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地球上最像月球的地方<全世界的沙漠有哪些地方>

地球上最像月球的地方

圣·佩德罗·德·阿塔卡马(San Pedro de Atacama)是位于智利北部阿塔卡玛沙漠(Desierto de Atacama)之中的一座小镇,当地人习惯将这里简称为阿塔卡马。由于地处世界旱极阿塔卡玛沙漠之中,这里几乎从不下雨,终年气候干旱。因为阿塔卡玛沙漠周围的景色有着它的独特性,这座藏匿于大漠之中的小镇还是被文明世界所发现。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世界上著名旅游目的地,每年不分季节地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到此一游。我们也不辞艰辛地来到了这里。

本篇游记记录我们在阿塔卡马小镇前后4天时间的行程第一天:一早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飞到智利北部城市卡拉马(Calama),然后驱车100公里抵达阿塔卡马小镇,尚未入住就跟随旅行团前往月亮谷;第二天:一天安排看三个湖,上午是火烈鸟湖,接着是盐湖,最后去看高原潟湖;第三天:白天在小镇上参观,晚上去山坡上观星;第四天:上午去两个景点,彩虹谷和岩画,下午到山里泡“野温泉”。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去到智利北部。我们是上午的飞机,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飞到智利北部城市卡拉马(Calama),飞行大约2个多小时,于下午1点多钟抵达卡拉马机场。当地旅行社有车到机场接我们,然后乘车前往沙漠小镇圣·佩德罗·德·阿塔卡马。从卡拉马机场到小镇整整100公里路程,到达阿塔卡马小镇的时间是当地时间下午4点钟。到了我们在小镇上的酒店,放下行李、尚未入住就立刻跟随旅行团前往月亮谷景区。据导游说因为等我们耽误了好长时间。不过这丝毫也怪不得我们,我们一路过来全都是旅行社安排的无缝连接,从圣地亚哥过来就得用这么多时间。

从卡拉马机场出来后进入北部山区,这里的地形地貌与我国的大西北极其相似。之后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旅游景色也与我国的大西北极其相似。

下午4点钟,我们抵达沙漠小镇阿塔卡马。

这是我们下榻的迭戈·阿尔玛格罗酒店(Diego de Almagro),这家酒店在小镇上是最高档的。

阿塔卡马沙漠(Desierto de Atacama)大部分位于智利北部安第斯山脉西侧和太平洋之间。由于从亚马逊盆地吹来的潮湿气团被安第斯山脉挡住,使这个地区成为世界上最干旱地区之一,阿塔卡马沙漠更是被称作“世界旱极”。极度干旱使得这里的地貌极像月球表面(也有的把这里形容为火星表明),就连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简称NASA)也把阿塔卡马沙漠作为进行其火星探测器测试工作的基地之一。我们现在要去的景区叫“月亮谷”(Valle de la Luna),因为景区地貌类似月球表面而得名。

我们的旅游车进入景区,行驶在这片褚红色的山谷中。阿塔卡马沙漠曾是太平洋中的一片汪洋大海,经过数百万年的地壳运动,海底地壳断裂抬升出海平面干涸成了沙漠。上世纪50年代被一位比利时牧师发现而发展成名声大噪的旅游景区。

我们首先被带到一个被命名为三个玛利亚(Las tres Marías)的景点。岩石被风化后以及盐类物质的结晶形成了天然雕塑。不过周围的山体被风化后都变成了平地,唯独剩下这几块岩石依然矗立在地面上,这也的确算得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大家好奇地观察地上一些白色的结晶体,导游说那是一种盐的结晶体。我用手摸了一下,感觉还很硬。

虽然说是下午,但天上依然烈日高照,阳光毒辣,加上天气干燥,游客很容易中暑。景区里在各个景点前都修了这样的避暑小屋,为游客提供休憩之处。

这块石头像不像一个狗头?

不远处是巨大的沙丘,我们一会儿要爬到这些沙丘上面去。

其实像“三个玛利亚”这样的风化岩石在景区里比比皆是。

像这样沟壑纵横,起伏不定的褚红色土石山坡,在地质学上叫做“雅丹地貌”,在我国大西北和新疆的“魔鬼城”就是这样的地貌。

这一面褚红色的巨型石壁是月亮谷的标志性景观,石壁上一层层的沉积结构清晰可见。

这一面石壁很像一座城池的城墙,所以这个景点叫“郊狼城堡”(Piedra del Coyote)。

“郊狼城堡”前这块石碑一样的石柱是“岩层结石”,留下了亿万年前这里作为海底形成的地质构造。

红色岩石上的白色纹路像一幅图画,那些白色纹路其实是一种矿物质的结晶体。

我们开始顶着烈日爬上沙丘。这里的海拔高度有2300多米,所以看上去坡度不大,但爬起来还是有点累。

登上沙丘,视野顿时开阔许多。这个景点叫“凯瑞眺望台”(Mirador de Kari),是月亮谷景区内位置最高的景点。

站在“凯瑞眺望台”是观看“郊狼城堡”全貌的最佳位置。

棱角分明的沙脊线在我们脚下向远处伸延。

眺望台上阳光暴晒,简陋的阴凉之处挤满了游客。

这里的山势和颜色与我国新疆吐鲁番的“火焰山”雷同,其实它们属于同一种地貌。

景区外面远处的一座火山。这是一座活火山名叫利坎卡布尔(Licancabur),海拔5960米。不过看上去好像没那么高,但要知道我们所在的地方海拔已经有2400多米高,这座火山的绝对高度其实只有3500多米高。

傍晚时分,我们来到月亮谷景区的正大门。这是月亮谷景区大门的标志。

在景区大门处,有一个介绍月亮谷地质构造以及形成历史的小型展览馆。

“月亮谷”出来后,导游把我们拉到一个山坡下面,从车上拿出小桌板,摆上食物,这就是我们的晚餐了。反正就是面包三明治之类的食物,携带方便。之后我们在智利北部经常以这种方式解决进餐问题。

对面山坡上有一个十字架。

导游正在为我们摆放晚餐。

吃过晚餐之后,我们来到“死亡谷”(Valle de La Muerte)。由于这里的景色极其荒芜,没有任何地球生命特征,所以才有了这个名字。这个景区与“月亮谷”相隔不远,而且属于同一种地貌,所以景观也非常相似。之所以专程来这里,是因为“死亡谷”是观赏雅丹日落的最佳地点。

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们汇聚在这块著名的岩石(Cayote) 上,等待着这很不平常的荒漠日落景色。据说这里就是当年比利时牧师首次发现这片山谷之处。

这些凸出的已经松散的岩石看上去很不安全,悬崖边上也没有任何安全防护设施,全靠自己多加小心。

随着日落时间越来越近,来这里的游客也越来越多。

居高临下,俯瞰脚下的山壑。

晚上8点11分,夕阳准时将广袤的山谷镀上魅人的金辉。游客们兴高采烈的欢呼声此起彼伏,纷纷举起手中的相机,记录下这壮丽的日落景色。

远处的利坎卡布尔火山也沉浸在金色的夕阳余晖之中,山顶上正好有一朵白云,像戴上了一顶帽子。

今天是非常充实的一天。一早,旅行社的司机就来酒店接我们出发,先去一个小镇吃早餐,然后去查萨潟湖(Laguna Chaxa)观看火烈鸟;中午到海拔4000米的一个盐湖徒步;下午上到海拔4300米的米斯坎蒂潟湖(Laguna Miscanti);之后开始返回。在返回的路上看了一个南回归线标志。

奥科瑙小镇是我们今天的第一站,司机说我们在小镇上吃早餐。我们原以为会是在一家餐厅或者酒店吃,没想到与我们昨晚的露餐一样,司机支起一张小餐桌,摆上面包、火腿片和饮料就是我们的早餐了。我们因为酒店有免费早餐,已经吃过了,所以对这顿早餐没什么感觉,但这个小镇却很不错。在其他人吃早餐的时候,我们去把这个小镇走了一遍。

在前往小镇的路上,看到一座正在冒烟的火山。智利处在太平洋地震带上,所以好多火山都是活火山。

到了奥科瑙小镇,司机兼导游在一个小亭子前摆上早餐。

这座白色的三层钟楼是奥科瑙小镇的标志性建筑,已经有几百年历史。

钟楼后面是一座教堂。这个教堂与众不同的是整座教堂全部使用当地的火山石建造,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火山石教堂。

教堂不大,但却布置得典雅素净。

我们在小镇上走了一圈,发现这里的屋子几乎全部都是用火山石垒砌起来的,所以奥科瑙小镇是一个火山石小镇。

早餐后司机带我们到小镇上一家民居家里看看,不得不说,这里居民的居住条件还是有些差强人意。

这家主人饲养的两只羊驼打扮得倒是很漂亮。

上午10点钟左右,我们来到查萨潟湖。查萨潟湖除了一般性高原潟湖的特点外,这里最引人注目的是潟湖里有火烈鸟。西班牙语把火烈鸟叫做“弗拉明戈”(Flamingo),为了保护这些火烈鸟,专门在这里设立了国家保护区,所以查萨潟湖又是“弗拉明戈国家保护区”的一部分。

“弗拉明戈国家保护区”入口处,里面是一个介绍查萨潟湖及火烈鸟的陈列室。

一只玻璃杯中盛着取自查萨潟湖的湖水,借助放大镜,可以看到湖水中有很小的像小虾一样的生物,这些就是火烈鸟的食物。难怪火烈鸟整天都把头埋在水里找东西吃,要用这么小的小虾喂饱它们,的确需要花很多时间,要有很好的耐心。

进入保护区,能够看到好几十只火烈鸟,这个场景比起我们曾经在非洲肯尼亚看到的几十万只火烈鸟挤在一起的场景简直就没法比。不过话说回来,能在高原沙漠之中看到火烈鸟也是很不容易的呢。

湛蓝的湖面配上优雅的火烈鸟的倩影,的确是一幅幅看不够的原生态画面。

湖边一只小鸟也飞来觅食,但样子比起火烈鸟要丑很多啊。

下面是一组使用高速摄影拍摄到的火烈鸟从湖面起飞,飞越游客头顶的精彩画面。

大片的沙滩上一方小水池,里面的水经久不枯涸,很神奇吧。其实在下面有暗沟和潟湖是连在一起的。

从查萨潟湖出来后,上到了高原。中途司机找了一个地方把车停下了,让我们下车欣赏阿塔卡玛沙漠高原的景色。

我们测了这里的海拔,大约有3600米左右,随着海拔越来越高,景色也越来越漂亮。

这一段公路从两端看过去都是笔直笔直的,很多队友在公路上各种拍照。

这片金黄色的戈壁滩非常耀眼。

长在戈壁滩上金黄色植物就是这种针状的草丛。这种草已经明显有了高原植物的特征了。

令人惊喜的是我们看到了路边的野生羊驼。

中午12点半,我们来到塔拉盐湖。塔拉盐湖位于智利与阿根廷之间的安第斯山脉上,属于高原咸水湖,是阿塔卡玛沙漠中的一处绿洲。这里的海拔大约为4000米,我们为了近距离观赏塔拉盐湖,从景区入口处要徒步7公里(环形观光线路,不走回头路)走到湖边。在4000米海拔的地方徒步并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所以去之前一定要量力而行。

景区入口处。

景区四周的崇山峻岭。

在景区入口处远眺塔拉盐湖,一会儿我们也要徒步走到人群那儿。

去到时候走得较快,用了不到半个小时就走到湖边。

湖水干涸,退却很多,即使走到湖边,湖水距离我们还是很远。

实话实说,塔拉盐湖的景观比起我国大西北的那些盐湖差得不是一星半点。看了一会儿,沿着景区设置好的道路往回走。

这一段路面像是使用巨石铺设而成,而且铺设的工艺具有与南美古代印加文化类似之处,采用整块石头整齐码放并且严丝合缝。

由于景区内禁止飞无人机,受视角限制,塔拉盐湖在我们眼前被压缩成一条线,大大降低了视觉美感。

站在较高处,勉强可以看到较宽的湖面。

这是一张塔拉盐湖全景图,除了岩石和山脉,湖水几乎看不见。

看完塔拉盐湖后,司机把我们拉到一个山坳坳里,由于四周有山石遮挡,这里的风沙较小,我们将在这里露天午餐。现在已经是下午3点钟啦。

我们露天午餐的地方四周有山石遮挡。这些山石呈蜂窝状,较大的“蜂窝”还能容得下一人躺在里面休息。

较大的“蜂窝”形成了洞穴,从洞口周围垒砌的石块推断,这里以前可能有人居住。

今天中午的露餐与之前的三明治有所不同,是装在玻璃瓶中的类似混合沙拉一样的食物,有鸡肉、玉米、土豆、甜菜等等。一人一瓶,不够还可以加。

在去下一个景区的途中又看到野生羊驼。

今天行程中走得最远、海拔最高的一座高山潟湖,名为米斯坎蒂盐湖(Laguna Miscanti)。这里的海拔达到了4300多米,高海拔山脚下的潟湖,面积没有刚才看过的塔拉盐湖大,但色泽宝蓝兼有碧绿,配合沙漠里清透的湛蓝的天空,整个景观比起塔拉盐湖要漂亮许多。

观赏米斯坎蒂盐湖只能站在湖边的山坡上,不能走下去。整个湖泊就像一个蓝色的聚宝盆聚拢在周围的群山之中。

湖水较浅的地方是碧绿色的。

野生羊驼似乎无处不在,一只羊驼跑到湖边来了。

用远焦镜头拉近,看到湖水中还有野鸭子。

用全景模式拍出的米斯坎蒂盐湖场景更加艳丽、震撼。

在返回阿塔卡马小镇的途中,司机专门把我们带到一个观景点。这里是南回归线标志点,位于南纬23°26′16″线。南回归线与穿越我国的北回归线一样是地球上的一条重要纬线,每年冬至(12月22日)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的纬度值达到最大,太阳角度可以达到 90°,此时正是北南半球的盛夏,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的这条冬至线就是南回归线。反过来,每年夏至日(6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的纬度值达到最大,太阳角度可以达到 90°,此时正是北半球的盛夏,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的这条夏至线就是北回归线。而南回归线与北回归线之间的地方是太阳直射最多的地方,也是地球上最热的地方,被称为热带。而南、北回归线则是地球上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

南回归线智利境内的标志点景点附近立着一块南回归线指示牌。

这个南回归线标志点景观相对来说比较敷衍,没那么郑重其事。这里只有一个白色十字架造型的标志杆,地上也没有南回归线的走向标识。

看了南回归线标志点后,我们回到酒店,结束今天的行程。

按照原先旅行社的安排,今天一早准备送我们去看高原“间歇泉”。这里的间歇泉据称是世界第三大间歇泉地带,也是海拔最高的间歇泉带。由于间歇泉在早上比较活跃,而且低温条件下热气蒸腾的状态更好看,所以基本上所有的旅行团都要趁早出发。如果要去看“间歇泉”我们在凌晨4点多就要出发,而“间歇泉”是在海拔4300的高度,考虑到这么早起床要到怎么高海拔的地方去看“间歇泉”,太辛苦啦。再说类似的“间歇泉”以前在冰岛也见过,所以这次我们一行全部都没有参加这个项目,而是留在小镇上自由活动。晚上才跟随旅行团到远离小镇的山坡上去看星星。

阿塔卡玛沙漠因为降雨量几乎为零而被称作“世界旱极”,而阿塔卡玛小镇位于这片沙漠之中,成为世界上走进这座沙漠的一扇门户和探索智利北部风光的游客中心。带着深深的好奇,趁着今天白天没有团队活动的空闲,我们在整个小镇上仔细地观光,用双脚把整个小镇丈量了一遍。

这个小镇四周都被阿塔卡玛沙漠包围,目之所及,周边几乎寸草不生,除了戈壁便是浅浅的沙漠。

而在小镇的中心,形成了难能可贵的沙漠绿洲。

小镇上只有少数几条可以通汽车的主干道,然而这些道路没有一条路是水泥铺成的,全是土路,只要有车辆从你的身边经过,就会带起一片尘土。

在小镇上走街串巷,最便利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和你的双腿。

在干涸的沙漠之中,能见到这样的参天大树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尽管这样的大树在其他地方我们已经司空见惯。

整个沙漠小镇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小镇上的许多房屋都是使用石块和土坯垒砌起来的。由于很少下雨,这些土石结构的房屋也很耐用。

也是因为很少下雨的缘故,即使用茅草做屋顶也不会漏雨。

像这样用正规建筑材料建造的房屋在小镇上算是比较好的啦。

这片造型独特,像巢穴一样的土坯房屋是一个民宿。

这是小镇上的旅游汽车站,这里有发往各个旅游景区以及邻国的长途汽车。汽车站的遮阳棚很有创意,阳光投下的阴影线条很梦幻。也只有在这里只需要考虑遮阳不需要挡雨的地方才会用上这样的方式做顶棚。

在南美,要去这个城市的中心就去它的武器广场,而武器广场旁边一定会有这个城市最大的教堂。阿塔卡玛小镇也不例外,于是我们来到小镇的武器广场。

由于这段时间正值圣诞节和新年元旦,武器广场上还布置着圣诞树。

武器广场周围的政府办公机构。

教堂的全名叫圣·佩德罗·德·阿塔卡玛大教堂(Iglesia de San Pedro de Atacama)。这座教堂建于17世纪,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教堂很有特点,同小镇上所有的房屋一样,这座教堂也是使用土坯和石头垒砌起来的,教堂的屋顶和大门却是用当地的仙人掌晒干以后当做木材建造的。这样的教堂还是第一次见到,要好好看看。

这座教堂原先是土坯的土黄色,现在看到的纯白色是近年才粉刷上去的,不过白色更显得教堂的纯洁和肃穆。

走进教堂,屋顶使用的是仙人掌,仙人掌晒干制作之后看上去与木材很像。

圣佩德罗考古博物馆(Archeological Museum of Father Le Paige)距离武器广场不远,从其规模及运营方式上看可能是一家私人博物馆。参观博物馆需要购票,但门票是可以讨价还价的,很奇葩吧。我们同行的队友将2500智利比索的门票讲到了1000比索,够狠。

这一排铁皮平房就是博物馆的主体建筑。

博物馆外墙装饰着出自阿塔卡玛沙漠中的岩画图片。从这些岩画的年代可以看出,阿塔卡玛沙漠在几千年前就有人类生存和居住了。

博物馆接待大厅。

这是博物馆里展出的在阿塔卡玛沙漠中出土的人类石器以及生活用品。

这一块质地上乘,纺织精良的织物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从这件织物出现在阿塔卡玛沙漠中可以推想出各种各样的可能性。

博物馆外的仙人掌,我们刚才看到的教堂屋顶使用的仙人掌可能就是这种。

由于前两天行色匆匆,还没来得及仔细看看我们下榻的酒店,今天有时间仔细看看了。

我们下榻的酒店在小镇上是比较高档的那种,酒店内庭院挺大。后面那一排白色的茅草屋顶的平房是我们住的客房。

我们酒店最大的亮点是庭院之中的那个游泳池,在极度缺水的沙漠之中有怎么一个游泳池那是多么大的一种奢侈啊!所以房费贵一点也在情理之中啦。

在阿塔卡玛沙漠之中观星也是一种很难得的体验。由于空气干燥和高海拔等原因,空气中所含的水分很少,所以这里空气中的能见度很高,天空非常通透,远远大于其他地区;再加上此地也被称为世界上的旱极,常年不下雨,天空几乎看不到一片云朵,所以夜晚星空被云层遮挡的概率也很小。因此,这里被公认为地球上最洁净的夜空,成为了世界上最佳观星地之一。热门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中的星空外景地之一就是选择的这里,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阿塔卡玛沙漠在星空拍摄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晚上10点半,司机把我们送到小镇郊外一座山坡上,观星的队友们先围着一个火盆听导游作讲解,然后就分散开来各自找地方拍摄星空。

对于星空拍摄是一门专门的学问,感觉我拍摄的“银河”有些辜负了这一片繁星闪烁的星空。

当你专注做一件事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在漆黑的山坡上逗留到深夜12点过了,在导游的一再催促下我们才收拾装备悻悻作罢。等我们回到小镇上已经是深夜1点多钟了。

今天是我们在小镇上逗留的最后一天。早上起来后就办好了酒店的退房手续,把行李寄存在酒店,然后就跟着导游出去玩了。今天的行程是上午去两个景点,看彩虹谷和岩画;下午跑到山里泡“野温泉”。

彩虹谷是一个很特别的景区,由于这里的山上土石之中蕴含大量的矿物质,所以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当这些彩色的土石有序混杂在一起时,就形成了色彩斑斓的“彩虹”,彩虹谷由此得名。

这是彩虹谷的典型地质景观。红色土石是因为含有铁元素,绿色土石是含有铜元素,而紫色土石是含有磷、钾等元素。当这些土石依次排列,便形成好看的“彩虹”了。其实,我国张掖的七彩丹霞景区与之相似,但七彩丹霞景区比这里大很多而且漂亮不知多少倍。

山门洞开。

紫气东来。

色彩斑斓的山坡。

红绿相间,仿佛阴阳相隔。

大地腾起的烈焰,“火焰山”。

沟壑纵横的山峦。

黑色(深褐色)的山梁。

一柱擎天,雄起。

这座山坡好似一只巨大的绿龟在匍匐前行。

我们在彩虹谷最后来到一处“红色土林”,这一处景观与我国甘肃白银市的“黄河土林”极为相似。但由于阿塔卡玛沙漠的阳光更加充沛,所以这里所呈现出的景观就更加震撼。

在灼灼烈日的烘托下,富含铁元素的土林红得真像燃烧的火焰。

举目上望,狭缝中的土林是最壮观的景色。

走出彩虹谷,眼前竟然出现了一片沙漠绿洲,这里的羊驼是人工喂养的。这些羊驼的体型比起野生羊驼要矮胖一些。

岩画遗址景区距离彩虹谷不远,只有不到半小时车程。看完彩虹谷后,我们来到这里。在我们的认知里,阿塔卡玛沙漠由于极度干旱,完全不适合人类居住。然而,岩画遗址的发现,却完完全全打破了我们的这一认知。经考古证明,这些岩画诞生于3000多年前。也就是说,早在古代人类就曾长期在此谋生。岩画遗址景区内依然保留着以沙漠为家的古人居住的洞穴遗址,还有古老的岩石雕刻。很多岩画都是这里的原住民所记录的生活点滴,包括羊驼、狗、兔子等元素。因为这里干旱的缘故,这些裸露在外的岩画至今保存完好、清晰可见。

岩画遗址主要集中在我们眼前这座全部是石头的小山上。我们从山坡的这边上去,到山顶后再绕到山坡的另一边下来。

狗的岩画,下面石板上的是复原图。

山坡上岩石裸露,乱石堆砌。

猴。

羊驼。

这一幅岩画表现的内容较为丰富,反映当时放牧羊驼的场景。岩画中出现了人脸的图案。

这幅岩画描述当时一位祭师正在盘腿做法事的场景。因岩画有部分破损,下面石板是复原图。

这是山坡的另一面。

在山脚下,有一些天然形成的石窟,考古认为这些洞穴曾经是古人的住所。

岩石被风化后形成的蜂窝状崖壁。

这是一只火烈鸟,由此可知古代当地就有火烈鸟生存。

这些羊驼非常逼真,惟妙惟肖。

这是山坡上一处面积较大的岩洞。

离小山坡稍远的地方还有岩画遗址。

这边同样有天然形成的洞穴。

这边的岩画所表现的内容看上去似乎更加繁杂。

这一幅岩画最为典型,画面中不仅有羊驼、狗、兔子等动物,还反映了当时人类生活以及女人怀孕、生产等场景,为后人研究古代人类生活提供了最原始的真实资料。

如果要仔仔细细把这些岩画都看一遍,可能会花很多时间,我们也就是点到为止的意思,匆匆而过。

在景区外面的荒地看到了野驴,来智利这是第一次看到野驴。

在返回小镇的路上又看到羊驼,这已经是司空见惯了。

中午回到酒店,睡了一个午觉,好好休息了一下。下午4点钟,司机把我们带到一个山沟里去泡野温泉。所谓“野温泉”就是阿塔卡玛沙漠之中的一处露天温泉,四周是沙漠戈壁式的山谷,泉水来自附近的一条普利塔马河(Puritama),河水流到这附近相对低洼的山谷中形成了天然温泉。在世界旱极的沙漠之中出现这样的河流温泉真的是一件很神奇的事。由于泡野温泉免费,当地民众自己也经常携家带口地跑到这里来泡温泉(洗澡),一来可以节省家里的水资源,二来还能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普利塔马河从这个山沟中流过,当地居民和游客开车到这里,在山沟中随便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就可以泡温泉了。

由于是免费泡温泉,来这里的车还真不少。

从停车处下到山沟的路很不好走(根本就没有路),需要格外小心。

山沟里的山坡上生长着仙人掌。

这些水池就是泡温泉的地方,不过水太浅,泡着并不是很爽。要想更舒服一些,还得往山沟里面走。

在山沟发现有人类居住的痕迹,估计以前这里有人居住。不过有水的地方,生活相对还比较方便。

山沟临水的地方生长着茂盛的芦苇。

河水的水质清澈,而且水温也合适,泡澡一点问题都没有。

衣服脱在外面,人躲在隐秘处。

我就是跟着到山沟里去看了看怎么个泡野温泉,自己没有下水。也算了解了当地民众的一个生活习俗。从山沟回到小镇上的酒店,把寄存在酒店的行李放上车,司机送我们到卡拉马市里。在卡拉马住下之后,马上预订了明天去伊基克(Iquique)的长途汽车票。明天我们将开始在伊基克的一段新的行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