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他的城:跨越40载,1300张影像定格青岛的旧日与新生<青岛吴家小馆>

他的城:跨越40载,1300张影像定格青岛的旧日与新生

为了与美景合照,你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

手机导航尚未出现的年代,马路上的带路人会是最好的向导。

孟庄路,1996年

在天然气尚未普及千家万户前,经济又实惠的蜂窝煤是做饭、取暖的主要燃料。

清和路6号乙,1996年

特色民居建筑在现在看来虽拥挤狭小,却是市井气息浓厚的别样街景。

胶州路116号,积厚里,1993年

朴实的劳动人民处境艰难却不言放弃,历尽磨难仍然自得其乐。

吉林路,81岁的林永美在路边卖自己缝制的鞋垫和针头线脑,1996年

夏日的海边人山人海,活力四射。

第一海水浴场,1985年

早市上人来人往,美食、衣服、生活用品应有尽有。

安徽路,1990年

啤酒配烧烤才是绝佳的人间美味。

博山路,1993年

承载着各种各样经历的街道、院落,更是每个人的儿时记忆。

龙山路,1996年

它们中有些已经消失,但有些依然延续。这些熟悉又陌生的场景,被摄影师吴正中用一台台相机记录下来,40年不间断地拍摄、2万张影像,将改革开放后的海滨城市青岛的开放与保守、新潮与传统最大程度地呈现。

由芸廷艺术空间、时空图景影像工作室策划,历时三年编辑整理,“我记得:芸廷当代纪实摄影收藏系列”首部出版物《他的城:1978—2024年青岛》上线首发。

献给青岛的时代记忆

图书信息

《他的城:1978—2024年的青岛》

吴正中 著

山东画报出版社

848页 142mm*200mm

ISBN 978-7-5474- 4997-4

定价:198元

①早鸟价:158元(限时10天)

②普通版:168元

③典藏版:198元(限量500册)

*附作者签名+“他的城”杜邦纸袋

发货时间:9月3日

吴正中为新书签名

吴正中签名

跨越40载,甄选1300余张影像,融合8个街区、195条街道,解剖青岛“脏腑”,建立城市影像档案范本

每座城市都有一条“堆积着人类各种各样经历”的老街。20世纪初,青岛开始有规模地进行拆迁。眼睁睁地看着熟悉的老街和老院一夜之间消失,曾经深刻在生命中的记忆也都随之而去,难免令人伤感。幸好,我手中有台照相机。

过去,我更偏爱拍人物,尤其是“小人物”,都试图通过“人”的变化来反映时代的变迁。但是,随着2000年波螺油子路的拆迁,我突然意识到,与“建筑空间”相关的图片的重要性。尽可能留住曾经的建筑、道路甚至装置,可以为人们在回忆往事时提供更加清晰、具体的佐证。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对具有老青岛特色的建筑和即将消失的老街进行抢救性拍摄,将从前对一群人、一条街或一个院的拍摄,扩大到对一个社区乃至一座城的记录。

吴正中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改革开放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大势与潮流,作为北方重要的沿海城市之一的青岛,开始大踏步迈向对外开放的发展之路,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投资者,使得这座城市处处体现着开放与活跃。

大街上随处可见巨大的外国商品广告牌,追“星”文化开始活跃盛行,穿着款式新颖的“洋婚纱”成为时尚,以及海水浴场活力四色又自信满满的青岛“大嫚”……彼时的青岛青春洋溢,“开放”之风遍布每个角落。

中山路,1999年

博山路,1993年

第一海水浴场,1990年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转变了思想的老乡为寻“淘金”机会纷纷涌进青岛。他们在大街小巷摆摊设点做小生意。卖小吃、修鞋、做木工、干泥瓦匠……其中的一部分人,通过勤恳的劳动,提高了生活质量,改变了经济地位,更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生活新天地。

博山路,1991年

安徽路,1995年

后来,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使得一些熟悉的老街、老院慢慢消失不见,尤其当青岛著名的波螺油子路拆迁时,吴正中开始意识到拍摄建筑空间的重要性。

至此,从过去通过拍摄“小人物”反映时代变迁,转变为特色建筑、老街等空间区域的影像描述,为家乡青岛留下了数万张影像。这一晃,就是40年。

胶东路(波螺油子),2000年

吴正中走遍了青岛各个街道、社区、院落,为随时都有可能消失的它们留下珍贵的影像,因此成为属于“他的城”的“活地图”。

书中所甄选出的1300余张照片涵盖了青岛的195条街道,以城市区域进行分类,将青岛的城市景观分为八个单元,每个单元又细分为多条街道,最终以地图字典的方式完成呈现,构建一座城市的视觉社会学景观。

第一区域

云南路、四川路,这里汇集了成武路、东平路、费县路、观城路、广州路、贵州路、嘉祥路、火车站等16条街道。

老火车站、造船厂、幸福楼均属于此区域,历史上也聚集了众多来青岛扛活的移民。

青岛火车站,2006年

第二区域

冠县路、小港区域,汇集宝山路、朝阳路、冠县路、金乡路、平阴路、邱县路、莘县路、小港码头、小港一路、小港二路10条街道。

这里的老建筑大都始建于20世纪初,青岛标志性民居建筑“里院”比较集中,而且街景别样,市井气息浓厚,看上去真有点乱花渐欲迷人眼。当然,小港码头上的海鲜更是老城区海鲜市场与千家万户餐桌上的主要来源。

冠县路35号,1997年

莘县路,小港码头,1998年

第三区域

热河路、上海路,涵盖包头路、承德路、德平路、东阿路、甘肃路、馆陶路等29条街道。

许多学校、医院、名人住宅、商人故居均坐落于此。

莱州路,2007年

上海路第十一中学门前,1995年

第四区域

中山路、胶州路,有安徽路、北京路、博山路、沧口路、常州路、德县路、肥城路、高密路、观海一路、观海二路、广西路、海泊路、河北路等48条街道。

这些街道的历史与青岛几乎同龄,看上去颇有历史感,又是商业中心,交易活跃,且街头建筑风格各异,丰富多彩且耐看。当然,青岛标志性旅游景点栈桥、海水浴场、天主教堂都坐落于此。

中山路,1994年

栈桥区域,1993年

第五区域

江苏路、胶东路,可以看到大学路、伏龙路、观象一路、观象二路、圣保罗教堂、观象山、黄县路、江苏路、基督教堂、莱芜一路、莱芜二路等27条街道。

最著名者非已经拆除的波螺油子路莫属,她像一首隽永的歌,飘散在风里,勾起青岛人无限的感慨和回忆。

胶东路(波螺油子),1997年

胶东路(波螺油子),1999年

第六区域

辽宁路、大港区域,包括博兴路、长山路、大港一路、大港二路、大港三路、青海路、辽宁路、儿童公园、淄川路、邹平路等24条街道。

区域里的街道大部分属小鲍岛范围,日本占领青岛时期建了很多建筑,增设了不少店铺和娱乐场所,博兴路、桓台路、益都路一度成为自由市场,十分热闹。如今,辽宁路、锦州路、吉林路等的老楼房、老院落通通被拆除,科技大厦、百脑汇等一批商业大厦拔地而起,形成了新景观。

辽宁路,1996年

辽宁路,2007年

第七区域

延安路、台东区域,汇集大名路、华阳路、台东一路、孟庄路、平定路、清和路、人和路、瑞云路、桑梓路、上清路、台东一路、台东二路、台东三路、威海路、延安一路、延安二路、延安三路、仲家洼等19条街道。

这里极有烟火气,商业比较发达、民间活动比较活跃,因此人流不断,老青岛人习惯称这一区域为台东镇。

人和路,1995年

台东三路,1994年

第八区域

第一海水浴场、中山公园,涵盖八大关、第一海水浴场、第二海水浴场、武昌路、福山路、福山支路、汇泉广场、金口一路、金口二路、金口三路、莱阳路、南海路、小青岛公园、鱼山路、中山公园等16条街道。

由于地理环境优美,既有海滩又有许多风格各异的中外建筑,加之许多国内外著名人士曾在此居住过等原因,成为青岛城市引以为傲的资本之一。

第一海水浴场,赶海人,1983年

俯瞰鱼山路青岛美术馆区域,1995年

当跟随吴正中的脚步翻看每一张照片,感受到的不仅是影像的力量,也是一段跨越时间的深厚情感,更是一种关于城市变迁与社会发展的深刻记录。

从爱好到专业,吴正中用相机完成对“故乡”的图像坚守

吴正中现在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每天拎着相机走街串巷,就像20世纪80年代他刚拿起相机一样。有些东西变了,有些东西未曾改变。他将自己的生活过得尽量单纯,正如他这个人一样。他仿佛使出全身力气堵住与世界交流的通道,只留下摄影。他追求纯粹的专注,专注影像的每一个细节。

本书主编、策展人

曾泽鲲

1981—1989:初拿相机的探索阶段

1981年,27岁的吴正中从部队复员,回到青岛第九橡胶厂(双星集团),在工会宣传处工作。机缘巧合,他拿起了相机。除了满足单位宣传类工作需要,他更愿意将镜头对准胶鞋流水线上最艰苦的“炭黑工”,拍摄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故事。

贵州路,第九橡胶厂(双星集团),炭黑搬运工 ,1982年

这一时期的摄影师吴正中在影像控制方面已经显现出了高超的天赋,特别是营造事物在画面当中的瞬间关系方面,吴正中深受布列松有关符号构成关系理论的影响,并在自己的持续实践过程中,逐渐成为一种对摄影语言的认知和自觉。

1985年至1988年,吴正中的摄影作品接连获奖,崭露头角。“工地序曲”获山东化工行业职工摄影比赛一等奖;“母女情”获中国日本联合举办“劳动与生活”摄影展金奖;“龙的传人”获得华东六省市摄影比赛一等奖。

“工地序曲”,1983年,获山东化工行业职工摄影比赛一等奖

“母女情”,1986 年,1988年获中日联合举办的“劳动与生活”摄影展金奖

1992—2010:纪实摄影的实践阶段

改革开放同期,“社会纪实摄影”这一概念从美国转译介绍到中国。这一概念的描述初期虽然粗略,但它摈弃宏大叙事的虚假影像,深入社会的层面,以现实各种问题为话题,进行长时间的影像采集和客观真实的视觉表达,并且在这种表达中显示出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怀,很快吸引了中国摄影师的注意。这其中便有吴正中的身影。

1992年,吴正中离开了橡胶厂,开始了他作为自由摄影师的纪实摄影实践,系统拍摄和他同样白手起家的小本买卖人。在他看来,工厂里的“炭黑工”和青岛街头的小本买卖人才是真正的精神贵族。他们处境艰难却不言放弃,历尽磨难仍然自得其乐。

桓台路,1994年

1996年,吴正中成为《半岛都市报》摄影记者,在好友孙京涛的支持指导下,拍摄的“郭素爱与22个弱智儿”“滑板小子”“母爱托起的美丽”“青岛地图”“老院落新房客”“中国式婚纱照”等大量精彩优质的图片故事在媒体上陆续发表。

第二海水浴场,1995年

多年以后,孙京涛在文章中描述了当时吴正中的状态:“老吴每天白天出去拍照,晚上便在屋子里冲洗胶卷、放大照片。冲洗出来的底片像海带一样挂在横贯屋子的一根铁丝上,照片就摊在床上、地上,到处都是。”

吴正中保存的部分底片

1996年至2002年,吴正中完成了两个重要的影像专题作品“波螺油子路”和“崂山大院”。一个是青岛最具特色的街道,一个是青岛历史上最有名的棚户区之一。在现代化城市改造进程中,它们正在逐渐被抹掉,吴正中能做到的,只有通过自己的影像记录和描述,为自己留下一份未来可以观看的少年记忆。

胶东路(波螺油子),1998年

崂山大院 ,1997年

崂山大院,1998年

从“小本买卖人”到“老青岛”,再到“青岛变迁”,吴正中用纪实摄影的语言完成了他对青岛老城区的人物、空间和时间描述,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富有内在逻辑结构的城市影像群。

正如孙京涛所说:“经过七八年的努力,老吴也完全可以像阿杰宣布‘拥有了整个巴黎’一样,说自己拥有了整个老青岛。——他记录了一个城市最有魅力的部分,记录了一个城市生命中最华丽的乐章。”

2014—至今: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个人表达

2014年,退休后的吴正中一如既往地对周遭世界和事物保持着好奇,凭借这份冲动与敏感,开启了新的语言探索之路。

火爆一时的“脸基尼”系列照片的背后究竟是怎样的故事?“混搭之城”在吴正中过去的影像叙事中本是无迹可寻的,这是吴正中的照片吗?他为什么这么拍?“老屋余温”又赋予即将拆除改造的破败不堪的老屋怎样的情感?

“面具”系列作品之一

混搭,2017年

老屋余温,2018-2023年

南方周末图片总监、评论家、策展人李楠,作为一名评论者,自2013年以来,曾经三次为吴正中撰写评论;而作为一名图片编辑,也曾经六次为他编辑作品。这在她的职业生涯中,并不多见。她说,每每看到吴正中取之不尽的旧照与用之不绝的新作,我的惊讶、感佩转而为深深的思索:为什么吴正中永远没有疲惫、没有枯竭、没有停止?他一直保持着与生活本身血脉相连的初心,却又游刃有余地与时并进、推陈出新。这两点,都是极难成就的。

检视他的整个摄影生涯,吴正中已经活成了他想活成的样子,择一事,终一生。在漫长的人生历程当中,纷纷扰扰、举棋不定、踌躇不前总是人之常态,吴正中则向我们展示了人生的另外一种可能。他不是榜样,也不是标本,他的个案只是可以告诉我们:人,原来可以这样地活着。

“芸廷当代纪实摄影收藏项目”开篇之作,2万张底片层层筛选,AI智能上色,“地图字典”编排方式,还原跨越时空的青岛图景

影像都是过去的事情。但于我而言,过去的我是当下的我,当下的我是未来的递进而已。小而大之,就是从个体不自觉的经历,组合自觉的先行者、践行者、努力者、坚持者。把个体的过去,尽量接近群体的过去,把群体的当下,尽量逼近递进的未来。我们不奢谈其他,我们用作品本身,做衡量选择的标准。

感谢那个年代群星闪烁的摄影家。能够让我们有扎实的群体展现,弥补个体创作的单薄和片面,也正是有了扎实的群体展现,才能更好的用更大的视野反应对应的时代,并使得这些作品,从单纯的艺术展现,成为群体不可或缺的整体组合。

芸廷文化发起人 教师 阿里巴巴荣誉合伙人

王帅

作为青岛本土摄影师,吴正中对这座城市的理解和感情,渗透在他每一张作品中,覆盖了青岛的每一个角落。如何从他拍摄的近2万张照片中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编辑工作中的首要挑战。不仅要考虑照片的艺术性,更要确保它们在整体上能够讲述一个完整且连贯的城市故事。

因此,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城市的空间布局,将吴正中的影像记录在视觉上形成了一种“地图字典”的效果,无疑是一种创新。

手绘青岛8个区、195个街道地图

街道索引

影像的处理更是重要的一环。吴正中的许多作品最初是以黑白胶片形式呈现,为了使这些影像更具时代感和现实感,经反复沟通、试验,最终采用了AI智能上色技术。

力求在保留原作风格的基础上,尽可能还原照片拍摄时的真实色彩。这不仅让现代读者更容易与这些历史影像产生共鸣,也为影像本身增添了新的生命力。

黑白胶片

AI上色后的呈现效果

黑白胶片

AI上色后的呈现效果

“我不是怀旧,我只是要记得。”芸廷艺术空间专注收藏描述20世纪城市空间和社会人群的纪实类影像,从今年始,由芸廷艺术空间与时空图景影像工作室共同打造,“我记得:芸廷当代纪实摄影收藏系列”将陆续整理出版,同时与拍摄影像纪录片配合,重新梳理中国当代纪实摄影。

2023年8月,青岛,纪录片拍摄现场

正如芸廷文化发起人王帅所说,“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种大自然的阔大时空感,他们有;“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潇洒,他们也想象。这种责任和情怀,能够支持他们度过一地鸡毛的琐碎,日复一日的重复,但他们内心绝非纸扎泥塑,而是坚韧生动。

5篇社会学、图像学文章解读,23篇街道回忆录,195条街道索引,必备的青岛city walk掌中宝

到目前,30多年来的中国纪实摄影实践,产生了大量影响卓著的纪实摄影家和纪实摄影专题作品。梳理、研究和系统化地收藏这些作品,通过出版、展览、网络媒介等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