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上海里弄保护与改造实践述评<蓬莱路402弄动迁>

上海里弄保护与改造实践述评

里弄的空间结构关系多是单套联排的模式,由于人口的不断聚集而形成“七十二家房客”混居的格局。而外铺内里的街区模式,又使里弄内部存在着诸多学校、里弄诊所、里弄工厂、同乡会等非居住性的内容,虽混杂却充满生命力[3]。

多年来,对上海城市中历史建筑的保护,更加重视教堂、金融、文化、办公、医院、学校等重要建筑,很少将保护的目光放到里弄这一作为城市背景肌理或者铺底的建筑群上来。于是城市空间的发展不断对这些铺底建筑进行一再挤压,直到我们发现里弄作为一种建筑类型随着城市迅速变迁的脚步正在逐渐消失,才着急起来。

曾经在城市中最大量最普遍、作为居住使用的里弄住宅,建造质量不算很高,很多里弄建筑已到达或远超过正常的设计使用年限,难免成为棚户区改造后的首选替换对象。多年来,我们看到诸多商业、办公、住宅地产将里弄住宅推平后,新建各类多高层建筑的案例。当然,其中不乏一些有益的尝试和努力。回顾起来,上海市针对以里弄为主的旧房改造工作,在1978年后就开始起步,当时的主要做法是大修结合改善,有条件地允许搭搭放放,以求挖潜。例如南市区蓬莱路303弄改造试点,在保留原石库门建筑风格的前提下,采取对原结构加固、接高加层、调整内部平面的方法,利用空间合理挖潜,改善通风采光,增加建筑面积,每户厨卫设备成套,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0世纪80年代起,逐步推进国际合作交流探索,从规划和资金筹措到技术等各方面,都获得了可贵的经验。从单一的里弄住宅大修改造项目,发展为建立在调查研究、分析、比较基础上的街坊综合改造规划试点。

随着经济发展,我们也见到里弄居民自发与一套甚至几套内的邻居进行置换,再对内部空间进行必要改造的需求和设想。早期里弄改造中,非常注重成套问题的解决,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单纯解决成套问题已难以满足人们对建筑舒适度的要求。虽然里弄改造大部分案例仍以居住为主,但需求的变化导致居住被商业等功能替换的案例逐步出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旧区改造逐步被引入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途径,卢湾区“新天地”的成片里弄改造是值得大书特书的案例。在开发前,开发商对太平桥地区做了详细的历史人文调查[4],项目虽然将居民都迁走而改作商用,建筑本体采取落架方式,采用新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体,但外立面利用增强加固后的旧砖重新砌筑,因此很好地延续了原有的外观风貌。此项目在全市乃至全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造是成功的。

1999年市政府批复了《上海市中心区历史风貌保护规划(历史建筑与街区)》,在此整体背景下,2000年底市政府正式提出2001年起开展“新一轮旧改”,确认2 000万平方米的上海旧里在21世纪初全部改造完毕。从旧改策略上,相较过去的全面拆除,逐步开始实施“建、拆、改、留”四字并举的方针,即保存沪上民居特色和里弄风貌,对少量确有保留价值的建筑予以原样保留或保护性改造改建,其它建筑予以拆落地改造。当年的认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