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方号

知方号

《解放日报》上的“解放”:一个词里的70年<贵阳解放日是哪一天>

《解放日报》上的“解放”:一个词里的70年

上观数据 上观数据

摘要:70年来,《解放日报》记录了上海的日日夜夜,上面的每一个词语,都可以说是观念和事实的容器,每一个词语,都是在时间的流程中建构、定性与发展,凝结当下的思想资源,又不断被历史记忆唤起,在新的环境中得到再诠释、再建构。

作者:李彤彤 肖书瑶 脱崟 尤莼洁 实习生 赵鹿鸣

“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在地球上站起来了!” “中国人民已由过去被压迫被剥削的奴役地位,一跃而为现在管理国家政权的主人翁。”

1949年10月2日,上海《解放日报》在报道开国大典的同时,发表了社论《庆祝新中国诞生保卫世界和平!》,庆祝“中国人民自己的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

这张华东局和上海市委的机关报传承了延安《解放日报》的报名——创刊于抗日战争期间的中共中央党报取名“解放”,正是为了表达为中华民族解放运动奋斗的志向:

“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就是本报的使命……世界必然要变成一个世界人民的光明世界,中国必然要变成一个中国人民独立自主的中国。”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也从理想变成现实。两张《解放日报》的“解放”,在时空中遥相呼应。

70年时光飞逝,“解放”一词,出现在《解放日报》逾14万篇的新闻稿中。

70年的时光中,“解放”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不断滋长,超越了革命时代的叙事语境,渗透到历史的脉络中,不断被塑造又反过来影响着人们的观念。作为一个具有政治共识意义的词语,“解放”,是这张报纸的一部分,更是这个国家的一部分。

1

解放:国家记忆

1949年,《解放日报》一共有8190篇文章提到了“解放”,1952年后,出现“解放”的文章篇数有所回落,但在1964年后一路攀升,1970年达到顶峰,占《解放日报》整个稿件数的23.5%。1978年至1981年,《解放日报》上含有“解放”的稿件占比从14.44%跌落至5.26%。1983年后便常年保持在5%以下,但2010年以后,又逐步回升。

1949年的《解放日报》上,与“解放”同时出现的词语,频次最高的是“进军”、“伟大胜利”、“诞生”等。

此时的“解放”,衔接了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涵义。“解放”这个词语并不是外来词,在古代汉语中就存在,《唐宋词百科大辞典》解释“解放”是“解开、解除束缚”的意思。20世纪初,随着西方思潮的传入,“解放”被用来翻译“liberation”一词,从此带有了革命启蒙的色彩,并在使用中逐步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尊严、自由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国共产党更视其为自身的理想和使命。

在中国人民的解放历程中,上海的解放是具有独特地位的。《庆祝大上海的解放》写道:中国人民的大翻身是以大上海的解放为标志的,“人民解放战争发展到大上海的解放,这乃是二十世纪中叶震动全世界全人类的伟大历史事件,在今后的世纪中,伟大的中国人民将以他的智慧和劳动,来建设独立的,自由的,繁荣的新中国,来推进全世界的和平民主事业。”

从积贫积弱、被列强欺辱的旧中国,到独立的、自由的、繁荣的新中国,这个意义上的“解放”,从动词变成名词,特指1949年这个历史性的节点。“解放后/以来/以后”,作为一种时间状语,被用来作为区隔不同历史时期的时间标记。虽然“解放”在报纸上出现的篇数逐年下降,但到建国逢十周年庆,篇数就会有所增长,例如1999年,2009年等。

尽管今日大众的语言与70年前已发生很大变化,但“解放”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其特殊的地位是永恒不变的。

70年来,《解放日报》上和“解放”同时出现的高频词有“中国”、“上海”、“国家”、“群众”、“革命”等词汇。对今天的十四亿中国人而言,“解放”这个词语永远和国家、民族的独立自由紧紧联系在一起,代表着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也代表着共同的情感牵绊和集体记忆。

2

淡出历史舞台的“解放”

1949年之后,中国各地的解放已经基本完成,但“解放”在某些词组上,仍然延续了革命时代“使获得独立自由”的含义,只不过客体有所变动。

“解放台湾”是其中一个词组。《解放日报》上最早出现“解放台湾”,见于1949年6月14日发表的新华社稿件《台民主自治同盟主席谢雪红痛斥美帝妄想吞并台湾》,文章最后写道:“由于中国大陆即将全部解放,台湾解放的日子已经不远了。”1950年,《解放日报》上共有933篇文章提及“解放台湾”。此后,在1954年美台签订《中美共同防御条约》后的1955年、第三次台海危机时的1958年,“解放台湾”的词频又出现了两次高峰。

1978年,是“台湾”最后一次经常和“解放”一起出现。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表示“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1月1日)

1979年邓小平访美期间,回答美国参议员提出的关于台湾的问题时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世界人民利益要求中美永远友好 邓副总理与美参议员共进午餐并出席众议院茶话会》,1979年2月1日)

此后《解放日报》再提及台湾问题,“和平统一”成为最紧密的关联词。2023年,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习近平就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出了五点主张,再次重申“一个中国”原则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强调“历史不能选择,现在可以把握,未来可以开创”,“中国人要帮中国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两岸的事是两岸同胞的家里事习近平提出探索“两制”台湾方案》,2023年1月3日)。

另一消失在历史语境中的高频词语是“民族解放”。这里的民族并不特指中国,而是指广泛的第三世界。1955年第一次亚非会议在万隆召开后,至1966年,《解放日报》上有关“民族解放”的文章4800余篇,同时被反复提及的词语则是“帝国主义”、“美帝国主义”。

“民族解放”相关的“民族”,各个时期各不相同。新中国成立之初,“民族解放”相关最多的是印尼、缅甸、菲律宾等亚洲国家;不结盟运动时期,阿尔及利亚、刚果等非洲国家的新闻经常出现在《解放日报》上;进入60年代以后,因为古巴危机和越南战争,古巴和越南也成为备受国内关注的两个国家。

这期间所兴起的“解放阵线”、“解放斗争”、“解放组织”、“民族解放”等词语,均与独立运动浪潮中的亚非拉国家有深刻关联。

“妇女解放”这一词语的高峰同样出现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改革开放后逐渐淡出视野。

解放头几年,和“妇女解放”联系最频繁的是“婚姻制度”。1950年4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发布,明确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打破了几千年来封建婚姻制度所加于妇女的枷锁,推翻了旧社会以男子为中心的‘夫权’统治,使中国妇女解放事业,更有了新的内容和发展。”(《坚决拥护婚姻法!全总·青年团中央 妇联·民青联·学联联合通知》,1950年5月9日)从这一阶段相关的高频词“男女平等”、“美满生活”、“移风易俗”等可以看出,“妇女解放”在最初针对的是“夫权”,其意义在婚姻和家庭层面较多。

但“妇女解放”的效应很快从家庭中溢出。毛泽东在1955年说:“中国的妇女是一种伟大的人力资源,必须挖掘这种资源,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在“妇女力量大无边,顶住半片天”的口号下,妇女成为工农业生产的重要力量。1960年,上海全市女职工达到了66万人(解放初期这一数字只有4万人),组织起来进行各种加工生产和社会服务性劳动的里弄妇女有20多万人,“妇女解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上海的妇女们,前进,前进,再前进!》,1960年12月16日)

以国家权力保障的妇女解放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女性主体意识的苏醒、职业地位和教育机会的提高,至今仍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

3

解放生产力——从发展经济到改革开放

解放后,上海迅速投入了恢复建设和生产工作,1952年,上海工农业生产、财政税收等都恢复到解放前的最高水平;城乡居民储蓄2.27亿元,为1949年的31倍。这期间,与“解放”一起出现的高频词还有“生产”、“建设”和“发展”。1949年,“生产”出现9109次,“建设”出现4779次,“发展”出现4729次;1950年,“生产”出现18397次,“建设”出现5880次,“发展”出现7243次。

“解放”作为动词,也有了新的宾语——1950年2月3日,《解放日报》转载北京市委书记彭真的署名文章《庆祝北京解放一周年》,首次出现“解放生产力”这个词组:“革命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而早在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就使用了“解放生产力”的概念。

1954年3月17日,经济学家沈志远发表在《解放日报》上的《总路线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法则》指出,中国解放生产力的方式,是“对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使生产关系重新适合于生产力的发展。”

这一时期,“解放生产力”被作为社会生产和建设的基本目标提出。1956年10月,《解放日报》发起了“生产关系跑在生产力前面吗”的讨论,以读者来信的方式讨论“我国国内当前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应如何理解,讨论实际上触及了当时经济建设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后来还扩展到广州日报、长江日报等十几家报纸,引发了全国反响。

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此后,“解放生产力”的使用频率开始下降,1961年、1962年的《解放日报》上甚至没有出现。1976年,“解放生产力”出现于批判“唯生产力论”、“黑猫白猫论”的文章中,“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一定要以阶级斗争为纲。”(《揭穿“三项指示为纲”的反动实质》,1976年2月29日)

改革开放后,“解放生产力”的含义回归常识。1980年7月14日刊登的文章《今年夏粮作物大幅度增产》,报道砖桥公社三麦总产量创新高,“这个历年名落孙山的穷水乡之所以能在多灾之年得头牌,主要是他们……积极解放生产力的结果”。这一年,这个词语也扩展到经济领域以外:“文艺领域的精神生产,面临着一个改变‘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迫切问题。”(《改善党对文艺的领导 把文艺事业搞活》,1980年9月18日)

这一时期,“解放生产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lizi9903@foxmail.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