及校验,每一步都很关键。为保证做出来的内容是准确、没有瑕疵的,数据核对尤为重要,因为我们基本靠人力核对,所以这项工作很辛苦也很具有挑战性。
另一个困难可能是在大量数据中做取舍。有些数据很好,完整又干净,但可能在感官上的关联度弱。例如大家对火车高铁这类“看得见”的事物感受度比较强烈,对一些地下管网这类“看不见”的基础设施建设可能没有太多感受,这里就要根据选题做取舍。有些数据跟生活贴切性强,但是在 70 年间统计方式或标准发生过变化,有些数据甚至出现了个别时间的数据断层,是保留部分还是分时段说明也需要做取舍。
除此之外,我们也要考虑数据做出来是否好看,可视化产品必须要有视觉美感和视觉冲击力。数据呈现不光是精确到每个数字多少,还要通过整体设计来传递我们要讲述的故事,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精准匹配。例如“消费篇”中对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数据做了变形设计,把常规柱状图转化成像扇子或者像海螺一样的形状,让观众直观看到数据的增长,也让这种拟物造型留下深刻的观后印记。
图片来源:“数说70年”《从一蔬一饭之变看餐桌上的中国》
Q5:能分享一下您近期关于数据新闻作品的创作计划吗?我们很期待团队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