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文献记载,自1914年开铸至1917年共铸有1亿8千余万元。此后杭州、南京及武昌各分厂开铸,估计其总发行量在5亿9千万元以上。
银元“袁大头”当时在中国流通十分广泛,基本达到了全国的任一地域。即便在袁世凯退位之后,袁大头依然流通了10年之久,在当时人们心中乃至后来的货币史上都有一定影响力。
新中国成立之后,很多边陲地区还只相信袁大头作为硬通货,为此1951年沈阳造币厂还特意铸造了一批袁大头,供边陲地区人民使用过度。
“袁大头”值多钱
袁大头银元,作为民国初期的主流货币,在当时高超的铸造技艺和匠工精神下,确实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无论在硬度和光泽上,都深受社会各界赞许,这也是它流传10年之久的根本原因之一。标准的袁大头规格六钱四分八厘,掺入银铜后,合计七钱二分。
要说到袁大头的价值,鉴于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个地区贫富差距不一样,且收入标准不同。我们这里讨论一元袁大头的价值,时间范围以清朝灭亡至全面抗战爆发前25年的时间内为准绳,地域范围以当时主要城市北上广为研究目标。
以工商业最为发达的上海为例,二三十年代上海工人月工资在20个银元上下;技术工人、小学教师、医护人员等家庭月收入超过50元,达到小康水平;医生、记者、作家、律师、大学教授,脑力劳动者的收入最高,达到了月收入100-200元。
值得一提的是,民国时期是文学的黄金年代,作家们的收入更是高的惊人。像鲁迅、胡适这些文学大佬,每个月的稿费都能达到上千元。所以鲁迅当时在北京买房,是轻而易举的事。
1928年底,亚东图书馆曾经给胡适一份账单,从账面上看版税和酬劳两部分合计多达29000多元。也许正是收入的影响,民国时期是文化最为复兴的历史时期。
从一个工人月工资20元以下就可以看出,当时的袁大头是很值钱的。至少比现在的一元纸币要值钱的多。按照《1918-1980年北京社会状况调查》,上世纪20年代北京一个四五口人的劳动家庭,每年伙食费132.4银元。当时标准家庭的贫困线定位在每月收入10银元以下。
另外,《上海工人运动史》中记载,1927年上海,一斤猪肉0.28元,一盒香烟0.036元,一斤白糖0.096元。而当时在广州,一斤大米0.04元,一个袁大头能买25斤。
以当时的购买力来看,一个袁大头差不多与现在的150到200人民币价值差不多。
不过,上面介绍的基本上是大城市的生活物价,在当时很多小城市甚至边远地区,一元袁大头的购买力价值还要高出很多。
时至今日,市面上依然有很多袁大头银币藏品。质地、品相好的价格能够达到一千元以上。不过也有很多都是赝品,有接触的藏品朋友也需多多留意。
读者们,关于“‘袁大头’的价值”,大家有何看法?如果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