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近现代食物保鲜史:刻在基因的生存需求,推动人类从吃饱走向吃好<猪肉冷冻保鲜方法视频讲解>

近现代食物保鲜史:刻在基因的生存需求,推动人类从吃饱走向吃好

18世纪末,法国的拿破仑常年率军四处征战,后勤补给是战线能够持续延伸的重要保障,军粮难以长时间保存,会使得士兵的战斗力大打折扣,于是拿破仑悬赏重金征求长期储存食物的方法。

1810年,尼古拉斯·阿普尔特(Nicolas Appert)因发明罐头食品而获得了法国政府12,000法郎的奖励,这一方法解决了拿破仑庞大军队的食品贮藏需求。

玻璃罐头虽易保存食物,但却易碎,给运输带来了不少麻烦,好在英国人彼得·杜兰在同一年发明了锡罐头,并很快投入欧洲战场,使得军队的远距离作战成为可能,加速欧洲列国军事力量的现代化进程。

但英国的锡罐头因为材质问题,容易引发锡中毒,美国的铝罐头于是在20世纪的时候诞生了。午餐肉则是美国铝罐头最出名的代表,当年抗美援朝时从被俘美军缴获的罐头,是物资匮乏的中国志愿军最好的食物。

巴氏杀菌1850—1900

另一位法国人,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在19世纪60年代实验得出,加热啤酒和葡萄酒可以防止它们酸败,这一方法如今以他的名字命名——巴氏杀菌法。

尽管最初这个方法应用于葡萄酒和啤酒上,巴斯德对于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如何导致食物变质的发现,促使了巴氏乳制品的诞生,对于延长食物的保质期和预防严重的传染性疾病至关重要。

巴氏杀菌现常用于延长水果、蔬菜汁、乳品、罐装食品的保质期,是一种广泛应用但隐而不现的技术。

速冻1900—1950

冷冻食物自古就有,寒冷的冬季就是人们天然的冰箱,食物自然冻结,可保存,也可运输。爱斯基摩人生活在寒冷的北极圈,在冻土下挖一个地窖储存食物,过两三年后仍可食用。

后来,人们发明了冰窖,在冬季从湖面或河面开凿冰块,运到冰窖,并用隔热材料,如稻草或木屑,将冰块包裹起来。这些冰块在冰室里可以保持数月不融化,用以保存果蔬、冰镇饮料等。

现代冷冻技术的发明开始于18世纪中期,食物运输也渐渐利用这项技术。由于冷冻的温度不够低,无法速冻,更长时间保持食物的新鲜质感和卫生状况,尤其是肉类。当冰冻的海鲜、肉类到达市场时,肉质已经发生变化,但在当时,有肉吃总比没肉吃强。

在上世纪20年代,克拉伦斯·伯德耶(Clarence Birdseye)在加拿大北极地区观察当地因纽特人捕鱼的活动后,在纽约发明了他的“速冻机”。

当时,伯德耶在加拿大当传教士,毛皮商人、渔业商人都聚集于此,与当地的爱斯基摩人买卖海豹、龙虾、大比目鱼、鳕鱼等。

加拿大的冬季,气温可低至-30℃,鱼类在这种温度下可以快速被冷冻。快速冷冻的鱼肉解冻之后,肉质可以保持冷冻之前的新鲜度。

伯德耶意识到速冻使食物在融化时可以改善质地,决定在美国重建这种速冻方式。

他说服一个冰淇淋公司,利用他们的装置进行实验,从此开启了他的速冻食品事业。

伯德耶除了在快速冷冻技术方面贡献了各种各样的发明,还扭转了大众对冷冻食品不好的印象。

除了慢速冷冻的肉质差,当时人们对冷冻食品的糟糕印象,还因为有些人曾将那些快变质的食物冷冻以阻止其继续恶化。因此,冷冻食品在人们脑海里等于劣质食品。

当伯德耶的速冻食品上市时,人们一开始都不愿意购买,销售员只好一一解释。人们抱着尝试的心理买回去,发现真的不错,这才慢慢扭转了对速冻食品的刻板印象。

20世纪30年代,家用冰箱开始普及,每个家庭里都能冷藏、冷冻食物,并保持食物的新鲜,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现代生活也再也离不开冰箱了。

因为家用冰箱在整个发达国家的传播,速冻技术为上世纪的大众带来了福音,它的发明人克拉伦斯·伯德耶,被称为“冷冻食品之父”。

采后·保鲜1950-Now

除了上面三种方法,无论是将大米储存在陶罐中,将蔬菜窖藏在地下,给苹果涂上蜂蜡,食物贮藏和保鲜的基本目标并没有很大改变:使食物的原有状态延续更长时间。

现在,由于交通运输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对原理的更深入研究,人类已经不不仅仅满足与以前的吃饱,转向了吃好这一更高目标。

作为顶级吃货,不仅要吃到本地农产品,还想吃各个地方乃至全世界的水果蔬菜,应运而生的采后保鲜管理与技术,使其变成可能。查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