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荷畔舫城:三水文化商业综合体 / 联合公设<商业综合体建设要多久>

荷畔舫城:三水文化商业综合体 / 联合公设-筑博设计荷畔舫城:三水文化商业综合体 / 联合公设-筑博设计编辑:彭紫琦(实习生); 校对:崔婧 |2023.05.13 10:51荷叶田田青照水  摄影:吴清山

 

项目地点  中国广东省佛山市

设计单位  联合公设-筑博设计

建筑面积 138000平方米

建成时间  2023

 

目前,中国城镇化已进入高速增长时期。在城镇化急促的步伐下,曾存在于这片土地上的水塘、田野,以及新旧杂陈、尺度得宜的岭南村落正在慢慢被吞噬,这片土地的记忆也在慢慢消逝。

 

三水文化商业综合体位于三水新城核心区、中轴水庭南侧,揽水庭之景。与常规的城市项目一样,该项目也存在有限的用地和大规模建设的矛盾。如何控制项目的尺度、最大限度地将开放空间留给市民、延续三水的岭南文脉,以及构筑适宜的体量是项目最主要的目标。为此,团队在项目伊始就拟订下三个关键点与三个创新与突破点。

 

区位  ©联合公设-筑博设计鸟瞰图  摄影:吴清山

 

三个关键点

 

适宜尺度——舫

 

舫:坊,栖映于湖畔,古称之为舫。

 

三水原有的城市肌理是宜人的、街坊式的格局,鲜有巨构的体量。文化商业综合体利用城市干道与湖岸4米的高差,设置了一个抬起1.5米的“超级地表”。大部分建筑体量被置于其下,形成的公共空间包含有展览空间、报告厅、艺术商店、儿童阅览、乐器文具店、书店、咖啡厅等,并且均有开向舫间广场的出入口。“超级地表”成了节庆广场,市民从城市界面非常容易到达。

 

广场分析图  ©联合公设-筑博设计舫间广场  摄影:吴清山城建展厅室内  摄影:吴清山

为了避免巨构建筑对水庭的独占,设计将建筑体量打碎,并按功能分区组团布置,成为坊城。场馆间构筑成为坊间的空间场所,景观能透过适宜体量的建筑漫入城市,人们也可通过多种多样的路径穿越文化商业综合体到达水庭。得益于水庭荷岸的湿润,“坊”成为了“舫”。

 

舫城并不是存在于城市与自然间的屏障,它更像是一个海绵,吸引着两侧的人流相互交融、汇聚。得益于舫城场所的开放性和与自然的交融性,市民游走其中,并不会感受到场所的局限与距离感。

 

广场远眺水庭  摄影:吴清山

 

通达开放——漫

 

漫:虽独揽水庭盛景,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基地位于新城的绿轴上,将开放空间最大限度地反馈给城市是设计的出发点。设计除了将场地本身共享予市民,还将其作为城市与水庭公园间关键的纽带,市民能十分便捷地在此漫游和停留,或到水庭公园踏香寻荷,或在半开放台阶广场上驻足远眺。

 

设计利用地形高差分别设置了节庆广场(面向城市)和舫间广场(联系自然),城市与水庭通过文化商业综合体互相渗透、交融。

 

设计要点  ©联合公设-筑博设计

节庆广场能满足各大场馆集散、节庆集会等多种需求,并针对岭南炎热的气候设置了水景与雾化器,可有效地调节场地微气候。舫间广场与水庭公园无缝衔接,以滨湖休闲商业串联各大场馆。通过骑楼、遮阳、挑廊等,营造出一个全天候的半户外文化休闲街,各大场馆也均有面向节庆广场和朝向舫间广场的出入口。

 

市民不仅可以从城市界面方便地到达各大场馆,同时也能自如出入于自然界面中。项目塑造的多元文化设施与多样休闲商业配套,可供市民在此度过一个美好而充实的周末。

 

节庆广场与舫间广场的主要联系节点  摄影:吴清山

文化活动中心与科技馆间节庆广场与舫间广场的联系  摄影:吴清山图书馆旁节庆广场与舫间广场间的联系  摄影:吴清山大剧院旁节庆广场与舫间广场间的联系  摄影:吴清山节庆广场与舫间广场的主要视觉通廊  摄影:吴清山

 

文脉传承——续

 

续:五岭以南,高温多雨,其房必惜通,喜阴凉。

 

在尺度上,设计有效地控制了地面建筑体量,留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