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接触到摇滚乐队的国内年轻人们
当年崔健已经小有名气了。
这位从空军文工团长大的年轻人,与自己在北京歌舞团的同事组建了一支名为“七合板”的乐队,在小型的餐馆和外国人的俱乐部中进行过小规模的西方流行音乐作品演出,并创作了一些自己的音乐作品,也算是见过世面且懂行的人了。但当他看到了西方的一线摇滚乐队,同样有些震惊。
同时也开始思索:“中国的摇滚乐该是什么样子的?”
▲“摇滚教父”崔健
一年后,崔健的七合板乐队解散,他开始着手去做一张心中理想的中国摇滚乐专辑。这一年中,作出了《一无所有》、《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不是我不明白》等后来影响力十分大的作品。
同年5月9日,在北京的纪念国际和平年音乐会上,崔健《一无所有》首演,刚刚开始走出集体主义思维的年轻人们第一次听到了以“我”为主题的音乐作品,在这首歌中找到了强烈的共鸣。
▲带着“一块红布”的崔健
后来,5月9日被乐迷称为摇滚乐的生日。
国内的当红的摇滚乐队二手玫瑰主唱梁龙,曾经这样评价崔健:
(国内摇滚乐圈)就一个叫爹的人,就是我们的教父崔健,因为他我才搞的摇滚乐。我希望所有朋友知道,像崔健这样坚持的人并不多,有些人出了点小名就已经废了,但是老崔很敬业。
(国内摇滚乐圈)就一个叫爹的人,就是我们的教父崔健,因为他我才搞的摇滚乐。我希望所有朋友知道,像崔健这样坚持的人并不多,有些人出了点小名就已经废了,但是老崔很敬业。
某位后来成了红人的南京籍独立音乐人也曾说过:
我的演出没有赠票,能免费进的人只有罗大佑和崔健。
我的演出没有赠票,能免费进的人只有罗大佑和崔健。
在中国,有才华有影响力的音乐人不少,但是能毋庸置疑的获得大多数人肯定的摇滚歌手并不多。更不要说这个“中国摇滚教父”和“中国摇滚第一人”的标签了。
读到这里很多朋友也许依旧会迷惑:“难道仅仅因为一首《一无所有》表达出了集体以外的思想,就足以让崔健获得如今的地位了吗?”
不仅仅是这样。
为什么崔健是“中国摇滚教父”?
相信崔健总被这样称呼早就对这个名号反感了,但是没办法,时代选择了他。
摇滚乐是舶来品,最早在英伦走红,而后“英伦入侵”了全世界,向全球散播了摇滚乐的种子。
▲“英伦入侵”全世界的披头士乐队
当时作为英国的殖民地,香港自然率先听到摇滚乐文化,也有了一些在小圈子内比较有名气的摇滚乐队比如:60年代的:花花公子乐队、莲花乐队(许冠杰曾经的乐队);80年代的:太极乐队、浮世绘(乐队灵魂人物是后来《歌手》系列的音乐总监梁翘柏)。
▲青年时代的梁翘柏
内地这边,1979年冬天的,第二外国语大学诞生了内地首支以翻唱披头士、保罗·西蒙和比吉斯为主的摇滚乐队——万里马王(著名录音师“老哥”王昕波是这支乐队的核心人物)。还有蝗虫乐队(丁武早期任主唱)、不倒翁乐队(臧天朔曾任主唱)等;
但是即使不考虑香港的英属时期,无论是香港的那几支乐队,还是老哥的万里马王都无法被称为“中国第一摇滚乐队”或者“中国摇滚第一人”。
原因有二:
第一,在文化的吸纳过程一定是要先模仿再创新,而这些乐队中很多存在时间并不长,还没进阶到创作阶段。
第二,就港岛而言,虽然香港当时为英属,但是其实社会环境是比较稳定的。而摇滚乐作为一种情绪的载体,无论是在欧洲还是美国,产生伟大作品的最大动因都是二战之后的年轻人“无处释放的荷尔蒙”。
当时的香港的年轻人脑子里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