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2023-2023学年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武汉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2017年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在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努力将学科综合优势、快速提升的科研优势与国际化办学优势转换为人才培养优势,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本科教育,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一、基本情况
(一)人才培养目标及服务面向
武汉大学始终坚持以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为宗旨,秉承“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精神,以谋求人类福祉、推动社会进步、实现国家富强为己任,引领学术发展,以“创新、创造、创业”理念为核心,在长期的办学实践和教学文化建设过程中,形成了系统的融“人才培养为本,本科教育是根”的办学观、“以‘成人’教育统领‘成才’教育”的育人观、“厚基础、跨学科、鼓励创新和冒尖”的教学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目的观、“激发教师‘教’与学生‘学’双重积极性”的动力观等“五观”为一体的本科人才培养思想体系,旨在培养具有坚定民族精神和开阔国际视野、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人格健全、知识宽厚、能力全面,能够引领未来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国家脊梁和领袖人才。
(二)学科与专业情况
武汉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学校设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和医学6大学部,涵盖哲、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艺术等12个学科门类,34个学院(系)、127个本科专业,还设有3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
学校有“双一流”建设学科10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5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7个,6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9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59个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46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有18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5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并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学校有55个“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8个专业入选强基计划、9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此外,学校拥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高端智库、2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共享平台、8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还拥有7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0个国家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2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个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2个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以及14个国家级本科教学校外实践教育基地、7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0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三)全日制在校生情况
学校有全日制在校学生60700人(含港澳台学生834人),其中普通本科生29504人、普通专科生1561人、研究生27805人、留学生(学历教育)1830人(源自高基表 2023-2023 学年初数据)。普通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48.61%。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数量与结构
武汉大学始终坚持以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为战略抓手,以优秀师资助力高质量本科生人才培养。学校有专任教师3808人(源自高基表 2023-2023学年初数据,不含临床医院医编教师);有 8 位中国科学院院士,6位中国工程院院士,7位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15 位国家级教学名师,8位“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1.专任教师结构
职称结构:专任教师中,正高级职称教师1370人,占比为35.98%,副高级职称教师1609人,占比为42.25%,详见表1。
学历结构:专任教师中,博士研究生3245人,占比85.21%,硕士研究生339人,占比8.9%,详见表2。
年龄结构:专任教师中,45岁以下教师1779人,占比46.72%,55岁及以上教师749人,占比19.67%,详见表3。
此外,学校聘请校外教师 352 人。
2.本科生主讲教师及教授、副教授授课情况
2023-2023学年,学校共开设本科课程总门数 5032 门,教授主讲本科课程 2097 门,占总课程 41.67 %,副教授主讲本科课程 2599 门,占总课程 51.65 %;学校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有 1271 人,占教授总数 48.59 %,副教授有 1313 人,占副教授总数 55.08 %。
学校严格落实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工作,2023年在排除生病、因公异地等因素外,各学院(系)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率已达100%。
(二)教学条件情况
1.教学经费投入
学校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为19097.39万元,教学改革支出14479.93万元,实践教学支出5832.75万元,生均教学日常支出6472.81元,生均实践教学支出1976.94元。
2.教学用房
学校总占地面积3463499 m2(5195亩),校舍建筑面积2729844 m2,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744432 m2(其中,教室134345 m2,实验室、实习场所336945 m2),生均占地面积57.06 m2。学校有公共教室621间(其中多媒体教室495间,智慧教室71间)。
3.图书资料
学校拥有图书馆4座,院系资料室30个,图书馆及资料室总面积达到113580m2,阅览室座位数10615个。图书馆有各类电子设备2400余台,其中服务器124台,存储超590TB,馆内无线网络全覆盖,主干网带宽10000M,桌面接入带宽1000M。近年来,智能书车、智能书架、盘点机器人、自助取书柜、音视频工作站、虚拟现实(VR)、双屏电脑等高新性能设备在图书馆全部投入使用,座位预约系统全面推行,初步建成了智慧图书馆雏形。
学校积极参与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承担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华中地区中心、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 华中区域中心、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CADAL)数据和服务中心、湖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HBDLIB)管理中心等职能,全面建成了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
学校文献资源总量稳步增长。全校文献资源购置经费达5403.32万元,年度新增纸质图书15.26万册、生均[①]1.85册(详见表4),当年订购纸质报刊3859种、4738份,订购各类电子文献数据库537个。全校文献资源总量1911.51万册,其中纸质图书696.65万册、生均84.27册,电子图书877.12万种、994.81万册,电子期刊8.27万种、220.05万册,详见表5。
4.校园信息化
学校校园网出口总带宽达53Gbps,较2023年底增加12.5%。其中,中国电信出口带宽10G,中国移动出口带宽15G,中国联通出口带宽15G,中国教育网出口带宽3G,IPV6出口带宽10G,校园网的畅通保障了校内师生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各项工作。校园网实现全校100%有线网络覆盖和97%的无线网络覆盖,为全校师生员工提供了便利的上网环境。我校校园网用户总数达121647人,活跃用户数76333人,高峰期在线人数54234人。其中,学生用户总数109186个,教职工用户总数10436人,其他用户总数2025人。
我校教学科研类服务平台有教务系统、本科生注册系统、招生系统、本科教学质量管理系统、本科生评审系统、教学公共服务平台、本科生评审系统、本科生院—毕业论文、本科生院—创新训练、本科生院—学科竞赛、本科教学评估、大学生暑期夏令营系统、慕课平台(珞珈在线)、虚拟教室平台等系统。整合了学生方方面面的数据,为学生招生、迎新、离校、选课、在线课程、评优评先、奖助学金评定提供了全周期的便捷服务。
5.体育场馆
学校体育场馆总面积182016 m2,其中室内场地使用面积17622 m2,室外场地使用面积164394 m2。
6.教学实验室
学校加大投入,不断提高实验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数量与质量。设立专项,拨付本科生实验耗材费800万元,用于本科生实验耗材购置。实验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 454242.2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为74012.16元/生,当年新增仪器设备总值 60812.66 万元。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一)大类培养与贯通式培养改革
学校不断深化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改革,打破专业壁垒。学校重点加强大类平台课程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工学部四个学院按工科试验班(一流学科群)大类招生,实行1+3的培养方案。以学部为单位实行大类培养,淡化专业意识和界限,构建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高度融合化的课程体系(模块)。
学校有8个专业入选强基计划,通盘考虑学生本、硕、博阶段的学习和科研,建立本硕博人才培养方案的联动机制,为强基计划学生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推行“三化一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导师制)的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强化学术科学训练。引导学生聚焦国家重大需求,注重培育学生的专业兴趣及科研志向,发挥科教优势,提升育人质量,着力培养有志于投身基础学科研究或从事与国家战略发展相关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
(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学校将弘毅学堂定位为我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大类招生大类培养试验区、书院式学术社区的前哨站,也是本科生的荣誉学院。
不断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了将厚基础、宽口径的博雅教育与专业学习和学科发展充分融合,从2023年开始对2023级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含信息安全)专业学生实行“1+3”专业分流培养模式。学生第一年在弘毅学堂接受通识课程、大类课程学习,了解博雅教育的理念和模式,一年后学生学籍转到相应专业学院,进行专业学习、学科发展和自身职业发展的培育。
积极推进学生科研训练、强化学生国际交流。弘毅学堂以2个学分必修课的形式将科研训练纳入各专业培养方案。2017、2018级理科专业学生进行了科研训练汇报,文科学生开展为期一年的学年论文写作及答辩。通过继续举办国际交流月系列活动、积极拓展国际交流项目、颁发国际交流奖学金、资助学费等形式,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培养。
围绕学生成长成才、积极开展书院活动。教授值班室安排责任教授、班级导师每天下午固定时间值班,解答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疑惑,指导学生国内外交流学习、业余科研等各项活动。继续举办“师生午餐会”“学术论坛”等7项月度活动和系列论坛,坚持组织民乐欣赏会、新年音乐会等9项特色活动,开展“东湖徒步”等5项具备弘毅特色的体育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增强学生凝聚力,达成薪火相传、造炬成阳的效果。同时为加强学生劳动教育,以集中组织和常态化结合方式进行了系列劳动教育探索和实践,开展了“金秋劳动季”主题教育活动、“光盘行动”志愿服务、粮油基地参观、与离休党支部结对共建“爱粮节粮”倡议等主题活动,并多次带领各年级学生进入光谷劳动教育基地亲身体验劳动。
2023届弘毅学堂共有121名毕业生,其中继续深造91人,就业8人,就业率81.82%,继续深造率75.21%。学生继续深造高校学校包括耶鲁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哥伦比亚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世界著名高校及科研机构。
(三)专业建设
为了适应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需要,加强本科专业的宏观管理,学校设立了专业动态调整优化机制,优先发展战略新兴专业、特色专业和社会急需专业,支持相关学院共同设置交叉学科专业,形成学校的专业特色和优势。2023年,我校向教育部申请新增“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智能建造”“智能制造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中国共产党历史”6个本科专业。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学校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深化新工科、新医科与新文科建设。同时,加大专业建设力度,以教育部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为契机,全面开展我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制定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案。2023年,我校新增2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1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共计55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开展了本科教育质量建设综合改革项目申报立项工作,设立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一流本科专业培育项目,通过立项建设的方式从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MOOC建设等多方面着手,划拨专项建设经费,要求相关学院对照一流专业建设标准,继续加强专业建设,持续提升专业内涵,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课程与教材建设
学校全面开展一流课程建设。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实施科学课程评价,严格课程管理,落实“两性一度”要求,完成以质量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激励机制,形成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结合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着力打造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和社会实践“金课”。本学年,共有75门课程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其中,线上一流课程43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9门,线下一流课程18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5门。此外,遴选80门课程向教育部申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开展示范课堂立项建设。示范课堂旨在发挥一流本科课程的引领和辐射作用,立足“开放”模式,体现“精品”效应,发挥“示范”作用。学校示范课堂建设项目重点为公共基础课、基础通识课、大类平台课三类课程。截至目前,示范课堂共立项36门课程。
推动信息化教学建设,以“一个平台”、“两类立项”为抓手,全面推进我校MOOC建设和混合式“金课”建设。“一个平台”即珞珈在线网络教学平台,两类立项即MOOC课程建设及混合式教学研究项目。学校已有151门MOOC在“珞珈在线”平台上线,148门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3门在学堂在线平台上线,11门全英文课程在“爱课程”国际平台上线、对口国际学生开课。
加强教材管理制度建设,出台《武汉大学教材建设与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从教材规划与立项建设、教材选用审核与检查、教材评价激励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结合一流专业建设,审批立项了49个规划教材项目。启动首批校级教材研究与建设基地项目,遴选马克思主义学院、信息管理学院、测绘学院、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等单位,大力加强一流学科系列教材建设。认真组织开展了哲学社会科学类教材专项审核以及“回头看”检查,在各有关学院和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累计检查、逐本审读教材达2100余种,强化落实了教材校院两级审核机制。组织开展了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项目申报推荐,共遴选推出《宪法》等21种优秀教材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年版)》等6种“马工程”重点教材申报全国优秀教材,遴选本科生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推荐申报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陈传夫、梅荣政推荐申报先进个人。开展了2023年武汉大学优秀教材奖评选,共评选认定了56种优秀教材。积极做好“马工程”重点教材建设与统一使用,学校《中国发展经济学》教材获批首批中国经济学“马工程”重点教材建设项目,做好年度“马工程”重点教材使用情况上报,督促落实统一使用要求。学校作为发言单位参加了“首届全国教材工作会议”,校长窦贤康以“优化管理体制机制 建设一流教材体系”为题作大会发言,介绍了学校高度重视教材建设,教材管理体制机制健全,教材建设工作持续强化的情况。
(五)实践教学
学校不断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组织各学院(系)完成2023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通过严格论文查重管理,调整论文评阅标准,要求学生提交论文修改报告等举措,落实过程管理,提升论文质量。351篇论文被评为2023届校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按照国家抽检本科毕业论文的文件精神,组织专家开展了校级论文抽检工作,随机抽检2023届本科学位论文113篇,专业全覆盖、末位抽检2023届本科学位论文430余篇,对论文质量和过程管理进行了评价,促进学院(系)改进工作,督促学生离校前最大限度提升论文质量。
全面加强实习管理。分学部组织召开实习工作调研会,深入了解各学院(系)实习工作开展情况。启动了《武汉大学本科生实习管理办法》、《武汉大学本科生实习专项经费管理办法》两个文件的修订工作,积极推进实习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学校投入2000万专项经费保障实习教学。为了尽量降低疫情对实习工作的影响,各学院(系)通过调整实习内容、时间、形式、地点等方式, 2023年共开展实习实训项目326项,参与实习实训学生总数14531人次、指导教师2023人次,新签署实习实训基地协议23个。
(六)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不断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质量。鼓励教师、科研团队面向本科生设立科研项目选题,引导学生尽早融入教师科研团队;调整国家级项目立项方式,引导学院加强项目过程管理,提升项目质量;202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932项,其中国家级重点支持领域项目3项,国家级一般项目120项,省级240项,校级569项,参与学生3392人次,支持经费总计314.4万元;2023年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我校推荐的7个项目中,4个入选年会。
持续推进“自强创业班建设项目”建设。依托“公共基础课质量提升计划”,激励课程师资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教学研讨,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汇聚校内外创新创业资源,深耕实践环节,打造从课堂到实验室、从校内到企业、从国内走向海外的实践体系;制定《武汉大学自强创业班学员积分制实施办法(试行)》,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2023届自强创业班毕业生中升学(出国)率达85%。
鼓励教师积极开展产学合作项目。2023年,我校共47个项目获得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立项建设“武汉大学产学协同育人建设项目”21项,鼓励学院和教师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课程建设和实践载体建设,努力促进优质行业企业资源融入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累计支持62人次校外行业专家走进创新创业课堂,受益学生2700余人次。
学校圆满完成“武汉大学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协同建设项目”,顺利通过双创支撑平台项目验收,通过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阶段评估。
(七)国际化办学
学校立足教育国际化,积极开展与世界知名高校的合作交流。目前学校已与 53个国家和地区的310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实质性的合作交流关系。
学校第三学期共开设20门国际课程,全校共有538人次学生选修。为丰富跨学科类通识教育课程,本科生院联合6个学部相关学院整合学院高层次人才资源,邀请国内外顶级专家学者,在以往已开设的《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环境与社会发展》《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地球与自然》《现代医学与健康》课程外,又新增开设了《哲学与社会》《大数据与数字人文》《中国开放型经济学》三门全新跨学科通识教育选修课,实现人文、社科、理工、医学各学科全覆盖。本科生院利用直播平台、各类教学软硬件,使全校所有教室均能实现课程同步直播,融合式教学技术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