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深度融合的特征、模式及路径<新一代信息技术标准发展现状经验及建议>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深度融合的特征、模式及路径

从教学方式来看,地理教学从以讲解和听讲为主,转变为以真实情境为载体开展项目式、问题式的学习活动。无人机、无人驾驶车和水下机器人进入中学校园,使得地理课堂的环境数据采集能力和范围大大扩展,课堂教学可以用到学生采集的土地利用数据、校园环境变量数据、海洋水环境物理性质数据。对于学生所采集数据的分析与使用,使课堂教学从生活情境向生产、决策、科研情境转变,从而解决传统地理教学以一般规律覆盖特殊问题的教学泛化问题。

从教学评价看,感知新技术和新装备的引进,打破了学生的学习壁垒,使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学习能力呈现多元评价方式。同时,引入竞赛机制,学生在参与海洋工程大赛和创新实践大赛中的卓越表现可作为他们学业质量评价的有效补充,完善高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及其优势

(一)“环形互动”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与教学实践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程的融合,特别是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互联网思维方式和深度学习理念的渗透,对传统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产生巨大的冲击和变革,促使教学由传统的、单一的“线性互动(讲—听)”逐步向“环形互动”模式转变。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根据课程标准要求,以教材为教学资源,教师讲授主干知识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引发学生讨论学习。学习情境由教师选取,这时教师的理解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评价结果主要由做题训练产生,以结论覆盖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导致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很难得到满足,评价与学习活动无法有效联通。“环形互动”教学模式(如图1)通过运用融合技术的体验式学习工具,构建出中学地理体验式学习圈,围绕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目标、内容、方式、评价等环节进行体验式设计,并提供实施路径和方法指导。

图 1 “环形互动”教学模式

“环形互动”教学模式中,内环为学生,分为选择项目、实施准备、确定方案、方案实施、形成成果、交流评价六个环节;外环为教师的相应支持,与内环各环节对应,二者紧密相连。例如,教学“基于无人车地理环境采集平台的校园微气候研究”时,第一,选择项目环节,教师基于情境、围绕概念提出研究项目,利用微信小程序“问卷星”等工具调查学生的研究兴趣、需求和特长,并据此对学生进行分组。第二,实施准备环节,学生利用文献等资料学习地理原理,并以自主讨论的形式协作学习,教师为学生答疑解惑,提出研究思路,提供VR等学习资源。第三,确定方案环节,学生明确目标和了解方案后对方案提出修改建议,教师对学生的方案进行思维诊断和实地踩点优化后给予设备等条件支持。第四,方案实施环节,学生按照计划开展研究,利用无人驾驶车传感器自动收集大气参数,进行活动记录和论证调整,教师则提供建议、方法指导,激活学生思维。第五,成果整理环节,学生将传感器导出的数据制作成图表,对比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校园景观和建筑设计方案大赛”为平台,整体记录和整体协调后,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此时,教师要系统调节教学过程,鼓励学生创新,提供技术支持。第六,交流评价环节,学生通过微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号等进行成果展示与互动评价,教师在课堂内外等多个平台引导学生形成概念,提升思维,最终使学生深刻理解本课题内容。

“环形互动”教学模式以研究情境为载体,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教与学双向过程,实现教与学两端的扁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