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企业注销暴增?真相是这样

企业注销暴增?真相是这样

“疫情之下的注销潮”、“疫情下,30天全国注销超12万家企业”、“2023年过去三分之一,注销的影视公司已超去年半数”……在疫情巨大冲击波下,企业注销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一波又一波“吓人”的数据引起各方惊叹。

然而市场的解读与实际情况属于“张冠李戴”。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注销的数据是真实的,但是一家企业注销的时间平均要达3个月以上,当下注销的数据所反映的是3个月或更久之前的情况。

从另一个维度来看,据企查查独家向证券时报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伴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开始逐步复苏,企业注册量呈现爆发式增长,2月至4月,全国单月新注册企业数量分别为13.9万户、 67.86万户、83.03万户

滞后的企业注销数据

“破产”、“企业注销”、“失业”……疫情下,社会悲观情绪蔓延。

毫无疑问,在疫情的冲击下,社会经济受到的影响极大。不少企业确实遭受极大的困境,走到到注销这无可奈何的一步。

在这背景,不少媒体用企业注销数直接反应疫情对实体的影响,相关报道如“疫情之下的注销潮”、“疫情下,30天全国注销超12万家企业”等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记者了解到,注销的数据是真实的,但是市场的解读与实际情况却属于“张冠李戴”。

企查查数据显示,今年2月至4月,全国企业注销数量分别为6.71万户、16.97万户、14.19万户。疫情期间,企业月均注销数量高达12.62万户。

企查查相关负责人向记者指出,“该数据来源于企业工商信息,是真实可靠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企业申请注销到成功注销需要较长的时间,当下企业注销的数量其实反映是多月之前的情况。

企业注销是企业退出市场的最后一个环节,企业进入市场从事一段时间的经营活动后,形成了大量法律关系,牵涉到诸多利益主体。企业注销之前,必须对所有的权利义务,做一个彻底的了结,包括偿付债务、支付员工工资、缴清社保、清结税款等等。

记者翻查资料发现,时任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马正其曾于2023年1月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过企业注销时间的情况。其指出,一般正常企业办理平均注销时间为4个月,在企业注销便利化各项措施推进下,企业注销的时间可以节约20%至30%左右,也就是仍需3个月以上。

这一时间与记者了解的情况也较为一致。深圳一家代理企业注销业务的负责人林涛(化名)告诉记者,“正常流程走下来,企业从开始申请注销到完成工商信息变更,假如没有什么拖欠、税务问题,整个流程时间大概在3个月至6个月,不过若企业存在税务或者其他问题的话,企业注销的时间有可能长达1年甚至以上。”

前述企查查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后台企业状态变更是以企业工商信息为准(国家工商局公示的信息),即企业工商信息变更为注销,我们后台才会将其状态变更为注销。”

综上,由于企业完成注销流程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当前企业注销数据实际上存在明显的“滞后性”,若将当前企业注销数据对实际经济情况解读,属于“张冠李戴”。

除此以外,记者还发现,疫情期间企业注销数据体量虽然很大,但若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其实并不高。企查查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全国企业注销总数达280.31万户,月均注销数为23.36万户;2023年2月至4月,全国企业注销量分别为20.33万户、23.67万户、22.56万户。

对比之下,今年2月至4月企业注销量实际上属于一个较低水平。

历史新高 4月企业注册数破80万

相比较之下,企业注册数量更能及时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

“相比较而言,注册企业比注销企业简单太多。若从时间来看,注册一个企业平均在10个自然日就可以完成”,林涛告诉记者。

全国企业注册情况如何呢?企查查数据显示,今年2月至4月全国企业注册数量分别为13.9万户、67.86万户、83.03万户。

伴随疫情蔓延、控制,企业注册数量也从“寒冬”踏进“盛夏”。今年2月新增13.9万户刷新了2014年2月以来的新低,但今年4月却是历史首次突破80万户大关。

平安证券宏观策略团队表示,中国的复工复产已经持续两个月时间,而截至5月2日,全国持续将近三个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随着湖北省的解封而完全解除。中国经济活动正在逐渐回归正轨。预计年内经济呈现缓慢恢复的U型走势。

平安证券宏观策略团队还表示,中国经济复苏有迹可循。从供需看,供给率先恢复,需求有所滞后;从需求看,投资快于消费,外贸修复最慢;从行业看:二产率先恢复,三产相对缓慢;从部门看,居民部门好于企业部门。

分地区来看,2至4月,广东省新注册企业数量最多,高达23.49万户,山东、江苏、浙江三省分列二至四位,分别为17.36万户、12.31万户、11.71万户。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湖北省几乎垫底,新增注册企业数量仅为2.65万户,其中2月、3月新注册企业数分别为185户、3862户。

从行业来看,2月至4月,全国新增注册企业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该行业累计新注册企业70.84万户,排名第二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新增数量“仅”22.42万户。制造业,建筑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4达行业新注册企业数量均超过5万户。

恒大研究院报告指出,伴随复工复产加快,新基建领衔扩大内需,新冠疫情下中国化危为机。不过报告也指出,企业经营环比改善,中小企业仍需政策纾困。其中,大型企业在生产、需求以及经营预期方面均好于中小型企业,中小企业生产活动有所恢复,但仍需政策纾困。

报告认为,疫情爆发以来,政府出台了金融、财政、社保等一系列政策纾困中小微企业。但民营和中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仍面临较大经营困难,应持续关注其生存问题、给予政策支持,防范大面积倒闭潮和失业潮。

(责编:张宏莉(实习生)、王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