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资产支持证券是什么?和资产证券化的区别、分类介绍

资产支持证券是什么?和资产证券化的区别、分类介绍

1 资产支持证券是什么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符合一定条件的基础资产打包设立资产池,以其产生的“现金流”为兑付支持,对该现金流进行分摊、重新组合以实现风险隔离、信用增级并设计为标准化产品实现证券化,在资本市场发行的一种融资方式,其对应产品即为资产支持证券,下图为资产支持证券的基本交易结构图

2 资产支持证券的分类

广义的资产支持证券按拟用于证券化资产的性质分为资产支持证券(Asset-Backed Securitis,简称ABS)、住房抵押贷款证券(Mortgage Backed Securitics, 简称MBS)和抵押债务证券(CDO)。其中,ABS包括信用卡、汽车货款支持证券以及按揭债务权益等; MBS包括住宅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商业房屋贷款支持证券。CDO包括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和市场流通债券支持证券

另外,由于我国固定收益产品的监管机构有三个:证监会(部分权利下放交易所)、中国人民银行(部分权利下放交易商协会)和发改委,涉及资产证券化产品审核的目前是证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因此,按监管机构及相应审核方式不同,可将资产证券化产品分为以下几类

3 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

资产证券化是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创新,它的发展十分迅速。大致来说,资产证券化就是把目前不能立即变现、然而具有可估计的未来稳定现金流入的资产集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基础资产池,通过整理、真实出售、证券化,将其设计为可以在资本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标准化证券,进而来融资的过程。

其起源可追溯到上个世纪 60 年代末的美国,1968 年,美国经济情形不佳,同时民众大量提取储蓄存款,造成了市场上的资金流动性紧缩,为了缓解这一境况,美国国民抵押协会首次公开发行了“过手证券”这一新型产品,成为资产支持证券的雏形。 

我国则在 1992 年首次进行了尝试,海南三亚地产投资证券标志着资产证券化这一产品在国内出现,随后直到 2002 年,我国又发行了几起资产证券化产品,但在此期间由于国内资本市场发展程度较低,这些证券均为离岸发行。

境内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则开始于 2005 年 3 月,我国正式启动试点工作,试点单位选取了一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和一家商业银行,建设银行,分别进行了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试点发行。

2005 年底国开行 42 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和建行 30 亿元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这是我国首批境内的资产支持证券。2007 年国家扩大第二批试点,2008 年底,监管部门出于防范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的考虑,暂停了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2012 年,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融资需求的不断加大,监管机构重启了资产证券化,并加大了试点范围,各个层级的监管部门也陆续颁布了规范性细则,也是在 2012 年,特殊目的载体的法律主体独立性得以承认。

2014 年 11 月 20 日,银监会和证监会分别下发《关于信贷资产证券化备案登记工作流程的通知》和《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及相关配套规定,我国资产证券化审批流程由原先的核准制变成了备案制。

2016 年底,资产支持票据实施新规,进一步完善了资产支持票据产品细则。2018 年证监会陆续发布了《资产证券化监管问答(一)》和《资产证券化监管问答(二)》,对资产证券化业务做出了指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