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日本二战时期的军工企业巨头,存活至今依然强劲<日本造船企业>

日本二战时期的军工企业巨头,存活至今依然强劲

看看今天涉足军工的日本企业,大多数都继承了二战时期垄断财阀的衣钵,换句话说就是今天日本的军工主力,大多都是战后残存下来的“遗祸”,而且通过“军民融合、半官半民”的方式,活的还算不错。此外,日本军工的特征就是“三菱重工、川崎重工、富士重工业、住友机械、三井造船、东芝、日立、NEC、小松制作所”等20余家大型企业垄断军事工业各领域的研发和生产,另外通过2400多家中小企业的分包,为主要军工企业提供零配件或子系统。所以,中小企业就没法统计了,而日本二战时期的军工企业,就看今天这些“巨头”就够了。

提起日本军工,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三菱总是让人印象深刻。上图所示的“零式”战机作为其二战期间的著名“杰作”,自不必多谈,其他还有89式舰攻机、一式陆攻机等航空产品;海军装备方面,仅其旗下的长崎造船厂就在二战结束前为日本生产了差不多七八十艘军舰,其中有:包括“大凤号、加贺号”在内的四五艘航空母舰,“大和号”的姊妹舰“武藏号”战列舰等。

三菱公司在战后被美国肢解为三家主要企业(中日本重工、东日本重工和西日本重工),但是随着韩战的爆发,海量的美军订单让当年的日本军工巨头成功复活。1954年,三家主要企业负责人开始逐渐靠拢,到1964年正式合并为“三菱重工”。“重获新生”的三菱重工继续深度涉足军事工业,七十年代研制了ASM-1空对舰导弹(性能类似与马岛战争时的法国“飞鱼”),后来在八十年代末“三菱重工”又与日本防卫厅技术研究本部合作开发了ASM-2空舰导弹。其他还有SSM-1B舰载反舰导弹(类似美国“鱼叉”),AAM-3近距格斗弹(AIM-9L的改进型,三菱重工总包,日本电气NEC和小松制作所分包),AAM-4中距弹等导弹产品。

战后三菱重工的军用造船业也发展的十分迅猛,旗下的长崎造船厂参与建造了太刀风级、旗风级、榛名级、朝雾级、金刚级、高波级等日本海自主力舰船,包括目前日本最先进的“爱宕级”驱逐舰和“朝日级”驱逐舰;而潜艇方面,包括亲潮级、苍龙级在内的所有现代化常规潜艇都是由三菱重工旗下的神户造船厂和川崎重工旗下的神户造船厂轮流建造(神户的潜艇业很发达啊),比如苍龙级的首艇“苍龙号”由三菱神户船厂建造,次艇“云龙号”由川崎建造。

目前来说,日本三菱重工还能生产F-2(F-16的日本版)、F-15J战斗机,总装F-35A隐身战斗机,同时主导MRJ支线客机的研制,属于日本国内的航空巨头;同时还涉足了压水堆和核电机组等核能领域;陆战装备方面,日本的90式、10式主战坦克也由三菱重工主导研制;航天方面,三菱重工还研制了H-IIA、H-III运载火箭以及军用侦查卫星等航天产品,承接了韩国观测卫星、加拿大通信卫星、英国通信卫星、阿联酋探测器等商业发射订单。总体来说,三菱重工是涉及航空、航天、舰船、坦克装甲车、导弹、核能研制的综合性军工巨头。

上文我们所说的三菱重工、川崎重工、石川岛播磨、小松制作所等日本大军工企业,可能稍微关注一些日本军事情况的人,都会知道。但是有一些企业,更为人所知的是其民用产品,但是这些企业在二战时也为日军提供了大量的军工产品。

1、雅马哈:可能我们对这个品牌了解最多的就是钢琴和摩托,但是这家在1897年被称为日本乐器制造株式会社的公司,也不折不扣的大量涉足日本军工。至少在二战时期为日本军队大量生产金属和木制螺旋桨、航空零件等军需物资。战后,生产螺旋桨和航空产品的部门被拆分为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就是后来闻名遐迩的雅马哈摩托车生产商。

2、松下电器:松下的产品我们日常生活里也比较常见,但是这家公司在1938年初,开始接受“日本陆军省”的军品订单,生产机关枪子弹的简单金属部分。1943年松下收音机股份公司开始制造无线电收发报机。后来松下电器生产了几乎所有的日本军用通信设备,比如大型收发报机,便携式收发报机等。

其他还有日本涂料(著名产品立邦漆),曾为日军毒剂生产提供原材料;尼康,二战时为日军生产潜望镜、航空照相机、瞄准仪、望远镜等;美弥齿轮、日本制钢所等为二战日军生产弹药。

特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