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你有没有讨厌的人?你是如何处理和对方的关系的?
前两天,在和朋友考拉的聊天中,我领悟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道理。
那就是:治愈你心理创伤的良药,可能藏在你讨厌的人身上。
考拉告诉我,她特别不喜欢自己的部门领导——
她所在的部门下面有两个小组,分别是策划组以及她所在的运营组。
考拉说,领导经常拉着策划组的同事开会到很晚,就连周末也不放过。尽管运营组目前没有被“迫害”,但她每天都感到很忐忑:
“他每逢下班必开会,而且听说都是重复讲一堆无聊的内容。上班期间还会时不时巡逻,看我们有没有玩手机。但凡有人不加班,都会被他在群里点名批评。真的好讨厌他这种领导!”
我不解地问:
“可你不是运营组的吗?又不用开会,怎么还那么讨厌他?”
考拉愤愤不平地说:“就讨厌他那种作风。而且他只有大专学历,也没有相关经验,我们心里都不服,怎么这样的人都能当领导啊......”
我立马抓住重点问她:
“如果是一个名校毕业的人来当领导,你会认同他吗?”
考拉激动地说:
“肯定啊!我家里人经常跟我说,要多和高学历的人学习,因为学历越高能力越强。”
从考拉的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她的领导确实有些“德不配位”。所以,她的讨厌不无道理。
但同时,有一点又特别值得探究——领导的做法并没有直接影响到她,为何她还是那么讨厌他呢?
我发现不止是考拉,包括我在内,身边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受:
总有一些人让我们感到莫名讨厌,哪怕TA的做法并没有真的影响到我们,但还是很反感,却又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我们真的会无缘无故讨厌一个人吗?讨厌一个人背后的根源究竟是什么?
今天,壹心理就来和大家好好聊一聊。
很多人会觉得,“讨厌一个人”和“喜欢一个人”一样,都不需要理由。
然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们会“讨厌一个人”可能与以下三点有关:
1、自我保护机制。
心理学家D·M·巴斯在其著作《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中提到:
我们之所以会厌恶一些人和事,是出于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这样可以让我们规避掉一些对我们生命的威胁。
因此,“讨厌”是大脑给我们的一种反应机制,也是帮助我们规避危险的重要方式。
例如,走夜路时,我们会自觉提高警惕,并对看起来比较奇怪的人产生防备心理。这是由于我们开启了自我保护机制,从而让我们对环境更敏感,确保自己不受伤害。
2、内在安全感的丧失。
心理学家发现:每个人都有一种自我控制的安全感,这种自我安全感是我们内心安定的根源。一旦有人的行为令我们无法忍受,内在的安全感动摇了,就会引发我们的厌恶情绪与不安感。
内在控制感的缺失也会刻意制造敌人。比如,办公室新来的同事特别优秀、自带光芒,也会引发我们内心的不安感,特别是对老员工而言。
部分老员工甚至会感觉自身的地位被威胁,这种威胁会无端引发我们对他人的厌恶。
3、来自内心的投射。
著名心理学家荣格在“阴影疗法”中提到:我们在大部分的日常生活中都带着“人格面具”。“人格面具”是人们外在表现中较为善意的一面,能使我们进行正常的社交活动。
但人格面具的背面暗藏着我们的阴影,它包含我们拒绝及否认自己的部分。我们不愿意想到这些阴影,所以就把它们藏到潜意识里不去碰触。
直到有一天,这些阴影始料未及地被某人或某事触发时,我们又会发现自己的某些行为异常,甚至感到害怕。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的行为并未直接影响到我们,却让我们产生了厌恶情绪——因为对方的举动触发了我们潜意识里的阴影,令我们产生了强烈的抗拒和不安。
开头提到的考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我的“循循善诱”下,考拉找到了两个自己讨厌领导的深层原因。
一个是对父亲的恐惧。
考拉的父亲和考拉的领导一样,有很强的控制欲。
在考拉小时候,一旦成绩不好或做错了事,父亲便会把她关在书房里一顿训斥,还常常骂到半夜。
这期间,考拉哪都不能去,甚至不能去客厅喝一口水。
而父亲对考拉的说教内容,都是一些“老生常谈”的话题,比如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不好好完成等等。
考拉非常害怕她的父亲,有段时间甚至听见他的脚步声就会发抖。
她还非常抗拒去书房——因为去书房意味着要挨骂。
而考拉的领导,喜欢把下属关在会议室里开会,批评下属的方式也和考拉的父亲如出一辙。
因此,尽管领导的做法并未直接影响到她,却无形中触发了她的“童年阴影”。
最终,考拉选择用“讨厌”的方式,掩盖自己的恐惧,以免让自己回想起这段黑暗的经历。
另一个原因,是考拉对自己学历的不自信。
考拉高考发挥失常,去了一所普通的二本大学。
尽管后来她靠自己的努力,获得了某知名大学的硕士学位,但“普通本科”依旧是她心里的一道伤疤。
因此,考拉有非常强的“学历崇拜”心理,对学历高的人更有好感。
而对于学历较低的人,考拉则容易产生“学历歧视”,甚至将学历与人的价值挂钩。她曾经还因为学历被父母诟病:“学习能力不行,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在考拉对领导的厌恶里,其实隐藏着她对父亲的恐惧,和对自己的厌恶。
网友@大白分享了一段自我觉察的经历——
念大学的时候,她特别看不惯自己的室友小A。
上课时,小A总爱抢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却常常答不到点子上。
而她时不时的发言却能引得满堂喝彩,同学和老师都喜欢称赞她。
按道理应该是小A不爽大白,可大白却有点“瞧不起”小A,觉得她不懂装懂。
除此之外,小A还特别懒,收拾东西、打饭都要别人帮忙,宿舍轮到她值日也不打扫卫生。
渐渐地,大白越来越反感小A。
有一次,全宿舍准备一起出去聚餐,所有人都拿好东西了,唯独小A在那里磨蹭,挑衣服挑了半天。
大白的脾气突然就爆发了:“你怎么好意思在那拖拖拉拉,让所有人等你一个人!”
小A愣住了,但很快反驳她:“你干嘛那么凶啊!”
其他人纷纷来劝架,大白因此与小A冷战了一周。
期间,大白也有反思:“为什么自己就是看不惯小A?”
后来在和其他舍友的交谈中,她意识到,其实是小A让她想起了初中时的自己。
那时的大白和现在的小A特别像——喜欢发言,但成绩很一般。
而大家处于青春期,正是叛逆的时候。因此,很多同学看不惯大白,经常有人当着大白的面讽刺她:
“那么爱出风头,成绩还不是倒数?”
这些话成了大白深埋在心里的一根刺。她开始专注学习,每天挑灯夜战,成绩总算提高了,只是她再也不敢回答问题了。
加上同学的孤立,她养成了事事靠自己的习惯,害怕一旦麻烦别人,就会被嫌弃。
小A的出现,唤起了大白潜意识里的羞耻和恐惧——
小A的高调就像曾经的大白一样,让大白觉得“令人厌恶又愚蠢。”
小A总是理所当然地麻烦别人,让大白觉得她不够独立:“只有靠自己才是对的,总是依赖别人,总有一天会被讨厌......”
心理学大师荣格是这么定义“阴影”的:阴影就是你所不愿意成为的那种人。
例如考拉讨厌领导的背后,其实是内心对父亲的恐惧以及对自己的否定;大白讨厌小A的背后,是对依赖他人的恐惧和对那段经历的回避。
我们讨厌的人所表现出的特质,往往是我们的内心投射——觉得必须与“某人”划清界限,因为眼前的这个人触发了我们不熟悉又不愉快的一些感受。
我们会自然地抵触TA们,因为TA们把我们最不想看见的阴影和创伤,再次赤裸裸地暴露了出来。
讨厌一个人其实并不容易,这意味着你要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