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重庆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民宿的理解及感知>

重庆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重庆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5题。

材料一:

历代统治者主要是根据经济、军事、地理位置这三方面的条件来决定建立他们的统治中心——首都的。经济条件要求都城附近是一片富饶的地区,足以在较大程度上解决统治集团的物质需要,无需或只需少量仰给于远处。军事条件要求都城所在地区既便于制内,即镇压国境以内的叛乱,又利于御外,即抗拒境外敌人的入侵。地理位置要求都城大致位于王朝全境的中心地区,距离全国各地都不太远,道里略均,便于都城与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包括政令的传达、物资的运输和人员的来往。设若地理位置并不居中,但具有便利而通畅的交通路线通向四方,特别是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军事要地,则不居中也就等于居中。所以地理位置这个条件也可以说成是交通运输条件。当然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并不存在完全符合理想、三方面条件都十分优越的首都,所以每一个王朝的宅都,只能是根据当时的主要矛盾,选择比较而言最有利的地点。首都的选定一般都反映了该时期总的形势,反过来,首都的位置也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摘编自谭其骧《中国历史上的七大首都》)

材料二: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前半期,长安城毫无疑问是全国最大的政治中心,后半期情况却不同了。

唐定都长安后,表面看来,其城市规模和繁荣情况以及国际交往的频繁、文化艺术的昌盛,似乎都在汉代长安之上。不过和全国各地区比较,它的经济基础已远不像汉代长安那样在全国中占有优越地位了。自东晋而后,长江中下游已经全部开发起来,其面积之广大、条件之优越、物产之富饶,是关中地区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在汉时富冠天下的关中,到了唐朝竞不得不依靠江南的供应。甚至皇帝在歉收之年,还不得不迁居洛阳就食江南之漕。相对的关中水利之废堕,自然也是事实。总之,除开一切政治原因不说,唐代长安城的繁荣,可以说是已经缺乏了应有的物质基础。作为全国性的政治中心来说,它已经失去了过去所具有的绝对优势,这是问题的一方面。

问题的另一方面是北京城在封建社会的后半期日趋重要。这主要是因为唐代中叶以后,东北边外的游牧部族,随着唐帝国内部阶级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日趋激化,也加强了对边方的劫掠和入侵。自有史以来,中国的东北方,从未遭遇过如此连续不断的进攻力量,而北京所在,作为华北平原北方的门户,也正是外族首先要占领的地方。正是汉族与游牧部族之间的矛盾在东北边方的急剧发展,使北京城在全国范围内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在这一过程中,北宋之开封、南宋之临安(杭州),作为全国性的政治中心,曾先后和北京形成了相互争夺的局面,但却未能取得胜利。

(摘编自侯仁之《关于古代北京的几个问题》)

材料三:

少数民族在都城变迁中的作用实在不可忽视。我们知道,我国历史上早期的外患主要偏集西北,如西周时的犬戎,秦汉时的匈奴和唐初的突厥,不时构成对中原的威胁,甚至西周被犬戎所灭而被迫东迁,后来秦汉隋唐建都关中,乃正视边患,具有天子戍边的作用。唐末以后,中国的边患则主要来自正北和东北。崛起于蒙古高原东部的契丹,趁五代之乱建立了辽朝,势力侵入华北。北宋统一中国,初期的主要边患仍来自契丹。后来兴起于东北部的女真族消灭辽朝建立金朝移都北京,以此为基地进而占领了整个淮河以北。不久蒙古族卷土重来消灭金和南宋,北京正式成为全国性的都城。辽、金、元、清各朝皆建都北京,虽然各有不同的原因,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北京离这些民族的本土不远,缓急可以得到本民族的援助,形胜可以此为基地进攻,势危可从容退回原来的游牧地区。明代迁都北京,在很大程度上说来是为了平衡与北方少数民族的政治力量,亦具天子戍边的作用。

到了宋初,漕运的重要性对都城去向影响更加重大。当时,尽管宋太祖在洛阳建立了宫殿,打算在那里建都。但是大臣们力荐“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终于打动了太祖心思,使他改变主意,遂东移建都于开封,一举解决了隋唐两代未能解决的供给困难。以后国都进一步东移近海,特别是长期停驻北京,除了其难以替代的国防意义和镇抚作用以外,更重要的是其有便利的漕运条件。北京不仅有京杭大运河联接江南经济中心,更可通过海运从东南补给京师。据史书记载,元代时国都所需漕粮四百万石,大运河每年只能运输数十万石,从至元二十年到天历二年的四十年间,海运的漕粮由四万六千石逐年增加,最高达三百五十万石。明迁都北京,亦是河海并用,每年至少海运漕粮近百万石到国都。由此可见国都东移近海,是经济中心转移和包括河海漕粮在内的经济因素制约的必然 结果。

(摘编自庞德谦《试论我国古都变迁的地理轨迹及其规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若都城不处于地理位置中心,但有通向四方的发达交通,便于政令传达、物资运输和人员来往,则可弥补这一不足。

B.封建社会后半期,长安政治地位衰落,既由于它在经济上丧失了优越地位,也由于它在军事上不便于抗拒主要边患。

C.中国古代都城地理位置的变迁,整体呈现自西向东的趋势,这与北方少数民族对中原主要威胁区域的位置变迁有关。

D.元明清时期,在首都的选定过程中,凭借着在国防军事方面进可攻退可归的便利优势,北京成为了全国的政治中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唐代,较之江南经济的繁荣,关中地区经济明显滞后,政治集团因此选择放弃关中经济建设,如废堕水利。

B.北京是华北平原北方的门户,本是首当其冲的军事要地,但在唐代中叶以前从未受到过外族连续不断的进攻。

C.北宋时期,江南虽然是经济中心且交通便利,但其城市并未成为首都,这与其在军事上没有严重边患有关系。

D.元代时期,用于供给首都的海运漕粮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逐年增加,可见元代首都的物资供给问题日益严峻。

3.下列选项中能体现材料三漕运对国都重要影响的一项是(3分)

A.宋朝始设专管海外贸易的机构 市舶司,以促进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发展。

B.《元史》:“元都于燕……无不仰给于江南。自丞相伯颜献海运之言,而江南之粮分为春夏二运,盖至于京师者一岁多至三百万余石。”

C.明代立国以来,面临着以南倭北虏为重点的边防问题,绵长的海岸线上“岛寇倭夷,在在出没,故海防亦重”。

D.元明时代,太仓沿海的入海经商者日益增多,太仓从一个不满百户的小渔村变为“市民漕户云集”的繁华城市。

4.请阅读下面的三国形势图及四川盆地地形图,并结合材料一,分析蜀国定都成都的原因。(4分)

https://q8.itc.cn/images01/20240910/2616cd4c9c8e4fe5a69869df38193a92.jpeg

5.材料二和材料三都提及北京崛起的史实,其论证意图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沙原隐泉

余秋雨

沙漠中也会有路的,但这儿没有。

远远看去,有几行歪歪扭扭的脚印。

顺着脚印走吧?不行,被人踩过了的地方反而松得难走。只能用自己的脚,去走一条新路。回头一看,不知这行脚印,能保存多久?

挡眼是几座巨大的沙山。只能翻过它们,别无他途。上沙山实在是一项无比辛劳的苦役。刚刚踩 实脚,稍一用力,脚底就松松地下滑。用力越大,陷得越深,下滑也越加厉害。

我在浙东山区长大,在幼童时已能欢快地翻越大山。累了,一使蛮劲,还能飞奔峰巅。这儿可万万使不得蛮劲。软软的细沙,也不咯脚,也不让你碰撞,只是款款地抹去你的全部气力。你越发疯,它越温柔,温柔得可恨之极。无奈,只能暂息雷霆之怒,把脚底放轻,与它厮磨。

转过头来看看自己已经走过的路吧。我竟然走了那么长,爬了那么高。脚印已像一条长不可及的绸带,平静而飘逸地划下了一条波动的曲线,曲线一端,紧系脚下。

完全是大手笔,不禁钦佩起自己来了。

不为那越来越高的山顶,只为这已经画下的曲线,爬。不管能抵达哪儿,只为已耗下的生命,爬。

无论怎么说,我始终站在已走过的路的顶端——永久的顶端,不断浮动的顶端,自我的顶端,未曾后退的顶端。

沙山的顶端是次要的。爬,只管爬。

脚下突然平实,眼前突然宽阔,怯怯地抬头四顾,山顶还是被我爬

到了。完全不必担心栖宿,西天的夕阳还十分灿烂。

夕阳下的绵绵沙山是无与伦比的天下美景。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流泻着分割,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斑驳,像用一面巨大的筛子筛过了。日夜的风,把山脊、山坡塑成波荡,那是极其款曼平适的波,不含一丝涟纹。

于是,满眼皆是畅快,一天一地都被铺排得大大方方、明明净净。色彩单纯到了圣洁,气韵委和到了崇高。为什么历代的僧人、俗民、艺术家要偏偏选中沙漠沙山来倾泄自己的信仰,建造了莫高窟、榆林窟和其他洞窟?站在这儿,我懂了。我把自身的顶端与山的顶端合在一起,心中鸣起天乐般的梵呗。

刚刚登上山脊时,已发现山脚下尚有异象,舍不得一眼看全。待放眼鸟瞰一过,此时才敢仔细端详。那分明是一弯清泉,横卧山底。

动用哪一个藻饰词汇,都会是对它的亵渎。只觉它来得莽撞,来得怪异,安安静静地躲藏在本不该有它的地方,让人的眼睛看了很久还不大能够适应。再年轻的旅行者,也会像慈父心疼女儿一样叫一声:这是什么地方,你怎么也跑来了!

是的,这无论如何不是它来的地方。要来,该来一道黄浊的激流,但它是这样的清澈和宁谧。或者,来一个大一点的湖泊,但它是这样的纤瘦和婉约。按它的品貌,该落脚在富春江畔,雁荡山间,或是从虎跑到九溪的树荫下。

漫天的飞沙,难道从未把它填塞?夜半的飓风,难道从未把它吸干?这里可曾出没过强盗的足迹,借它的甘泉赖以为生?这里可曾蜂聚过匪帮的马队,在它身边留下一片污浊?

我亟亟向泉水奔去。

一湾不算太小,长可三四百步,中间最宽处相当一条中等河道。水面之下,飘动着丛丛水草,使水色绿得更浓。竟有三只玄身水鸭,轻浮其上,带出两翼长长的波纹。真不知它们如何飞越万里关山,找到这儿。水边有树,不少已虬根曲绕,该有数百岁高龄。

总之,一切清泉静池所应该有的,这儿都有了。至此,这湾泉水在我眼中又变成了独行侠 在荒漠的天地中,全靠一己之力,张罗出了一个可人的世界。

树后有一陋屋,正迟疑,步出一位老尼。手持悬项佛珠,满脸皱纹布得细密而宁静。

她告诉我,这儿本来有寺,毁于二十年前。我不能想象她的生活来源,讷讷地问,她指了指屋后一路,淡淡说:会有人送来。

我想问她的事情自然很多,例如为何孤身一人,长守此地?什么年岁初来这里?终是觉得这种追问过于钝拙,掩口作罢。目光又转向这脉静池。答案应该都在这里。

茫茫沙漠,滔滔流水,于世无奇。惟有大漠中如此一湾,风沙中如此一静,荒凉中如此一景,高坡后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机巧,让人神醉情驰。

以此推衍,人生、世界、历史,莫不如此。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惟其这样,人生才见灵动,世界才显精致,历史才有风韵。

因此,老尼的孤守不无道理。当她在陋室里听够了一整夜惊心动魄的风沙呼啸时,明晨,即可借明净的水色把耳根洗净。当她看够了泉水的湛绿,抬头,即可望望灿烂的沙壁。

山,名为鸣沙山;泉,名为月牙泉。皆在敦煌县境内。

(有删改)

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品开头写鸣沙山的沙漠没有路,连行人的几行脚印也难以长存,这透露出一种苍凉感。

B.作者登临山顶,用饱含感情的语言赞美了鸣沙山的美景,也抒发了心中激荡的无限豪情。C.月牙泉的风景风格多变,远观时它仿佛纤瘦婉约的女子,近看却有如豪迈洒脱的独行侠。

D.作者后来不再执着于理解老尼的孤守,转而由沙漠隐泉的景象去体认人生、世界与历史。

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将当下登鸣沙山的感受与儿时在浙东爬山的感受进行对比,突出强调爬少山别样的辛苦。

B.作者在文中使用了许多疑问句,或表达自己的怅然悠思,或展现无尽遐想,或流露重重疑惑。

C.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