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数说中国女排:荆棘与花环的成长之路<中国女排精神由来和历史>

数说中国女排:荆棘与花环的成长之路

2016 年,中国女排在里约上演了一场逆风翻盘、绝地逢生的夺冠故事。这个故事随后被选进电影《夺冠》之中。

在拍摄时,女排队员们被安排了一场哭戏,朱婷的情绪却迟迟出不来。表演指导把她拉到一旁,问了她两个问题。“如果没有郎导,你在哪?如果不是排球,你现在会做什么?”  再简单不过的两个问句,深深戳中了这个女孩的心窝。

朱婷哭了,片场的工作人员哭了,影片试映时,在座的观众,也哭了。

44 年的奋斗与 39 年的沉浮,中国女排赋予了排球这项运动超越竞技体育的意义。这种意义从老女排一直延续到新女排,从体育赛事延伸至平凡生活中的你我,凝练为薪火相传的女排精神,编织出无数人心中的中国梦。

中国女排——在沉浮中成长

点击视频,回顾女排历史——

(手机全屏观看效果更佳)(06:09)1953年,中国排球协会正式成立,中国女排的发展由此起步。当时的排球强国主要为苏联及其他东欧国家。到了六十年代,日本女排强势崛起,成功取代了苏联的排坛霸主位置。

时至七十年代,在与国际体育界隔绝了二十多年之后,中国的体育项目仅有乒乓球能够在国际体坛上占据一席之位。当时曾有外国人断言“中国人在大球项目中要走向世界是不可能的。”

在此情形之下,新一届国家女子排球队,于1976年重新组建,袁伟民担任主教练。

“老女排”集体合照 | “闽南日报”微信公众平台

彼时中国女排在世界的排名徘徊于第十名前后。中国与苏联、日本等强队之间存在巨大差距,却也不得不肩负起为中国夺得金牌的艰巨任务。

袁伟民执教期间,实行“三从一大”的训练方针——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与大运动量训练。一天将近十个小时的训练,女排队员们在粗糙的场地上摸爬滚打,若是练不好就一直加练。

“有一次训练扣球没扣好,袁指导一直不放我们休息”—— 一堂训练课从下午一直持续到晚上九点。直到多年以后,老女排队员们仍能清晰地回忆起当年艰苦训练的情景。

“老女排”训练场景 | “闽南日报”微信公众平台

“滚上一身土,蹭掉一层皮,苦练技战功,立志攀高峰”的竹棚精神是对她们生活的真实写照。草创时期,女排的训练条件十分艰苦,她们的两大训练基地——福建漳州训练基地,地板由粗糙的三合土铺成;而湖南郴州的竹棚馆,地上满是毛刺。老女排队员们就在简陋的训练场地上摸爬滚打,重复着一天又一天汗水伴随血水的训练。

漳州训练基地场地图片 | “闽南日报”微信公众平台

漳州“竹棚馆”模型 | “闽南日报”微信公众平台

五年后,中国女排击败当时称霸排坛,号称“东洋魔女”的日本队,以 7 战全胜的成绩夺得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的冠军,打破了中国三大球世界赛事“零金牌”的局面。“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雄心壮志成为了现实,中国女排的黄金年代由此开启。

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战绩(1979年~1986年)

数据来源:中国排球协会官方网站

“五连冠”之后的三十多年里,中国女排经历了三起三落。这段历程可以大致划分为郎平开创的白银时代、陈忠和执教的黄金一代、与郎平再度执教的白金一代。

1995 年,郎平出任中国女排总教练,秉持的基本精神只有一个:坚持信念,卧薪尝胆。“五连冠”已成过去,“承认落后,不甘落后”是中国女排需要学习的新课题。在郎平的率领下,仅用一年半的时间,中国女排便重新站到了世界的领奖台上。

2001 年,陈忠和执教中国女排,对女排队伍进行了重新洗牌,提拔了不少潜质新人,在漳州排球训练基地,女排队员们经历了更为艰苦与严苛的训练,训练强度同老女排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主力赵蕊蕊甚至因为长期的负荷训练而不幸疲劳性骨折。顶着巨大的压力,中国女排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最终惊天逆转战胜对手,夺得奥运会冠军。

2013 年,郎平回国,再度执教中国女排。经历了 2009 年至 2012 年的低谷,中国女排在艰难的困境中开启新的里约奥运周期。郎平竞聘女排教练的报告标题写道:传承女排精神,走出低谷,再创辉煌。郎平的回归有力地凝聚了士气、带领中国女排继续前行。新一代女排队员也在她的培养下成长为站在领奖台上,升国旗奏国歌的白金一代。里约奥运会上的逆风翻盘再到19世界杯的大获全胜,至此中国女排成就”十冠王“的丰碑。

1990-2023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三大赛”成绩变化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五连冠”后  不同时期的主教练

栗晓峰 1993年-1994年   郎平  1995年-1999年 / 2013年至今

胡进 1999年-2000年   陈忠和 2001年-2009年

蔡斌 2009年-2010年   王宝泉 2010年3月-8月

余觉敏 2010年-2012年

中国女排的训练条件不断改善,训练模式也在不断探索中完善。郎平再度执教中国女排时,组建了一支复合型教练团队,除了教练、助理教练之外还配备专业的体能师、康复师和科研团队。

2023年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集训不同类人员数量

数据来源:中国排球协会官方网站

带有历史局限的“三从一大”训练方针,逐渐发展为更科学高效的训练方式。不再一味地强调忍受伤痛、克服困难,亦不盲目追求大训练量。新一代中国女排更加注重对运动员的保护,在准确地分析把握每个运动员的体能和技术情况基础上,分别制定不同的训练指标,整体训练与分组训练相搭配。体能师根据每个队员的身体、肌肉成长、薄弱环节制定“私教计划”,也会为受伤的运动员制订相应的康复性训练。

再度执教的郎平还引入了大国家队体制。“以前国家队是 12 个人,现在我可以选 30 个,再不行就 100 个。”扩充了的女排集训队伍,改变了以往少数几人连轴打天下的局面。在一些不很重要的赛事上让国家二队得到历练,一队能够休息,形成一种良性的人才培养机制。

图为电影《夺冠》中运动员训练片段

中国女排历年大型赛事成绩(仅统计前三名)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中国女排——在磨砺中蜕变

大多数女排姑娘们的排球征程始于十二三岁。一般先经过 3-4 年的业余体校训练,从中择优再经过 3 年的训练,优异者才得以进入到市体校排球班,继而进入省队。这种由国家、省市和地方构成的“三级训练”体制,像是一个需要人们层层向上攀登的金字塔。在攀爬途中,因为伤病的困扰或能力的不足,许多人遗憾离开。

不同年代出生的中国女排队员各阶段平均年龄统计

(部分队员数据缺失)

即使历经重重磨练攀登到了金字塔尖,进入国家队对女排姑娘们却往往意味着更大的训练压力。

国家女排队员们一年之中可供休息的日子寥寥无几,球队的日程表被各种国际、洲际、全国比赛与集训安排填充得满满当当。

 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每年中秋节前后,都是国家队的重要比赛期。对于处在紧张比赛中的女排队员们来说,这不过是在日常的训练外多一通打到家里的电话、多一块中秋节的月饼而已。2013 年的中秋节,第二天就是和泰国队的半决赛,郎平和队员们完全投入到比赛的准备中,看着泰国队比赛录像,啃两口队里发的月饼,就算过节了。

在结束繁忙的比赛期之后,留给女排姑娘们休息的时间并不多。她们要迅速再次进入紧张的状态,备战下一个赛事。

集训日里,女排姑娘们每天花在训练场上的时间不下八个小时。一周七天,只有周四早上和周日不用进馆。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训练,直到晚上九点半,才休息下来进行身体治疗。

中国女排训练日程表

数据来源:新浪体育

跟所有竞技运动员一样,女排姑娘们的成长道路上少不了伤痛的磨练。参加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中国女排运动员中,运动损伤率高达 95%。发病率最高的是膝伤和腰伤。而我们往往只能看见她们在赛场上的意外受伤,但队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