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解析审计底稿中的各种调整<什么叫做审计>

解析审计底稿中的各种调整

审计师在工作时,常常需要对客户的账务处理作出审计调整,审计调整其实就是发现了企业的账务处理存在错报,或者存在不符合会计准则规定的记账方式,将原来的错误冲掉,再重新做一笔新的会计分录,也就是会计差错更正。

具体来说:审计调整分为三种类型:重分类调整、审计调整、期初调整,从我的角度来看,这三种调整的难度依次递增,逐步打怪升级。

1、重分类调整

由于企业管理和做账的需求,很多企业不会启用往来双边做账,而是只做一边,常见的比如,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只使用其中一个科目,不同时使用两个科目;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也是同理。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防止双边挂账而遗漏了抵消,杜绝了同一个客户既挂了应收账款又挂了预收账款,不能及时、准确的核算每个客户的往来款。而这时候,某些客户或者供应商的往来款必然存在负数余额。因此,需要作出重分类调整。

借:应收账款

贷:预收账款

同理,应付账款某一明细科目期末出现借方余额,这时应将它重分类到预付账款当中。因此,应收账款与预收账款、应付账款与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应付款、待摊费用与预提费用为重分类的对应科目。

其他重分类,比如长期资产划分为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长期借款划分为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也是需要在报表中调整的。

借: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贷:长期资产

重分类调整虽算不上舞弊或者重大错报,但会影响到财务报表的结构,例如资产负债类、流动比率,进行重分类调整能够更好的反映财务报表的质量,帮助投资者作出正确的选择。

2、审计调整

审计调整,或者更准确的说,影响当前损益的审计调整,才是审计过程中最关心的内容。通常,这类审计调整同时影响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实务过程中,最常见的是管理层为粉饰报表,增加本年的收入,将原本属于下个会计年度的收入提前确认至本年度,在这种情况下,审计师需要作出如下调整分录,将收入调整至正确的会计期间。

借:营业收入

贷:应收账款

再比如,管理层为使本年净利润更好看一些,减少计入本期成本,这时,审计师需要将少结转的成本从存货中结转至成本,这时就会涉及调整存货减少,成本增加,相关的调整分录如下。

借:营业成本

贷:库存商品

正常的审计调整,对本年净利润和未分配利润的影响是一样的,因为净利润要结转至未分配利润。

3、期初调整

期初调整并非由于本年的错报而产生,而是在管理层调表不调账的情况下出现的调整。对于上一年度作出的审计调整,企业并没有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客户本期的期初数与上一年度经审计的期末数不一致。

对于审计而言,我们是在上一年度的基础上继续本年的审计,因此,我们要将本期的期初数调整至上一年度经审计的期末数,这就是期初调整的逻辑,我们通常把这种调整称为滚调。

实务中的滚调分为三种:

第一种,借贷双方均为资产负债类科目,例如:

借:应收账款

贷:库存商品

这种调整不需要作任何改动,本期审计时直接将相关的审计调整带下来即可,其实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滚调。

第二种,借贷双方均为损益类科目,例如:

借:管理费用

贷:销售费用

这种调整不需要调到本期,因为不影响期末未分配利润。

第三种,借贷双方一方为资产负债类科目,另一类是损益类科目,例如:

借:应收账款

贷:营业收入

真正的滚调是这种,一方调到资产负债类科目,一方调到损益类科目。

资产负债类科目反映的是期末时点数,损益类科目反映的是期间数。站在本年度看上一年度财务数据,固定资产依然为固定资产,上一年度的管理费用在本期体现为期初未分配利润。

若客户调表不调账,我们把上期的调整数抄下来,将利润表科目改成期初未分配利润即可。

若上期调整为:

借:应收账款

贷:营业收入

则本期滚调:

借:应收账款

贷:期初未分配利润

若客户把上期调整数调整至本期,要先把这些审计调整找出来,去科目余额表或者序时账里面找,然把这些审计调整全部冲销,确保客户的报表是干净的,然后再按上面的方法重新滚调一次。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情形需要进行期初调整,不过实务中较为少见。上期并未进行审计调整,本期审计时发现了需要上期应当调整的事项,根据权责发生制,这种调整也属于期初调整。

审计底稿中的各种调整看似纷繁复杂,实则掌握了审计调整的原理,必将事半功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