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4月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出炉 企业加快追赶“宁王”

【华通白银网5月15日讯】5月11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了2023年4月动力电池月度数据。具体如下:

产量方面,4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共计47.0GWh,同比增长38.7%,环比下降8.3%。其中三元电池产量17.6GWh,占总产量37.5%,同比增长34.9%,环比下降3.5%;磷酸铁锂电池产量29.3GWh,占总产量62.4%,同比增长41.2%,环比下降10.9%。

相比3月的51.2GWh,4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有所提升。同时,和三元电池相比,磷酸铁锂电池产量依然呈较快增长趋势。

1-4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176.9GWh,累计同比增长28.7%。其中三元电池累计产量63.3GWh,占总产量35.8%,累计同比增长18.6%;磷酸铁锂电池累计产量113.4GWh,占总产量64.1%,累计同比增长35.2%。

装车量方面,4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25.1GWh,同比增长89.4%,环比下降9.5%。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8.0GWh,占总装车量31.8%,同比增长83.5%,环比下降8.3%;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17.1GWh,占总装车量68.1%,同比增长92.7%,环比下降10.0%。

较3月的27.8GWh,4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略有下降。同样,磷酸铁锂电池的装车量和三元电池相比,增长速度更快。

1-4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91.0GWh, 累计同比增长41.0%。其中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28.9GWh,占总装车量31.7%,累计同比增长12.3%;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62.0GWh,占总装车量68.2%,累计同比增长60.2%。

4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共计36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较去年同期增加2家。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动力电池企业动力电池装车量分别为19.8GWh、22.3GWh和24.6GWh,占总装车量比分别为78.7%、88.8%和97.7%。

1-4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共计42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与去年同期一致,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动力电池企业动力电池装车量分别为74.7GWh、82.3GWh和89.1GWh,占总装车量比分别为82.1%、90.5%和98.0%。

排名2023年4月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前十五名的企业分别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欣旺达、LG新能源、蜂巢能源、孚能科技、瑞浦兰钧、正力新能、捷威动力、安驰新能源、多氟多和力神。其中,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依然保持着前3的位置,和3月相同。

宁德时代依然稳稳地排在第一的位置,4月动力电池装车量为10.26GWh,但市占率较3月有所下降,从3月的44.95%下降到4月的40.83%。

比亚迪排名第二,4月动力电池装车量为7.32GWh,市占率从3月的26.65%提高到4月的29.11%。

排名第三的中创新航,4月动力电池装车量为2.20GWh,市占率从3月的10.28%下降到4月的8.74%。3月份,该公司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3GWh,同比增长77%,市占率达到了5.2%,挺进全球第五。国信证券报告指出,中创新航盈利能力在稳步提高,公司储能业务发展进展顺利,预计将成为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点。此外,中创新航还推出了类似大圆柱等的新型动力电池产品,不断完善其产品矩阵,助力公司的长期发展。

其他企业方面,和3月相比,亿纬锂能上升一位,排名第四;国轩高科下降一位,排名第五;欣旺达、LG新能源保持不变,分别排名第六和第七;蜂巢能源上升一位,而孚能科技下降一位,排名分别为第八和第九;瑞浦兰钧上升一位,排名第十;捷威动力从3月的第十下降到4月的第十二;多氟多从3月的第十五提升到4月的第十四。而正力新能、安驰新能源、力神3月并未出现在榜单中,4月分别排名第十一、第十三和第十五。其中,正力新能刚刚举行完“25GWh软件定义电芯工厂投产仪式暨新技术发布会”。

公开资料显示,正力新能成立于2023年,是一家专注于各类型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研发、 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2023年1月,正力新能冲进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排名前十,此外,该公司也分别出现在2023年2月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前15名、2023年3月国内三元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前15名和1-3月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前15名的榜单中。

正力新能走的是多元化的技术路线,其中材料包含三元、铁锂、超高镍、复合型磷酸盐材料(磷酸锰铁锂等)、 新型碱金属离子材料(钠离子材料、钾离子材料等)、硅碳负极、半固态等。目前其客户包括通用、一汽、上汽、广汽、吉利、神龙、东风柳汽、零跑、合众、高合等国内外一线车企及造车新势力,中国三峡、中国电建、东方电气等大型储能企业,以及JOBY 、Wisk 、小鹏汇天等国内外飞行器头部厂家。

5月9日,正力新能在江苏常熟举行“25GWh软件定义电芯工厂投产仪式暨新技术发布会”,首次对外公布了正力新能「3·2·1」研发战略,并在行业率先发布了针对电动航空领域的动力电池——正力·航空电池,可更「芯」电池包——正力·乾坤电池,正力·储能电池、正力·钠离子电池等覆盖陆海空全场景应用的前瞻技术和代表性产品,助力交通、能源领域碳中和进程。

正力新能将自己的技术路线概括为「3·2·1」研发战略——即3种化学材料,2种电芯形态,一个电池系统。其中3种化学材料指的是超高镍多元材料、复合型磷酸盐材料,以及新型碱金属材料,可以说基本涵盖了当前主流或者比较前沿的电池材料。而在电芯形态上,正力新能主打的是方形和圆柱型电芯。

根据「3·2·1」研发战略,此次正力新能发布了多款不同应用领域的产品:正力·航空电池、正力·乾坤电池、正力·储能电池和正力·钠离子电池。

其中,正力·航空电池能量密度达到 320Wh/kg;在兼顾高能量密度的同时,依然可以满足20%SOC下,12C的大倍率放电性能;快充方面,可在15分钟充电至80%;安全方面,实现了ppb级航空安全标准。

正力·乾坤电池创新应用了正力新能自主研发的极柱冷却、榫卯卡接、热电分离、高度集成等多项原创技术,具备高安全、高能量密度、超快充、可拆卸、全生命周期维护成本低等特点。

本次发布会上,正力新能还推出了容量高达314Ah的大容量储能专用电池,能量密度为180Wh/kg,循环寿命突破12000次,能量效率高达95%,零下 20℃容量保持率在91%以上。

钠离子电池方面,正力新能的第一批高功率钠离子电池已在海外装车测试,电芯在20C倍率下容量保持率高达94%,-20℃低温下具备92%的容量保持率。

据了解,截至2023年底,正力新能总产能达到26GWh,其中常熟新能一期产能2GWh,银河基地6.5GWh,新能二期15GWh。

可以看出,这些企业都在加快追赶“宁王”,以缩小与其之间的差距。

出口方面,4月,我国动力电池企业电池出口共计8.8GWh。其中三元电池出口6.5GWh,占总出口73.5%;磷酸铁锂电池出口2.3GWh,占总出口26.5%。

3月,我国动力电池企业电池出口同样为8.8GWh。其中三元电池出口6.8GWh,占总出口77.3%;磷酸铁锂电池出口2.0GWh,占总出口22.7%。

1-4月,我国动力电池企业电池累计出口达34.6GWh。其中三元电池累计出口25.2GWh,占总出口72.8%;磷酸铁锂电池累计出口9.4GWh,占总出口27.0%。

(文章来源:电池网 责任编辑:子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