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连云港200余家化工企业关停后续:只有34家企业活了下来<企业关停报告>

连云港200余家化工企业关停后续:只有34家企业活了下来

国务院督导组在连云港市就“两灌”园区企业停业务整顿问题督导时明确指出,政府监管方法手段单一,存在“一刀切”现象,发生事故或被媒体曝光后,又要求一律停产,虽制定了复产验收工作程序,但实际复产企业很少。

文 《法人》全媒体记者 彭飞

2018年4月,受环境污染事件影响,江苏省连云港市 “两灌”化工园区内的200余家化工企业被集体停业整顿。在持续停业整顿长达一年多时间仍无任何企业验收复工后,国务院督查组曾点名指出,政府监管方法手段单一,存在“一刀切”现象。

《法人》曾于2023年11月9日对此事进行报道,引起极大反响。11月27日,国务院再次将此事纳入部分地方和单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进行通报。

近日,《法人》记者从连云港市工信局获悉,截至2023年底,连云港市“两灌”化工园区仅存的59家企业中,有25家企业被列入关停退出名单。这意味着,化工园区内的200余家企业,只有34家企业成为了幸运儿,在这场备受瞩目的“一刀切”事件中活了下来。其余170家企业将被彻底关停。目前,当地政府正在研究相关退出机制。

化工企业集体关停另有原因?

此前采访中,关于“两灌”化工园区内的200余家化工企业集体停业整顿长达两年多的原因,来自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和不少化工园区内企业都认为,是出于环保整顿的要求。

然而,“长期停业整顿”的原因似乎并没有那么简单。记者调查了解到,连云港市对停业整顿企业的复工要求,并非完全取决于企业是否整顿达标,还取决于是否完成了关停指标。

记者掌握的材料显示,连云港市一位政府负责人在2023年4月的连云港市经济形势分析会上,明确要求“两灌”必须把关闭企业的数量作为一项考核指标。该负责人在文件中批示,“在未完成关闭企业序时进度前,市政府不接受相关县(区)的有关复产审核的报告。”

这意味着,复产工作必须建立在完成关闭企业指标的基础上,完不成关闭企业的数量,即使有企业符合验收条件,也不能复工复产。

这种将复工条件与关闭企业指标挂钩的做法,遭到企业大量诟病。

上述政府负责人要求把关闭企业数量作为一项考核指标的做法,被指背后原因或是为了引进另一家更大的化工企业。

2018年底,上市企业东方盛虹巨资收购的“盛虹16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落地连云港市徐圩新区,成为连云港市石化基地第一个千万吨级以上的炼化项目。公开数据显示,项目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均营业收入约925亿元、年均净利润约94亿元,利税超200亿元。

2023年7月27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向连云港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存在不能如期投产生态环境风险的预警函》(以下简称《预警函》),称当地政府在承诺事项上“打折扣”,石化基地项目环评审批失控、风险较大,导致“1600万吨炼化”项目存在无法如期投产的风险。

该份《预警函》还透露出一条重要信息:连云港承诺2023年底前关闭139家化工企业。《预警函》指出,根据连云港市目前的环境质量和实际排放情况分析,排污指标可能成为无法兑现的“白条”,既不利于区域环境质量改善,阻碍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和投产,也将给企业投资带来巨大风险。

“从这份《预警函》也能够看出,连云港市政府要求对‘两灌’园区化工企业关停,或许是为了给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腾出环保指标,这种做法属于典型的腾笼换鸟。”有企业负责人提出质疑。

“一刀切”做法连续遭国务院通报

2023年12月,国务院督导组在连云港市就“两灌”园区企业停业务整顿问题督导时明确指出,政府监管方法手段单一,存在“一刀切”现象,发生事故或被媒体曝光后,又要求一律停产,虽制定了复产验收工作程序,但实际复产企业很少。

随后,国务院江苏安全生产专项整顿“回头看”再次指出: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顿,不是为了限制发展,而是要安全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有的地方采取了全部停产、禁批限批等“一刀切”的方式,直接把安全与发展对立了起来。连云港市灌南、灌云两个化工园区企业长期停工,一部分低风险、高效益的企业也未能复工。连云港市、盐城市两地在解决安全生产历史遗留问题上担当作为不够。

2023年11月27日,针对灌南、灌云两个化工园区企业的问题,多家媒体对连云港市“一刀切”做法进行报道后,国务院再次将连云港市上述举措纳入部分地方和单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进行通报。

▲2023年11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督查室发布的涉及连云港问题的通报

通报指出,江苏省连云港市工信局等部门办事拖沓,企业复产申请久拖不决。督查发现,2023年10月,连云港市印发《关于做好全市停产整改化工企业复产工作的通知》,提出县级核查、市级部门复核、市政府批复的化工企业复产审批程序,其中复核环节要求相关市级部门5个工作日内将复核结论报送市工信局。而江苏华尔化工有限公司于2023年4月16日,通过灌南县向连云港市政府提交复产申请后,市生态环境、消防、住建等三个部门迟迟未提出复核意见,牵头部门市工信局也未按职责催办。截至10月16日现场督查时,该公司复产申请仍未通过,无法正常开展生产经营。

部分企业生产设备被强拆,连云港市政府确认违法

在“两灌”化工企业停业整顿期间,部分执法人员强制拆除了部分企业的生产设备。

其中,灌云县化工园区的连云港迈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连云港瑞昆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江苏中染化工有限公司的生产设备,在此期间均遭到了拆除。

企业提出行政复议后,灌云县政府的强拆行为最终被连云港市政府确认违法,企业随后提起行政赔偿诉讼。

对此,连云港市司法局曾出具情况汇报称,对三个案件确认违法后,三家企业可能提出行政赔偿请求,也极可能影响到其余21家企业效仿,如果处理不好容易引发群体性信访、行政复议或诉讼,造成更大面积的不稳定。

此外,据反映,在三家被强拆企业陆续提起行政诉讼后,迈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曾某被刑拘。记者了解到,目前迈克公司已经撤回对灌云县政府的行政诉讼,曾某已被保释。

▲被灌云县政府违法强拆的“连云港迈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和设备

灌云县政府称尽快制定退出补偿机制

灌云县委宣传部回应记者称,接到连云港市政府(确认拆除设备行为违法的)行政复议决定书后,灌云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责成燕尾港镇人民政府及时与企业进行沟通协调,并提出对拆除的设备进行评估,在评估价格的基础上商谈补偿事宜。目前,连云港迈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达成退出补偿协议,其行政赔偿案件已撤诉;因连云港瑞昆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江苏中染化工有限公司要求过高,双方暂未达成一致意见。

目前设备被拆除的企业已与政府协商一致,得到部分补偿。但仍有上百家的企业被永久关停,它们将如何退出、如何补偿?

近期,一份《响水生态化工园区企业退出补偿政策》在“两灌”园区企业间流传,但“两灌”园区的化工企业尚未收到补偿政策。

灌云县政府回复记者称,将尽快制定退出补偿机制,依法依规、规范有序推动不达标企业关闭退出。截至记者发稿时,连云港市政府尚未回复记者是否有详实的补偿方案出台。

《法人》将持续关注连云港“两灌”化工园区企业的问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