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IPO企业通过员工持股平台实施股权激励的若干会计问题

一、何时进行股份支付处理

在持股平台设立时,按激励对象是否已经出资以及持股平台是否已经持有IPO企业股份区分,存在多种情形:(1)持股平台设立时,激励对象已经对持股平台出资,但持股平台尚未取得IPO企业股份。(2)持股平台设立时,激励对象已经对持股平台出资,且持股平台取得IPO企业股份。(3)持股平台设立时,激励对象尚未对持股平台出资,持股平台亦未取得IPO企业股份。(4)持股平台设立时,激励对象尚未对持股平台出资,但持股平台已经取得IPO企业股份。针对这些情形,会计上要解决的问题是何时进行股份支付处理。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以下简称股份支付准则或CAS11)第五条和第六条的规定,授予日是进行股份支付处理的起点,即如果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股权激励计划,应当在授予日将激励成本计入相关成本费用;如果存在等待期的,应当将激励成本在等待期(授予日至可行权日)内分期计入相关成本费用。因此,尽管在持股平台设立时存在上述多种情形,但只要确定了授予日,即可确定何时进行股份支付处理。

CAS11第五条以及《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指出,授予日是指股份支付协议获得批准的日期。其中“获得批准”,是指企业与职工或其他方就股份支付的协议条款和条件已达成一致,该协议获得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的批准。

依据上述规定,无论持股平台是否设立,如果IPO企业股东大会明确了激励对象及授予的穿透至IPO企业的股份数量,应当在授予日进行股份支付处理:属于立即可行权的,一次性将股权激励费用计入成本费用;属于附行权条件的,将股权激励费用计入等待期成本费用。如果在持股平台设立时,尚未明确激励对象,或虽然已经明确了激励对象,但未明确授予的穿透至IPO企业的权益工具数量,无论持股平台是否已经取得IPO企业股份,如有确凿证据表明此时的持股平台出资者仅是暂时持有持股平台份额,都无需进行股份支付处理。

二、附条件股权激励的处理

实务中,IPO企业通过持股平台实施的股权激励,有些不附加任何条件,有些则附加了一些条件。对于这些附条件的股权激励,核心的会计问题是相关激励费用应该一次确认还是分期确认。

(一)明确规定了服务年限

股权激励计划规定在授予持股平台份额后,激励对象应当继续为IPO企业提供若干年服务,在此期间持股平台份额不能转让,如果在未满服务年限前离职的,应将持股平台份额按原授予价格退还给IPO企业实际控制人或其指定的第三人。根据CAS11第六条的规定,可行权日是指可行权条件得到满足、职工和其他方具有从企业取得权益工具或现金的日期。此类股权激励计划中,虽然员工已经取得了持股平台份额,但该份额的权能是受到限制的,只有在完成约定的服务年限后,限制才会解除。因此,可行权日应当认定为员工按约定提供服务期满之日,也即授予日至员工按约定提供服务期满之日为等待期。根据CAS11第六条的规定,对于存在等待期的,股权激励费用应当在等待期内分期计入成本费用。

(二)上市前离职需退还持股平台份额

有些股权激励计划规定,激励对象在企业上市前离职的,应按授予价格退还持股平台出资份额。对于该种情况下是否存在隐含的行权条件,实务中存在不同的理解。

会计反映经济活动,因此其处理应当遵从经济交易实质。股权激励计划规定激励对象在上市前离职需退还持股平台份额的条款,是否属于隐含的可行权条件,关键还是要看IPO企业设置该条款的目的。有些情况下,设置该条款的目的可能为了获取激励对象在上市前的服务,例如IPO企业为上市目的引入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等,并授予其股份;有些情况下,授予激励对象股份是基于其历史上对企业提供的服务,设置该条款的目的只是为了保持上市前高管和核心员工团队的稳定;还有一些情况下,设置该条款则是基于双重目的,既有对激励对象过往对企业做出贡献的肯定,也带有获取激励对象在上市前的服务之目的。理论上,应当根据设置该条款的不同目的进行不同的会计处理。但在实务中,要做到准确识别设置该条款的目的具有较大难度,很多时候仅能依据IPO企业实际控制人的陈述,这就为构建特定的会计处理结果提供了可能。如果意图在授予日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的,可以将设置该条款的目的解释为保持上市前高管和核心员工的稳定;如果意图在等待期内分期确认成本费用的,则可以将设置该条款的目的解释为获取激励对象在上市前的服务。

实践中,多数情况下IPO企业对员工进行股权激励是基于其历史上对企业提供的服务,设置上市前离职需退还持股平台份额的条款主要是为了保持团队的稳定。此外,如前所述,如果在等待期内分期确认成本费用的,等待期的确定取决于对上市日的估计,如果后续的信息表明等待期长度与之前的估计不同(如上市日提前或延后),还需要对估计的等待期进行修正,会计处理较为复杂。

(三)设置上市后的限售条件

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由于该项限售要求系来源于法律规定,因此,一般不将该限售期作为等待期。

三、离职员工退还持股平台份额的处理

如前所述,如果股权激励计划对激励对象在上市前离职设置限制性规定的,那么激励对象在企业上市前离职,需要将其持有的持股平台份额退还。对于该项交易,会计上的主要问题是,是否需要相应冲回之前已经确认的股权激励费用。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先来分析一下立即可行权的股权激励与存在等待期的股权激励所代表的经济含义,以及CAS11为何做出不同的会计处理规定。

股份支付是企业以支付股份的方式来结算员工提供的服务。如果企业提供的股权激励属于立即可行权的,意味着激励对象的服务已经提供完毕,即支付给激励对象的股份是对其过往已经提供的服务“埋单”;如果企业提供的股权激励存在等待期的,则意味着激励对象的服务将于等待期内提供,企业支付给激励对象的股份是为了购买其未来的服务。依据这两类股权激励所代表的不同经济含义,CAS11做出了不同的规定:立即可行权的股权激励,相关费用在授予日一次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存在等待期的股权激励,相关费用则在等待期内分期计入成本费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