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石玉钢主持新闻发布会
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 石玉钢: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雨过天晴,欢迎各位出席中共云南省委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中国这十年”主题新闻发布会云南专场。出席本场发布会的省领导有:
中共云南省委书记、云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宁先生;
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长王予波先生;
我是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石玉钢。
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王宁书记、王予波省长将向大家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取得的显著成绩,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有请王宁书记介绍有关情况。
中共云南省委书记、云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宁发布新闻
中共云南省委书记、云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王宁:
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在这里同大家见面。首先,我代表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和全省各族人民,对大家参加今天的发布会,表示诚挚的欢迎!对大家长期以来对云南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云南发展,心系边疆各族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两次亲临云南考察指导、三次给云南干部群众回信,对云南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云南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十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团结带领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共同奋斗,方方面面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始终保持较快增长、民生有了明显改善、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政治生态逐年向好,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2012年以来,是我省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全省经济总量在全国排位从第24位跃升到第18位。今年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5%,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
回顾十年的变化,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新胜利。我们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发展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尽锐出战、攻坚克难,全省933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50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实现了150万人易地搬迁,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完成脱贫任务后,我们坚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推动脱贫地区加快发展。今年以来,我们部署实施了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力争用2-3年的时间,脱贫人口收入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让各族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
第二,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迈出新步伐。我们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大抓产业发展,大抓产业项目,大抓市场主体培育,大抓招商引资和营商环境建设;绿色能源成为第一大产业,茶叶、鲜切花、咖啡、核桃、中药材等高原特色农业不断发展壮大;疫情发生前我省旅游业位居全国前列、旅游业总收入超过1万亿元、智慧旅游成为全国标杆;绿色铝、绿色硅、新材料等产业链条更加完备,园区产业集聚效应得到加强。我们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万公里、居全国第2位,铁路里程达4741公里,民用机场达15个,交通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有效破解。我们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云南自贸试验区形成39项全国首创经验案例,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我们大力推进创新型云南建设,区域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我们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力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美丽县城和特色小镇建设,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我们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6%和10.6%,高于经济增速,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分、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第三,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迈上新台阶。我们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全省有11个州(市)和84个单位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纽带更加牢固,爱党爱国爱大家庭的情感更加升华。我们坚持把发展作为示范区建设的关键,大力实施兴边富民工程,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的生产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实现了“一步跨千年”。我们坚持把安全稳定作为示范区建设的底线,健全完善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机制,建设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全力防范境外疫情输入,筑牢了祖国西南安全稳定屏障。
第四,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展现新面貌。我们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推进以长江为重点的六大水系保护修复,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率保持在98%以上。我们全面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功举办COP15第一阶段会议,亚洲象北上及返回之旅温暖了全世界。我们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绿色低碳产业。今年以来,我们大力实施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推进全域绿化美化。相信不久的将来,生态美、环境美、城市美、乡村美、山水美、人文美将成为云南的普遍形态。
第五,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开创新局面。我们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积极做好内外统筹、双向开放这篇大文章。对内,加强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合作。对外,主动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与9个国家搭建12个多边双边合作机制,中越、中老、中缅国际通道高速公路境内段全线贯通,中老铁路开通运营,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位优势、开放优势更加凸显。
第六,全面从严治党焕发新气象。我们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教育引导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我们鲜明树立重一线、重实干、重实绩、重公认的用人导向,建设敢于担当、干事创业、攻坚克难的干部队伍。我们大力推进人才强省战略,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在滇“两院”院士数量达到13人,居西部省区前列。我们大力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推动全省上下工作作风持续改进、工作效能不断提升、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我们毫不放松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构建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
云南这十年的发展变化,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在于中央各部委和兄弟省(区、市)、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于全省各族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这也是我们开创更加美好未来的信心所在、力量所在。
新的征程上,云南各族人民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而不懈奋斗。
石玉钢:
谢谢王宁书记的情况介绍。下面,进入答记者问环节,提问前请各位记者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现在开始提问,请举手示意。
人民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人民日报记者:
近年来,云南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实现了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请问,云南在这方面有哪些代表性成就,有哪些经验做法?谢谢!
石玉钢:
这个问题,我们有请王宁书记回答。
王宁: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刚才,我在发布词里也介绍了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云南这十年的发展变化是巨大的,这是我国发展成就在边疆民族省份的一个缩影。如果说有哪些代表性成就,我认为,可以从5个方面进行概括:
一是综合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突破。从总量看,从2012年的1.1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2.71万亿元,全国排位从第24位跃升到第18位,取得较大进步。从增速看,十年来,年均增长8.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这对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来说,实属不易。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高速公路里程从2012年的2900多公里,到2023年突破1万公里、居全国第2位。农村公路超过26万公里、居全国第2位。铁路里程达4741公里,16个州(市)有一半通了高铁。乌东德、白鹤滩等一批世界级大型水电站建成投产。云南电力不仅保障了本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还通过“西电东送”有力支撑了东部省区的电力需求。滇中引水工程全线开工,这项工程对云南来说十分重要,建成后将彻底解决制约滇中发展最关键的缺水问题。
三是特色产业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农业方面,茶叶、鲜切花、咖啡、核桃、中药材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每年为上海、广东、香港等地输送大量新鲜、高品质的蔬菜。工业方面,绿色铝硅成长为新的千亿级产业,全省电力总装机突破1亿千瓦,绿色能源占比近90%。旅游业方面,疫情之前,每年到云南旅游的有8亿人次,总收入超过1万亿元。最近,疫情形势好转了,旅游人数剧增,大理、丽江、西双版纳等地又重现了游人如织、一房难求的景象,旅游经济得到恢复。目前,我们正一手推动旅游业大力发展,一手抓疫情防控,确保不发生规模性疫情。
四是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全省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气优良天数比率保持在98%以上,居全国前列。成功举办COP15第一阶段会议。
五是民生保障改善实现历史性突破。教育、医疗服务水平全面提升,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2023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万元和1.4万元,分别比2012年翻了一番。
可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是云南经济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效益最好、民生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说到经验做法,我感受最深的是三个方面:
一是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要求云南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我们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把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作为最鲜明的主题、最大的任务,在保证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努力加快发展速度。
二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我们始终把为民造福、为民谋利、为群众过上好日子作为最大的政绩。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我们都坚持这一条,朝这个方向努力。
三是始终坚持发展和党建两手抓。过去一段时间里,白恩培、秦光荣等人严重违纪违法,不仅重创了云南的政治生态,也严重影响了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
这些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和全面从严治党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政治生态不断净化,发展环境越来越好,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也越来越足。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与先进省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我们一定能够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云南明天更加美好。
云南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云南日报记者:
云南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您对云南如期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有哪些感受和体会,如何做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谢谢!
石玉钢:
这个问题,我们有请王宁书记回答。
王宁:
这个问题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省上下都十分关注的问题。我刚到云南的时候,听到两个数字比较吃惊:一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33万人,占了全国的十分之一;二是贫困县有88个,其中27个是深度贫困县。你们去过的昭通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地级市,你们看过的怒江独龙族,过去的贫困程度难以想象。到云南工作以来的9个月时间里,我看得最多的是脱贫地区,听得最多的是脱贫攻坚故事。
每到一个地方,我都深切感受到,云南打赢脱贫攻坚战十分不容易,也感受到脱贫攻坚给云南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带来的深刻变化,也更加深刻感受到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比如,怒江州贫困发生率曾一度高达40%,是当时全国平均水平的9倍,脱贫难度可想而知。现在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独龙族实现了“一步跨千年”,怒江州不仅通了高速公路,还建成了美丽公路,旅游、农业等相关产业也飞速发展,怒江大峡谷景观水平世界独一无二。
再比如,昭通市曾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地级市,现在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易地搬迁安置区,家家有新居,户户有新业,群众的钱包鼓起来了、居民的笑容更灿烂了。我调研的一个易地搬迁安置区,经过几年的努力,三分之一的家庭购买了小汽车。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可以说,没有伟大的脱贫攻坚战,就没有今天欣欣向荣的云南,就没有脱贫群众的笑脸笑容。这是我的第一点感受。
到云南工作以来,我先后到了16个州(市)、41个县调研,所到之处,各族干部群众发自内心地感谢习近平总书记、感恩共产党,自编自唱《九谢共产党》,“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生动场景随处可见。我切身感到,正是总书记和党中央的亲切关怀,正是总书记亲自策划、推动、督促、检查,我们才能如期打赢这场历史性战役。这是我的第二点感受。
在这个主战场,我们不是孤军奋战,大家都来帮我们。我在基层调研的路上,到处讲述着国家部委、中央定点扶贫单位、中央企业,上海、广东兄弟省市以及社会各界无私援助、真情帮扶的故事。不仅给政策、给资金、给项目,还派了老师、医生、科技专家,面对面地帮我们,手把手地教我们。脱贫攻坚这场伟大战役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得到充分体现。这是我的第三点感受。
最后一点感受,脱贫攻坚中涌现出一大批勇于担当、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的党员干部,涌现出带领独龙族群众脱贫的“老县长”高德荣、华坪女高校长张桂梅、“农民院士”朱有勇等一批模范人物,发挥了重要带头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脱贫攻坚既富了“口袋”、也富了“脑袋”,既转变了生产方式、也转变了生活方式。广大脱贫群众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在村里跳起了广场舞,学会了网络电商,开起了线上直播,让农产品走出大山,用行动证明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我们脱贫攻坚虽然取得了胜利,但脱贫的基础还不牢靠,脱贫群众的收入水平还不高,遇到一些情况、遇到一点风险,就有可能返贫致贫。为此,我们下一步围绕“守底线、抓增收、促振兴”的总体要求,着力抓好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是抓实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一旦出现返贫和新的致贫,我们就及时跟进帮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二是大力实施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对年人均纯收入1万元以下的脱贫户,全部列出清单,进行“一对一”重点帮扶,力争通过2-3年的时间,脱贫人口收入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三是坚持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同步振兴,全面提升发展。
四是充分发挥大帮扶格局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继续参与乡村振兴,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我们坚信,有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国家部委的关心支持,有兄弟省市和社会各界的倾力帮助,我们一定能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实施好乡村振兴,带领全省各族群众过上共同富裕的好日子。
香港大公文汇传媒记者现场提问
香港大公文汇传媒记者:
谢谢主持人给香港媒体一个提问的机会。近年来,云南着力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多举措构筑对外开放新高地。请问十年来,云南在对外开放上采取了哪些举措并取得怎样的成效?在这过程中形成了怎样的“云南经验”?下一步对外开放有何计划和打算?谢谢!
石玉钢:
这个问题,我们有请王予波省长回答。
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长王予波答记者问
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长 王予波:
感谢香港大公文汇传媒记者的提问。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在国内外都具有重要影响力。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还致信祝贺《大公报》创刊120周年,对《大公报》在新时代旗帜鲜明发出正面声音、凝聚社会共识等都给予充分肯定。长期以来,你们关注云南、宣传云南,为云南与香港深化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云南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也是云南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和重要平台。十年来,特别是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以来,我们以辐射中心建设统揽对外开放工作,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边疆”是云南的基本省情,曾经的“边疆”是边陲末梢,今天的“边疆”已成为充满生机、活力迸发的开放前沿。我们取得的成效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一是体现在政策的沟通上。与9个国家搭建了12个多边双边合作机制,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缔结友城49对,加快对接RCEP行动计划,深度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携手各方推动澜湄合作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开创新局,举办5届中国—南亚博览会,云南在推动我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中的主体省份地位进一步凸显。二是体现在设施的联通上。“八出省五出境”铁路网持续完善,“七出省五出境”高速公路网基本成型,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是2012年的3.4倍、排名全国第2位,公路水路投资2018年以来连续4年居全国第1位。中越、中老、中缅国际大通道高速公路境内段全线贯通,我省与南亚东南亚通航城市数量居全国第1位,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通道实现集装箱运输零突破,中缅油气管道投产运营,建成13条跨境电力联网通道。中老铁路去年开通以来,7个月已发送旅客411万人次、货物503万吨。中缅新通道海公铁联运已成功试运,经过云南进入印度洋,比从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缩短3000多海里,时间缩短20多天,每个集装箱降低运输成本1000元左右,截至目前,已试运13批次、492个标箱,货物9904吨。三是体现在贸易的畅通上。构建包含自贸试验区、经开区、边(跨)境经济合作区、综保区和口岸在内的多层次开放平台体系,深化跨境贸易、跨境产能、跨境物流等合作,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012年的210.14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486.59亿美元,十年累计利用外资124.8亿美元,2023年,新设外资企业337家、同比增长26.2%,入滇发展的世界500强企业累计达到134家。四是体现在资金的融通上。富滇银行到老挝合资设立了老中银行,成为我国首个获批在境外设点的地方城市商业银行,8家外资银行、5家外资保险机构来滇设立分支机构,与108个国家(地区)建立了跨境人民币业务,实现已建交南亚东南亚国家全覆盖,跨境人民币累计结算6892.95亿元。五是体现在民心的相通上。持续深化与周边国家在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的合作,2012年至今,来滇南亚东南亚国家留学生10.7万人、占全部来滇留学生的83.6%,开展“七彩云南·文化周边行”访演活动和民族文化节庆活动,举办“光明行”“爱心行”公益医疗活动,支持周边国家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回顾这十年云南对外开放历程,可以总结不少经验和启示。我从体会的角度讲3条:第一条体会:服务和融入国家大局是根本。准确把握云南在全国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与周边国家领导人一系列互访成果涉及云南事项,为国家周边外交作出云南贡献。第二条体会:增强自身辐射能力是基础。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2012年至2023年,全省经济总量由1.11万亿元增长到2.71万亿元,在全国的排位从第24位提升至第18位。今年上半年,GDP增长3.5%、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经济总量排名第17位,有力稳住了经济基本盘。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坚持开放共赢,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以大开发促进大发展,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层次明显提升,对周边国家的吸引力、辐射力、带动力、影响力不断增强。第三条体会:深化改革创新是关键。紧紧牵住改革这个“牛鼻子”,全面深化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形成46项全国首创制度创新成果,昆明市正式托管西双版纳州磨憨镇,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拥有边境线和边境口岸的省会城市,2023年,云南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均排全国最短省份第2位,开放不断向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迈进。
当前,云南正成为强大国内市场与南亚东南亚国际市场之间的战略纽带、“大循环、双循环”的重要支撑。我们将抓住大机遇、用好大通道、培育大物流、发展大产业、促进大开放,着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能源、数字物流国际枢纽,推动各类关键要素高效流动、交汇循环,真正把辐射中心这一战略定位变为现实地位。
这里,我还想通过香港大公文汇传媒向港澳各界传递一个重要的信息:在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过程中,我们特别期望和欢迎与港澳各界深化合作。欢迎港澳各界人士到云南旅游、投资、兴业,共谋发展。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现场提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云南被誉为“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世界花园”“物种基因库”,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有目共睹。请问,云南是如何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另外,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也走在全国前列,下一步云南将怎样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谢谢!
石玉钢:
这个问题,我们有请王予波省长回答。
王予波:
感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的提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是中央权威媒体平台,让中国声音传向了世界。总台一直关心关注云南,对外宣传云南、推介云南和讲好新时代云南改革发展的故事,在这些方面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和支持。我们印象特别深的是,去年总台对亚洲象北上南归、COP15等的宣传报道,有力提升了大美云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开展的工作是“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的,取得的变化是“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这些变化,在座的每一位同志都有很深刻的感受。美丽云南是美丽中国建设的一张“靓丽名片”。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努力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殷殷嘱托,以祖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来定位自己的职责,以“排头兵”来要求自己的工作,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前列。在云南,可以说处处好山、好水、好空气、好生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守护绿水青山、铸就金山银山已成为全省各族干部群众的共识和共为。记得两年前,我到迪庆州维西县塔城镇海尼村阿古玛、册家洛两个村民小组调研时,我问两个村民小组长,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他们不约而同地告诉我印象最深的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问为什么?他们说生态保护好了,产业也发展起来了,收入也高了。我听了很受教育,也很感慨。这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已经广泛深入人心。
长期以来,我们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推动生态高颜值与发展高质量齐头并进。在保护绿水青山上,我们主要抓了3件事。一是水。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是云南的“标配”。统筹推进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保护、水资源管理,全省优良水体比例达89.6%,十年提升了34.5个百分点。坚决担起长江上游生态保护政治责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致力把赤水河流域打造成为长江上游最美生态河流,流出云南的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实现了“一江清水出云南”。推进以长江为重点的六大水系保护修复,出境跨界断面水质100%达标。二是气。蓝天白云、清新空气是云南的“标识”。调整优化产业、能源、运输、用地结构,全面完成“散乱污”企业整治、小锅炉淘汰任务,提前淘汰近15万辆黄标车,全省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连续多年稳定在98%以上,今年上半年达99.4%。三是土。青山常绿、良田沃土是云南的“标签”。全面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推进实施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耕地周边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等,全省受污染耕地、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分别达90%和100%,连续4年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云南94%的国土面积是山区,我们持续推进“森林云南”建设,扎实开展“绿美云南”行动,全省森林面积3.74亿、森林覆盖率65.04%、森林蓄积量20.67亿立方米,这几项指标均居全国前列。
在转化为金山银山上,我们主要推进了3项工作。一是推动工业绿色转型。绿色能源跃居为云南第一支柱产业,绿色铝硅产业快速发展,“十三五”期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4.56%,碳排放强度降低24.72%。二是推动农业绿色崛起。绿色食品认证数量居全国第7,“云系”“滇牌”农产品销往全国150多个大中城市、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连续多年位居西部省区第1。三是推动文旅产业绿色升级。一流生态资源加速转化为一流文旅产品,七彩云南成为世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刚才,王宁书记已经做了详细介绍。这两天到云南旅游的势头,我想在座的记者们也都有很深切的感受。有网民这样表述:感觉全中国一半的游客都到云南来旅游了。确实,这两天云南旅游的势头很好。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已经多日保持单日运送旅客量全国第一、每天近11万人,铁路日均发送旅客人数峰值超过30万人,还有自驾游等等,旅游复苏势头很猛。与此同时,我们疫情防控的压力很大,在旅游强劲复苏的势头下,我们要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我们坚持防得住是硬道理、防得好是硬要求,精准落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疫情,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为旅游业恢复创造良好环境。
刚才,记者朋友谈到了云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这是云南生态文明建设很有成效、很受关注的一项工作。在这件事上,我们不仅抓得早、也抓得紧,早在2013年就印发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在全国率先出台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率先发布省级生物多样性白皮书和生物物种名录,先后发布《丽江宣言》《腾冲纲领》《西双版纳约定》,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全省90%的重要生态系统、80%的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去年的COP15第一阶段会议让大美云南生物多样性惊艳全球,亚洲象北上南归之旅温暖了世人。
我们深知,生态环境是云南最重要的优势、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将聚焦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深耕绿色发展沃土,培育绿色发展动能,擦亮绿色发展名片,坚决守护好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良田沃土。在生态环境保护上,我们是舍得眼前利益的、是舍得增长速度的、是舍得GDP的!正因为有了这些“舍”,我们才会有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得”。
谢谢!
光明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光明日报记者:
2015年、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都深入民族村寨看望各族群众,并要求云南努力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请问,十年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此期间采取了哪些举措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下一步云南在这方面还将开展哪些工作?谢谢!
石玉钢:
这个问题,我们有请王宁书记回答。
王宁:
这个问题非常好,很有针对性,体现了云南特色。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总人口1563万人,占全省三分之一。民族工作是云南非常重要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都高度关注民族地区和民族群众,对他们的生产生活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亲自给边境村老支书回信,鼓励他们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这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全省上下要努力做好的一件事。
到云南工作后,我平时下基层,跑了许多民族村寨。走进这些村寨,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人们的精神面貌大变。这些变化,如果用一首歌来形容的话,那就是《阿佤人民再唱新歌》。这首歌生动反映了边疆民族地区生产生活和精神面貌发生的巨变。
一是经济实力有了新跨越。十年间,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年均增长9.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23年经济总量达到1.12万亿元,是2012年的2.8倍。说明各级党委政府对民族地区发展始终是高度重视的。
二是人民生活有了新改善。老乡们不仅住有所居、幼有所教、病有所医,还建起了文化室、成立了文艺队,有了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实现了“一步跨千年”。
三是基础设施有了新变化。这个变化是巨大的。比如,我们有5个少数民族自治州进入了高铁时代。民族地区所有行政村100%通硬化路、通邮,4G网络宽带全覆盖,农村电商已经进入到普通老百姓家,现代生活方式已经进入偏远落后的民族地区。
四是特色产业有了新发展。云花、云茶、云蔬、云果等高原特色农业持续壮大,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民族村寨致富路子越来越宽,未来还会越来越好。
五是民族文化有了新繁荣。十年间,我们推出一大批优秀文化作品,像《幸福花山》《独龙天路》等民族文化精品,给人们带来了美好的精神享受。
六是民族团结有了新巩固。各民族之间交得了知心朋友、做得了和睦邻居、结得了美满姻缘,涌现出一大批示范和典型。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这些成绩是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特殊支持、综合施策的结果。一是投入上倾斜。“十三五”期间,我们实施示范区建设规划,共投入资金4000多亿元。二是政策上支持。我们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着力缩小发展差距。三是治理上加强。我们制定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依法治理民族事务。
下一步,我们将以更大力度加快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发展。一是政治上,引领各族群众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我到边境地区调研,感到当地群众是非常质朴的,发自内心拥护中国共产党。二是发展上,全力推进374个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让各族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三是稳定上,继续完善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筑牢祖国西南安全稳定屏障。
总之,我们将把民族工作作为重要任务,始终抓在手上,一年接着一年做、一届接着一届干,久久为功,把民族工作越做越好,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得更好。
云南广播电视台记者现场提问
云南广播电视台记者:
云南是祖国西南的重要生态屏障,拥有滇池、洱海等一串“高原明珠”。近年来,云南在九大高原湖泊治理上不断取得新进步,湖泊水质逐年见好。能否请领导详细介绍一下云南在九大高原湖泊治理和保护方面的“顶层设计”是如何规划的?目前,是否达到预期?对今后的治理保护工作有什么样的计划和考量?谢谢!
石玉钢:
这个问题,我们有请王予波省长回答。
王予波:
感谢云南广播电视台记者的提问。云南广播电视台始终聚焦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为讲好云南故事、传播云南声音、展示云南形象作出了积极贡献。我觉得你的提问反映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对九大高原湖泊的高度关注。
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是我国断裂构造型湖泊的典型代表,多为封闭、半封闭型,抗干扰和自我修复能力不强,湖泊生态一旦破坏,治理修复难度很大。九湖都位于坝区,湖面面积1042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0.26%,流域面积8110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05%,面积虽然不大,但功能极其重要,承载着700多万的流域人口,是重要的生态系统、生命系统。在保护治理九大高原湖泊上,不能有任何闪失。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始终牵挂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工作,2008年11月到云南考察时就专门考察滇池治污工程和五甲塘湿地公园建设情况;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洱海边同当地干部合影后说,“立此存照,过几年再来,希望水更干净清澈”;202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滇池边叮嘱我们“把滇池治理工作做得更好”。
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把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作为压倒性任务,以坚定立场、忠诚品质、过硬能力、顽强意志,深入实施“湖泊革命”攻坚战,推动保护治理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再到“全域联治”的重大转变。工作有5个“空前”的特点:一是重视空前。九湖省级湖长全部调整为省委常委担任,王宁书记和我分别担任洱海、抚仙湖省级湖长,常态化开展巡湖,深入现场开展调研、督促、检查工作,推动河(湖)长制从“有名有实”向“有能有效”转变。构建党委巡视巡查、人大常委会监督、河(湖)长制督察、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监督、湖泊管理局监督、社会公众和媒体监督的九湖保护治理工作监督体系,形成合力,及时发现解决问题。二是投入空前。2018年起,省级财政每年投入36亿元用于九湖保护治理,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十年来共计投入1026.55亿元,其中,各级各类财政资金投入721.29亿元。三是力度空前。我们以破局姿态、根治气魄、雷霆手段,坚决全面彻底推进滇池沿岸违规违建整治工作,累计拆除建(构)筑物面积110.69万平方米,恢复生态湖滨带14公里,初步构建起滇池沿岸大生态、大湿地、大景区格局,生态空间加大,公共属性回归,群众反映良好,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树立了铁规矩、新标杆。全面启动抚仙湖开发项目熔断机制,果断叫停抚仙湖周边达数百亿元的开发项目。全面打响洱海保护治理系列攻坚战,推动洱海保护由抢救性治理转为保护性治理。四是措施空前。我们完成九湖“两线”(湖滨生态红线、湖泊生态黄线)划定,全面加强“三区”(生态保护核心区、生态保护缓冲区、绿色发展区)管控,九湖生态保护核心区面积165.8平方公里、是之前一级保护区面积的2.8倍,生态保护缓冲区面积达680.5平方公里。我们正在有序推进新一轮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条例修订工作。五是成效空前。2023-2023年,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洱海水质评价结果连续两年为“优”。2023年,抚仙湖流域治理被列入10个中国特色生态修复典型案例。2023年6月,洱海流域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项目。
当前,九大高原湖泊水质稳中向好,部分主要超标指标数值大幅下降,基本达到预期目标。与2012年相比,2023年泸沽湖、抚仙湖水质保持Ⅰ类,洱海水质由Ⅲ类好转为Ⅱ类,滇池草海、外海以及星云湖均实现脱劣,水质类别分别达Ⅲ类、Ⅴ类以及Ⅴ类。随着水质的变好,环境的变好,这些湖泊周边游客也骤增,此时此刻就有2万多游客在洱海生态廊道争相打卡。到今年年底,环滇池生态廊道将全面建成,同时环滇池“最美公路”也将建成,我想到时候大家去实地看一看,肯定会有新的感受。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依法治湖、科学治湖、系统治湖、责任治湖,始终牢记湖泊是公共空间,牢牢守住“湖泊是用来保护的,不是用来开发的”底线,紧紧抓住减少入湖污染负荷这一关键,一体推进治污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垃圾、改善湖泊水生态,“一湖一策”建设绿美河湖、健康河湖、幸福河湖,让高原明珠更加璀璨夺目、永放光彩。一是对水质优良的泸沽湖、抚仙湖,坚持“预防为主、生态优先”,全面提升水生态环境监测、监控预警及风险防范能力,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健康。二是对水质良好的洱海、阳宗海、程海,坚持“保护优先、系统施治”,通过调整流域内产业结构、完善截污治污体系、实施生态修复水源涵养等,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三是对污染治理型的滇池、星云湖、杞麓湖、异龙湖,坚持“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通过控源截污、入湖河道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及建设、污染底泥清淤、生态补水等措施,持续降低富营养化水平,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
谢谢!
农民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农民日报记者:
这些年,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取得了巨大成就。请问,云南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最大的特点亮点是什么?如何在“端牢饭碗”确保粮食安全基础上发展好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下一步打算如何着力?谢谢!
石玉钢:
这个问题,我们有请王予波省长回答。
王予波:
感谢农民日报记者的提问。农民日报作为宣传和服务“三农”工作的中央主流媒体,多年来围绕云南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推出了多篇有影响力的宣传报道。我们都认真看了,很受鼓舞和激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云南几乎囊括了从海南岛到黑龙江的各种气候类型,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绝无仅有,造就了云南农业在气候、光照、水源、物种等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指示我们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立足多样性资源这个独特优势,打好“高原特色农业”这张牌,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强高原特色农业。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抓好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加快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农业增加值由2012年的1640.4亿元提高到2023年的3870.2亿元,排名从全国第13位提升至第10位,年均增长8.4%、高出全国4.4个百分点,云南正由农业大省加快向农业强省迈进。讲到亮点或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丰富了全国人民的餐桌。高标准农田面积由2012年的不足300万亩增长至2023年的接近3000万亩,粮食产量实现十连增,由2012年的1687.3万吨增加到2023年的1930.3万吨。云菜近七成销往全国150多个大中城市、40多个国家和地区。肉类总产量由349万吨增加到487万吨,排名从全国第12位提升至第5位,肉牛存栏量、出栏量分别排全国第1位、第2位,生猪存栏量、出栏量分别排全国第4位、第5位。柑橘、香蕉、葡萄、草莓、蓝莓等果品全年时鲜供应,水果产量由2012年的511万吨增加至2023年的1200万吨、年均增幅10%。云南绿色有机农产品,极大丰富了全国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肉案子”“果盘子”。二是满足了消费升级的需求。聚焦茶叶、花卉、蔬菜、水果、坚果、咖啡、中药材、牛羊、生猪、乡村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打造“一村一品”专业村、农业产业强镇、“一县一业”示范县和特色县、现代农业产业园、高原特色产业集群等,建成世界最大鲜切花产区,咖啡产量占全国98%以上,茶叶、天然橡胶、核桃、澳洲坚果、中药材种植面积和产量保持全国第1位。现在,“斗南花卉”已成为亚洲乃至世界鲜切花风向标,去年云南鲜切花产量超过162亿枝,也就是说可以给全世界人民每人至少贡献2枝,给全国人民每人至少贡献10枝鲜花;“无云药、难成方”成为业界共识,“饮云茶、品云果、喝云咖”成为新生代人群“消费清单”,云品已成为绿色、生态、健康的代名词。三是扩大了“云系”“滇牌”的影响力。过去,云南许多优质农产品“藏在深山人未识”,好物产卖不上好价钱,很多村民反映“酒香也怕巷子深”。从2018年起,我们连续4年评选“10大名茶”“10大名花”“10大名菜”“10大名果”“10大名中药材”,评选绿色食品“10强企业”和“20佳创新企业”,越来越多的“云字号”产品走出大山、走向世界。比如,普洱茶、普洱咖啡、文山三七、宣威火腿等10个产品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成为驰名中外、备受好评的名品。外地游客包括媒体朋友到云南来,都可以买一些云南的特色产品,自己尝鲜或者馈赠亲友都是不错的选择。四是支撑了老百姓的增收致富。十年来,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1%,由2012年的5930元增加到2023年的14197元,其中,经营性收入占到48.4%,高出全国约14个百分点。特别是脱贫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6%,由2012年的4749元增加到2023年的13027元,这当中,高原特色农业发挥了巨大作用。比如,近几年来西双版纳州茶农每年仅从茶叶一项人均纯收入就达1.5万元,有的家庭一个采茶季下来一家人就可以得到10多万元的收入;核桃主产区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达1500元,很多村民都说这些年“小茶叶”变身成为“致富叶”,“小核桃”正成长为“摇钱树”。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在“端牢饭碗”、确保粮食安全基础上,加快推动高原特色农业“绿色崛起”。一是根植绿色,实施良田沃土强基、绿色发展引领、设施农业提升等工程,让绿水青山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