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闽南的甘蔗,最甜的一段在哪里?<盛产甘蔗的地区在哪里>

闽南的甘蔗,最甜的一段在哪里?

到了清代,制糖业出现了初期的资本主义手工工场,19世纪中期,糖和茶叶一起成为厦门的主要出口产品,除了销往孟买等地区,还销往北方口岸。同安产的蔗糖被认为上品,《同安县志》里曾提到其地甘蔗“宜种水田”。

历史上,同安的榨糖作坊很多,生产的砂糖、红糖、冰糖曾一度是热门的出口商品。光绪三十几年,同安有两处糖厂,一个糖厂每天能榨70-80吨糖蔗,另一个则是60吨糖蔗,每季度产量约6000担,这也反映了那个时期闽南地区对糖的需求量是相当大的。

甘蔗除了可以制糖,还可以用在饮食和药用养生等方面。甘蔗,又名竿蔗,中医认为其味甘性寒,入肺、脾、胃经,具有清热生津、下气润燥、和胃降逆的功效。李时珍《本草纲目》云:“稽含作竿蔗,谓茎如竹竿”,多汁而味甜,为果中之佳品。大诗人王维有诗“饱食不须愁内热,大官还有蔗浆寒”。《随息居饮食谱》里也对甘蔗十分推崇,称其“甘蔗榨浆名为天生复脉汤”。

同时甘蔗还有“补血果”“脾果”等美誉,富含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俗语有“秋日甘蔗赛人参”说法,寒冷干燥的秋冬季,来上一碗甘蔗粥,养阴润肤,清热生津。

在闽南菜肴的制作中,甘蔗经常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闽南籍南宋士大夫林洪的《山家清供》里提到用萝卜和甘蔗做成的“沆瀣浆”,据说这是从宫廷里流传出来的饮品,是宋高宗的解暑汤,也是作者林洪雪夜里的醒酒汤,可见甘蔗这款闽南食材的独特之处。

如今在用古法制作同安封肉时,师傅们常常会挑选两支尺寸合适的甘蔗洗净后切成段,平铺在陶缸内底部待用,据说这样制作出来的封肉更加鲜甜美味。厦门老菜“鹭岛烟红虾”的烹制中,同样用到了甘蔗渣来熏制红虾,色泽明亮,风味独特。

甘蔗渣在泡茶方面同样有意想不到雅趣,《闽南习俗功夫茶》作者严利人先生在其文章中考证了1936年上海《大同报》“闽南人泡茶”一文,文中记载“讲究些的炉子不用木炭,单用甘蔗去过汁所剩的纤维,晒干了很快生火,但是顶会出烟,桌会发乌。不过爱用这个的人便不怕,甘蔗渣香甘,当炉火烧起水来泡茶,也特别清冽可口……” 想来用甘蔗渣泡茶除了平添几份雅趣之外,茶汤的清冽可口香气沁人也有它的一份功劳了。

而在更早的年代里,明末文人周亮工在《闽小记》中记载了一款富有特色的梅花露兑酒方法,“丽色蔷薇不自持,教同梅片涉轻卮。闻香谁滴金茎露,截蔗铺花爨下炊”, 文章讲的是当时福建海澄人把甘蔗切成一段段,铺陈在中国传统蒸馏灶上的锡桶内,放上许多干净的鲜梅花,然后在灶内用小火慢慢蒸馏提纯。与单纯对新摘的梅花进行蒸馏的做法相比,这种工艺显然自成一格,想必兑出的梅花露也别有另一番风雅吧。

甘蔗在闽南和台湾都被认为是象征幸运的水果,有着美好的寓意,是生活甜蜜的象征。早年闽南很多地方,春节前的除夕晚上,大人常常会在孩子睡觉的房门后放上几株果蔗,寓意祝愿孩子过年“快快长高”。

对于新婚夫妻,更有“带尾蔗”的传统习俗,女孩子出嫁后首次回娘家,父母往往会送给她两株用红带子绑住、连根带尾的果蔗,祝贺夫妻生活甜甜蜜蜜,白头偕老。回到新房时,可将甘蔗放在婚床上或竖在房门后,寓意新婚夫妻相亲相爱“有头有尾,百年和好”同时也“青春永驻”“生机勃勃”。

按照闽南习俗,新婚夫妻从娘家回婆家时常常是晚上了,听母亲一辈的老人说起早年夜晚新婚夫妇骑着永久自行车,上面绑着两棵“带尾蔗”,蔗尾一路拖着飞奔,甚是有趣。也许,不知不觉间,甘蔗也成了闽南人与过往岁月连接的重要纽带了。查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