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南极房子怎么盖?且看中国第五座南极科考站建设的那些事<南极北极怎么表示的>

南极房子怎么盖?且看中国第五座南极科考站建设的那些事

2024年新年伊始

在遥远的南极罗斯海恩克斯堡岛

有一群来自中铁建工的建设者

他们克服南极恶劣的环境

正在加速推进我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

罗斯海新站的建设

近期,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

向中铁建工集团发来贺电

为中铁建工集团对极地事业的

长期关心和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一次次奔赴生命禁区

为了祖国、为了科学

为梦想攀登新的人生高度

为极地科考绽放别样青春

2023年11月1日

中铁建工集团建设者第 20 次远征南极

至今已经出发77 天

在距祖国万里之遥的茫茫冰原上

他们步履不停,挥洒着青春与热血

书写精彩的南极故事

船缓缓驶离,离岸越来越远

但队员们挥动的手臂一直迟迟不肯放下

似乎那挥动的手臂就是千言万语

船越来越远了,送行的人群成了一片黑影

直到连黑影也看不见

队员们依然舍不得这短暂的告别时光

他们留在甲板上

利用最后的手机信号和亲友们通话

风平浪静,船轻轻地摇

漫长的航行刚刚开始

建设者们的各项工作也有条不紊地展开

2023年11月1日

在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

中国第 40 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出发

中铁建工集团 94 名队员

踏上了第 20 次建设南极的旅程

此行任务是罗斯海新站基础建设和主站建设

以及中山站地面站工程建设和设备调试安装

此次南极之行最大的亮点是建设罗斯海新站

这将是我国继长城站、中山站之后的

第三个常年考察站

也是我国在南极的第五个考察站

计划用于开展大气环境、海洋基础环境

生物生态等多圈层、多学科的监测

以及科学研究等工作

2023年11月3日早晨

“雪龙”号驶离大陆架,驶入太平洋的深海大洋

很多队员迎来了出海后

第一个巨大考验——晕船

为了安全,船上的电梯暂时停用

在船舱里

偶尔能听见门外传来呕吐的声音

头晕眼花、恶心反胃

每吃一口饭都是煎熬

随船医生陈界建议只要还能下床

就尽量挺住别吃药

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如果现在都要靠药物

过西风带时可就麻烦了

对建设者来说,克服晕船,适应大海

是此刻的重要工作

实在难受的时候去甲板吹吹风

大家相互鼓励“慢慢适应了就好了”

“明天风浪会小一些”

在队员精神不佳时

临时党委组织了聚餐活动

为11月1日至11日期间过生日的队员庆祝生日

大家欢聚一堂,开怀大笑,热闹非凡

尽管晕船,大家仍在坚持工作

为了确保各项科学考察工作能够顺利实施

各项目负责人都在抓紧细化项目实施方案

并充分考虑各种突发情况

做好应急预案,择机开展模拟演练

每时每刻都有坚守岗位的忙碌身影

中铁建工的建设者们在队长王世明的带领下

定时对机械设备、建筑材料等进行细致检查

一遍遍对既有施工方案交底研讨

确保万无一失

2023年12月1日

“雪龙”号极地考察船顺利抵达南极中山站

开始大规模卸货作业

在罗斯海新站需要卸运的总物资量近 9300 吨

包括钢构件、幕墙板等建设物资和生活物资

大集装箱里的物资要靠队员们徒手搬运

再码放进小集装箱或者网兜里

为了尽可能提高效率和节省体力

中铁建工的队员们站成一排

将一箱一箱的物资接力传递

组成一条“人力传输带”

而站在两头的队员最累

不停地弯腰,搬起或码放物资

不需要安排

队友们主动轮流承担最累的工作

2023年12月5日

“雪龙”号周围固定冰碎裂

使来之不易的作业面也开裂了

为赶在冰面碎裂恶化前

尽快转运冰面剩余货物

队员们和大风赛跑

也和冰面开裂的速度赛跑

直升机飞来了,轰鸣声不断变大

随着它越飞越近

一股巨大的风浪向四周袭来

在它的下面,形成一场局部风暴

站在此处,人的本能反应是赶紧撤退

巨大的噪音以及扑面而来的大风令人害怕

就在此时,两名队员毫不迟疑地迎着风

向直升机正下方跑去

他们身体向前夸张地倾斜

看上去十分吃力

有时甚至支撑不住

被风吹得退后几步再努力向前爬行

他们要将物资的挂钩

挂上直升机下方的吊运绳

或者从上面摘下来

最多的一天

他们重复上述的动作 48 次

大家开玩笑说

“感觉已经被风吹走了”

搬一会儿胳膊就酸了

坚持,再搬一下午

到了晚上终于可以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浑身肌肉酸痛

再坚持,大家一起继续拼搏

南极臭氧层空洞加上冰雪面反射的阳光

对队员们的皮肤造成“双重攻击”

因此在室外作业时要进行“三重保护”

——涂抹防晒霜,再戴上面罩和墨镜

于是,原本熟悉的人,相见了可能认不出对方

要等他开口说话,才恍然道:原来是你啊

就算如此严密防护

依然难以避免被晒黑甚至晒伤

吃饭时在食堂里碰见

常常惊叹:你怎么晒成这样啦?

2023年12月16日

终于在中铁建工建设者们的全力配合下

本次中山站考察物资接收任务圆满完成

本次中山站卸货工作创下三个首次

首次,“雪龙”号距离中山站

最近距离 5-6 公里开展卸货作业

首次,近 70% 的物资通过直升机

从“雪龙”号舱盖吊运进行卸货

首次,直升机在舱盖吊运物资量

最大达 221 吨每日

吊次间隔时间约 8 分钟

同时,这是中国近十年南极考察

中山站第一阶段卸货点

与中山站距离最近的一次

2023年12月16日,罗斯海飘起了大雪

但这并没有影响罗斯海新站的建设

首根钢柱顺利吊装

标志着罗斯海新站主体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预计 2 个月后,新站将矗立于恩克斯堡岛

中铁建工南极项目经理郑迪

此次作为第 40 次南极考察队新站队副队长

在首柱吊装现场通过央视

向全国的观众朋友们介绍到

主楼首根最高钢柱长度 16.5 米,一共有 6 根

是整个主楼核心的结构组成部分

也是中国南极建站史上

单次起吊最长的一根构件

在最高钢柱完成起吊之后

新站的主体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恩克斯堡岛上

罗斯海新站的主楼钢结构迎风矗立

在2023年的最后一天

持续了几天的狂风没有减弱迹象

早饭后,机械师胡晴和队友们顶着风来到现场

“风太大,吊装作业没法开展。

我就来帮着拧螺丝,加固物件,

以及完善部分檩条。”

今年已是他第 9 次在南极跨年

多年的经验告诉他

在这里要充分利用建设窗口期的每一个小时

夏季的南极,太阳一直挂在地平线之上

队员们利用极昼

从早上7点到夜里10点,争分夺秒施工

新站主体工程建设自12月16日全面启动以来

已如期完成主楼钢结构搭建

2024年新年伊始

罗斯海新站主楼钢结构搭建已基本完成

84 个功能模块的安装也已经到位

罗斯海新站的模样已经清晰可见

从大的节点来看,新站建设主要分三个阶段

钢结构搭建就相当于骨架,骨架完成之后

就要往里面“填肉”,也就是安装模块

在完成模块安装之后,就要“穿衣服”

也就是在外面安装幕墙

目前,这项工作也已经启动

在设计上

罗斯海新站充分考虑了

南极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

采用了绿色技术和集成化空间体系

体现了集约、绿色、智能的特点

南极大陆与世隔绝

每座考察站都有

一套自给自足的基础设施系统

为站区日常的生活、供水、废物处理等

提供基本保障

建筑采用装配式、模块化的建造体系

对设计精度要求非常高

罗斯海新站主楼的长轴

和主导的风向保持一致

底层局部架空,以防止南极积雪的影响

建筑的内部高度集成,用模块化进行建造

可使建筑占地面积最小化

把建筑对原生地貌的影响降至最低

罗斯海新站建筑面积达 5244 平方米

其主体设计为“南十字星”造型

设计理念源自郑和下西洋时使用的南十字星导航

建成后预计可接待度夏考察人员 80 人

越冬考察人员 30 人

开展科学考察工作

为了保证工程进度

元旦假期施工也正常进行

尽管没有休假,但元旦期间

建设者们举行了升国旗仪式

当然,还少不了送上他们的祝福:

“我们在南极罗斯海新站建设现场,

祝全国人民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一份来自建设者的心愿

在罗斯海新站建设者中

有一名中铁建工集团的00后

他叫谢帅帅,今年 22 岁,来自陕西渭南

也是这次南极考察队里年纪最小的队员

别看他年龄小,却已经有 5 年干工程的经验了

钢结构安装、电焊、吊装指挥,这些他都会

去年4月,在得知自己有机会参与南极建设时

他的内心充满忐忑

害怕自己没办法承担这项艰巨的任务

但在看过罗斯海新站建设图纸之后

他的心慢慢放下了

“这咱都能干,也都干过”

为了按计划建成第五座科学考察站

罗斯海新站的建设者们

在南极极昼和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下

每天加班加点从早上7点一直工作十几个小时

跨年夜,考察队安排了集体活动

连轴转的队员们能够适当调整放松

暇余片刻,谈及2023年最后一天

队员们都说假期的概念在这里会淡化不少

在以天计、以小时计的工作窗口期

有谁还舍得多休整一分一秒呢?

建设者胡晴不时盯着窗外的茫茫冰原

“这就是南极,天气变化无常。”

他紧接着补充

“但大家拧成一股绳

肯定能如期完成建设任务。”

“这是我干过最重大最有意义的工程了

回去以后

我要把这些经历都讲给所有我认识的人

他们肯定会特别羡慕我

我也会特别骄傲!”

谢帅帅说到

“当你走进神奇的南极

当你把中国墙在冰穹上垒起

当冰盖之巅升起了五星红旗……

你登上了人类不可接近之极

你为世界写下了中国一笔”

最“冻人”的项目

有一群满怀赤诚、无惧风雪的建设者

报国平生志,南极不了情

向南极勇士们致敬!

执行主编丨李元、沈苏

责任编辑丨王洪洋 付涛 侯嘉宝(建工)

原标题:《南极房子怎么盖?且看中国第五座南极科考站建设的那些事》

阅读原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